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住房:
1.檢視居住環境:
1)活動空間(過大清潔不易、過小輪椅不易移動、是否有楷梯)
2)老屋的維修成本。退休人士無法得到銀行的貸款,在RICH HOUSE POOR CASH的情形下,換同坪數同區段的新屋的可能性不大。
3)與親友、醫療院所的人際網路與交通。
2.在宅老去的可能性:
含日常採買、移動、去醫院是否需要親友協助,不要為了在宅老去犧牲家中任一成員,成為看似無成本但實際上是犧牲家中成員人生的照顧者。
在宅老去的成本許多是無法量化,包含照顧者辭去工作,犧牲社交與生活,無收入,無退休金,消耗家中財務資源,它只是用無形的方式轉移成本與風險到照顧者身上。美國針對照顧者有一網路群組DAUGHTERHOOD.ORG,光看名辭就好可怕,女人不分國籍都好可憐。
3.不要拖太晚才想搬家,在體力及心理狀況尚佳的時候做決定。
4.評估養老村或安養機構的可能性:可先觀察親友長輩選項的優缺點來做為決策的參考,去養老村要由老者長輩的我們主動提出,除去子女的負疚感,並由夫妻雙方提出一個幾歲之前移居的共識。美國研究發現,能主動提出這項決策並執行的二代家庭的幸福感都比較高,下一代的社會成就也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