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科技碎碎念 傳送門
Youtube 傳送門
「大肚報報」社群傳送門
快速重點摘要
- 企業效率重組與 AI 轉型
- OpenAI 正式完成轉型為公益性股份有限公司(PBC)的資本重組,強化了與 Microsoft 的長期合作關係,同時追求其龐大的基礎設施投資目標。
- Amazon 宣布裁減約 14,000 個企業職位,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減少組織層級和官僚作風,並將資源集中投入於人工智慧(AI)等重大發展項目,以提升企業敏捷性。
 
- 生成式 AI 領先者的產品擴張與競爭格局
- Adobe 在 2025 年的 Adobe Max 大會上,為其 Creative Cloud 系列產品推出了大量 AI 功能,包括 Firefly 影像五版和跨應用程式的 AI 助理 Project Moonlight。
- Anthropic 在企業 AI 市場的市佔率和編程領域的市佔率皆超越 OpenAI,顯示出其在商業應用方面擁有清晰的營收成長路徑。
 
- 基礎設施與安全性的前瞻技術
- NVIDIA 推出 NVQLink™ 架構,將傳統 GPU 運算與量子處理器緊密耦合,以建構加速型量子超級電腦。
- Passkey 被 NCSC 認定為未來取代密碼的最佳認證方式,但因支援不一致、裝置遺失復原困難等問題,目前尚未被普遍推薦大規模採用。
 
AI 龍頭 Adobe 的產品深度整合與市場合作
- 生成式 AI 引擎 Firefly 的重大升級
- Adobe 的生成式 AI 工具 Firefly 推出第五版(Image 5),現已支援原生 4 百萬像素(megapixel)品質的圖像生成,可實現逼真的照片級效果。
- 新功能涵蓋客製化 AI 模型,該功能已從企業用戶下放至個人用戶。
- 在影像編輯方面,推出了分層影像編輯功能,讓用戶可以在生成式 AI 編輯後,保持圖層完整或將 AI 元素加入特定圖層,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 Firefly 也擴展至音訊領域,使用者可以透過類似 Mad Libs 的提示系統生成完全授權的配樂,並能夠讓配樂與給定的影片在音調和能量上匹配。
 
- 跨應用程式的協作與整合工具
- Adobe 宣布推出代號為「Project Moonlight」的私人測試版計畫,這是一個跨 Adobe 應用程式運作的 AI 助理系統,旨在作為統一的 Adobe 聊天機器人,幫助使用者在應用程式之間協作,並提供更深入的工具理解。
- Adobe 的 Premiere Pro 視訊編輯工具將與 YouTube Shorts 進行深度整合,讓創作者可以直接在 Shorts 的行動應用程式內使用 Premiere 的 AI 功能、特效和轉場進行編輯。
 
- 擴大模型支援與功能
- Photoshop 現已允許使用者利用第三方的 AI 模型,例如 Google 的 Gemini 2.5 Flash 和 Black Forest Labs 的 Flux 1,來驅動「生成式填色」功能,提供更多樣的生成結果。
- Photoshop 網頁版和 Adobe Express 正在推出 AI 助理功能(Photoshop 為私人測試版,Express 為公開測試版),使用者可以使用聊天機器人式的介面,以文字提示進行影像調整和設計。
- Premiere Pro 新增了 AI 物件遮罩(AI object mask)工具,能自動將視訊畫面中的人物和物體遮罩出來,簡化色彩分級和模糊化等視覺效果的應用。
 
OpenAI 企業重組、基礎設施規劃與市場定位
- 組織結構的里程碑
- OpenAI 正式完成資本重組,將其營利部門重組為「OpenAI Group PBC」(公益性股份有限公司)。
- 非營利實體「OpenAI Foundation」仍保留對營利實體的法律控制權,並持有價值約 1,300 億美元的股權。
- 基金會計畫初期將投入 250 億美元,重點關注於加速醫療突破、疾病研究和 AI 韌性等工作。
 
- 與 Microsoft 重新定義的合作關係
- Microsoft 在 OpenAI Group PBC 的持股降至約 27%,價值約 1,350 億美元。
- Microsoft 對 OpenAI 技術(包括 AGI 級模型)的獨家 IP 權利已延長至 2032 年。
- 雙方關係的關鍵變化是,Microsoft 失去了作為 OpenAI 雲端運算供應商的獨家優先購買權,這允許 OpenAI 可以尋求 Oracle 等其他供應商的服務。
-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OpenAI 已簽約承諾額外購買 2,500 億美元的 Azure 服務。
- AGI 達成後將由獨立專家小組驗證,一旦驗證,Microsoft 將不再從 OpenAI 的營收中獲得分成。
 
- 龐大的基礎設施目標與營收願景
-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迄今為止公司已承諾投入約 1.4 兆美元於基礎設施建設。
- Altman 提到,長遠目標是建立一套技術與財務體系,使其能夠以每週 1 萬兆瓦的容量、每萬兆瓦約 200 億美元的成本進行建設。
- Altman 預計 OpenAI 最終需要達到每年數千億美元的營收規模。
- 雖然企業客戶將是主要的營收驅動力,但消費市場的訂閱費用不足以抵銷 AI 開發的巨額成本,因此 OpenAI 最終必須找到廣告等其他消費營收模式。
 
企業效率、市場競爭與知識平台爭議
- Amazon 的企業人力精簡與 AI 導入
- Amazon 宣布裁員約 14,000 個企業職位,佔其企業人力約 4%。
- 此舉是為了回應執行長 Andy Jasse 的目標,即讓公司「像世界上最大的新創公司一樣」運作,強調減少管理層級、增加敏捷性。
- Amazon 高階副總裁 Beth Galetti 指出,人工智慧(AI)世代是繼網際網路以來最具變革性的技術,這促使 Amazon 必須更加精簡地組織起來,以更快的速度創新。
- 受影響的員工將獲得遣散費、內部工作協助等過渡支援,並有 90 天的時間在公司內部尋找新職位。
 
- Anthropic 在企業 AI 市場的領先地位
- Anthropic 的營收模式主要集中在企業客戶,其約 80% 的營收來自於企業用戶,這為公司帶來了更清晰、更易理解的成長路徑。
- 一份 7 月的報告估計,在程式編碼領域,Anthropic 擁有約 42% 的市場市佔率,領先於 OpenAI 的 21%。
- 在涵蓋更廣泛的企業 AI 使用方面,Anthropic 的市場市佔率估計為 32%,也高於 OpenAI 的 25%。
- Anthropic 的大型語言模型 Claude 在一項專注於金融、法律和編碼任務的企業基準測試中被評為頂尖。
 
- Grokipedia 的推出與爭議
- Elon Musk 旗下 xAI 推出 Grokipedia,這是一個基於 Grok AI 的線上百科全書,目標是作為 Wikipedia 的替代品,提供一個強調「真相」且更少偏見的平台。
- 該平台啟動時擁有超過 885,000 篇文章,但文章的建立與編輯流程並不透明。
- 儘管 Musk 承諾 Grokipedia 會是「大規模的改進」,但許多文章(如 PlayStation 5 和 MacBook Air)被發現與 Wikipedia 的條目幾乎逐字相同,並註明是根據 Creative Commons 授權改編。
- Wikipedia 的營運者 Wikimedia Foundation 強調,Grokipedia 仍然需要 Wikipedia 的知識基礎才能存在,並重申 Wikipedia 的優勢在於其透明的政策、嚴謹的志願者監督和非營利獨立性。
 
前瞻科技與數位生活進展
- NVIDIA 實現量子與 GPU 運算混合
- NVIDIA 宣布推出 NVQLink™,這是一個開放系統架構,用於將 GPU 運算與量子處理器緊密耦合,以建構加速型量子超級電腦。
- NVQLink 提供了必要的互連技術,以解決量子位元(Qubits)固有的易出錯問題,實現大規模量子運算和量子錯誤校正所需的低延遲、高吞吐量控制演算法。
- 此架構獲得美國九個國家實驗室和十七個量子處理器(QPU)製造商的支持,被視為連接量子和傳統超級電腦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開啟量子-GPU 運算時代。
 
- Apple 顯示器技術的擴展藍圖
- Apple 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 OLED 顯示器技術擴展到 iPad mini、iPad Air 和 MacBook 系列。
- iPad mini 最快預計在 2026 年採用 OLED 顯示器。
- MacBook Pro 最快可能在 2026 年進行更新時配備 OLED 顯示器。
- iPad Air 預計至少要等到 2027 年才會採用 OLED,而 MacBook Air 的 OLED 版本預計最早要到 2028 年才會推出。
 
- Passkey 普及的挑戰
- Passkey 被視為密碼的優越替代品,因為它無法被猜測、無法被網路釣魚,且能確保每個網站的登入資訊都是獨一無二的。Microsoft 的數據顯示,使用 Passkey 登入服務平均只需 8 秒,遠快於傳統密碼和第二因子的 69 秒。
- NCSC 雖支持 Passkey,但指出其大規模普及仍存在重大問題,包括不同類型的 Passkey 支援不一致、缺乏將 Passkey 遷移到不同廠商平臺的方法。
- Passkey 容易成為攻擊者轉而針對帳號復原流程(如透過電子郵件或電話)的目標,供應商必須強化這些流程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
- Wikipedia co-founder: Trust and empathy are essential
- Adobe Announces AI Assistants for Creative Cloud – DTNS 5134
- OpenAI Has Gone For-Profit
- Amazon Is Laying Off Approximately 14,000 Corporate Employees - DTH
- The next chapter of the Microsoft–OpenAI partnership
- Staying nimble and continuing to strengthen our organizations
- OpenAI data suggests 1 million users discuss suicide with ChatGPT weekly
- Apple Expanding OLED Displays to iPad Mini, iPad Air, and MacBook Models
- Sam Altman: OpenAI wants to get to $1 trillion a year in infrastructure spend
- Uber, Stellantis, Nvidia, and Foxconn make a robotaxi deal
- Google Chrome will finally default to secure HTTPS connections starting in April
- China Dives in on the World’s First Wind-Powered Undersea Data Center
- NVIDIA Introduces NVQLink — Connecting Quantum and GPU Computing for 17 Quantum Builders and Nine Scientific Labs
- GitHub is launching a hub for multiple AI coding agents
- Elon Musk’s Grokipedia contains copied Wikipedia pages
- Samsung makes ads on $3,499 smart fridges official with upcoming software update
- Nearly 90% of Windows Games now run on Linux, latest data shows — as Windows 10 dies, gaming on Linux is more viable than ever
- Passkeys: They're not perfect but they're getting better
- I've been loving Claude Code on the Web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