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Ken 約我吃早餐。
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地勸我跟他一起打匹克球——說我們都會打乒乓,匹克球很容易上手。他還說自己有兩把球拍,可以借我一把。
重點是:能藉著打球認識很多美女……呃,不對,是擴展人脈,對事業有幫助。想到可以認識美……擴展人脈,我就這麼被他說服,在手機安裝了 Reclub、註冊帳號,加入幾個社群,還直接報名了當晚九點的一場球局。
於是,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我就這樣被他載到匹克球場,和一群陌生人開打。
這其實是我第二次打匹克球。
第一次是在半年前,跟一群 BNI Action Klang 巴生行動分會夥伴去體驗。
我打球一向很認真,只要我認為有機會接到的球,我都會儘量衝去救球。只是我忘了——我十八歲的時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那次為了救後場球,我轉身衝刺,結果身體失去平衡,整個人往前傾,雙腳不停往前跑。眼看就要撲街之際,站在場外的科宏眼明手快,一把扶住我,才避免了一場血光之災。
但是,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昨晚我又為了救球,用盡全力往右邊場外衝去,卻來不及煞車,整個人撞上球場之間的網狀欄杆。欄杆應聲倒下,發出一聲巨響。
我立刻爬起來,先把欄杆扶正,才低頭查看自己有沒有受傷。與此同時,幾位球友也上前關心我的情況。
左膝蓋和左手肘都有擦傷,右手背靠近小指的地方也破了皮。看起來只是皮外傷,問題不大。我走到廁所,用水沖洗了傷口。
球局群主覺得這樣不夠,特地到櫃檯拿來急救箱,幫我消毒、貼上止血貼布,防止傷口受到感染。

我休息了一會兒,又上場打了兩局。到了十一點,時間到了,我和 Ken 跟大家道別後就回家了。
匹克球跟乒乓球雖然相似,但用到的肌肉部位完全不同。沒多久,我就感覺到從右臀一路到小腿的肌肉有些酸痛。
不過我不怕——睡前我在酸痛的地方塗了 Herblumi 舒緩膏,早上起來時,整個人又恢復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