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idal Gambit (弒父棄子)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論 Xbox 遊戲主機的未來

raw-image

我斷言微軟即將退出遊戲主機的硬體製造市場,即 Xbox 遊戲機正快步走入歷史,Xbox 僅留品牌象徵,轉身成為遊戲生態系的入口。 就算有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擋著,偶爾從雲裡滲出的殘光,已讓背後的太陽無所隱藏。而對於 Xbox 來說,這道殘光就是它硬體部門衰退的徵兆。 證據一:微軟已將《Sea of Thieves》、《Grounded》、《Pentiment》等原本 Xbox 主機獨佔且風靡市場的遊戲,開放給 PlayStation 與 Switch,這是一個「試水溫」的訊號,暗示未來將會有更多 Activision Blizzard 的 IP(如《暗黑破壞神 IV》、《決勝時刻》)會跟進,讓讀者對後續的發展有更高的期待。可見 Xbox 品牌不再依賴硬體銷售,而是轉向 IP 授權與平台覆蓋率,包含其他遊戲主機、雲端與行動裝置,微軟企圖將重心從「主機獨佔」轉向「IP授權 + 訂閱制 + 雲端串流」。 證據二:微軟耗巨資690億美元,收購 Activision Blizzard(已完成),與傳聞中的計畫要收購 Take-Two Interactive。這一切指向微軟企圖從「主機製造商」轉型為「遊戲生態系主導者」,更遑論藉此收購案已取得《決勝時刻》、《暗黑破壞神》、《魔獸世界》、《Candy Crush》等全球頂級 IP。若收購Take-Two Interactive成真,將進一步鞏固微軟在遊戲內容上的壟斷地位。 證據三:微軟下一代的掌上遊戲機,選擇在華碩品牌機 ROG 系列上,推出了 ROG Xbox Ally 與 ROG Xbox Ally X 兩款便攜遊戲裝置。重點在於裝置為華碩設計製造,但加入「Xbox 品牌體驗」及微軟軟體整合。這個案例,顯示微軟下一代的 Xbox 主機設計可能是「旗艦參考架構」,將技術授權多家OEM廠商製造不同版本的Xbox主機。如此,微軟想成為平台規範的制定者,不再主導硬體製造的計劃更是呼之欲出。 證據四:微軟持續擴張Game Pass訂閱制,並推動xCloud雲端遊戲,微軟的 Game Pass 與雲端串流成為「平台即服務」,讓玩家在手機、電視、PC上都能進入Xbox生態系。微軟刻意造成的趨勢是Xbox 不再是硬體,而是一個入口、一個服務、一個品牌。 證據五:相關 Xbox 新聞 - 執行長闡述 Xbox 未來藍圖,將超越遊戲主機的通用遊戲生態系 https://biggo.com.tw/news/202510291533_Microsoft_Xbox_Future_Strategy - 微軟硬體收入大幅下降,2025 財年第一季同比去年,Xbox 硬體收入下降了約 29%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investor/earnings/fy-2025-q1/more-personal-computing-performance?utm_source=chatgpt.com - 微軟對 Xbox 部門實施大規模裁員,並取消多款遊戲開發計畫 https://www.supplychainbrain.com/articles/42084-microsoft-makes-deep-job-cuts-across-xbox-division-cancels-games?utm_source=perplexity - 微軟力推Xbox部門實現更高利潤率,管理階層設定的遊戲部門利潤率目標為30%,此舉導致裁員和專案取消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10-23/microsoft-pushes-xbox-studios-to-hit-higher-profit-margins - 微軟財務長 Amy Hood 迫使 Xbox 實現遠超遊戲產業平均水準的利潤率,對Xbox 業務造成毀滅性打擊 https://www.windowscentral.com/gaming/xbox/report-microsoft-cfo-amy-hood-has-forced-xbox-to-deliver-an-insane-30-percent-profit-margin-which-is-why-everything-is-crazy-right-now?utm_source=chatgpt.com 以上證據雖僅能支持推論:微軟正在重新評估「主機販售」在其整體遊戲生態中的比重。主機可能會變成「平台之一」而非唯一、可能推出的主機週期延長、也可能聚焦更高端、特色化 (premium) 的硬體,而非大量量販型主機。 當我增加考慮「玩家對主機的情感依附」時,微軟賺錢優先於玩家的態度是鮮明的。玩家對 Xbox 產生深厚情感,會把主機看成身份符號、收藏物、甚至一種社群認同。可是微軟高層說「我們要把遊戲帶到更多裝置/雲端」,許多人不會做經濟理性推演,而是直接把這句話翻成「你們不再重視那台主機了」,因為他們感受到威脅:自己的投資(時間、金錢、回憶)可能被淡化或邊緣化。 請參考以下報導: https://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rs-gaming/xbox-console-future-cloud-ceo-phil-spencer-1235166597/ 企業在公開談話常常要平衡投資者、媒體、玩家與合作夥伴的期待,結果訊息就會模糊與模稜兩可:既要說「我們沒放棄硬體」,又要說「雲端與生態系更重要」。這種雙重訊息會讓感情投入高的人傾向選擇最壞的解讀(即被放棄),因為那是對損失最敏感的反應。 換句話說,微軟若想避免被誤解,需發出更高成本、更具體的信號(例如明確的主機開發時間表、硬體研發投資數字、或長期硬體路線圖)。經此報導後,經過我觀察與關注,果然缺乏具體信號,更加肯定我的懷疑-微軟正計劃退出製造遊戲主機的市場。 過去微軟如何攻佔遊戲主機的一席之地的? 微軟在2001年推出首款 Xbox 主機,進軍由 Sony 和任天堂主導的遊戲主機市場,主打硬體效能與線上連線功能。2002年 Xbox Live 成為業界首創的穩定線上遊戲平台,奠定微軟在多人遊戲與網路服務的領先地位。2006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憑藉《Halo》、《Gears of War》等獨佔大作吸引玩家,並與 Sony 的 PS3展開激烈競爭。Xbox 的全球市佔率最高年份為 2011年約達 42%。 說微軟遊戲王國是 Xbox 締造的也不為過。 如今物換星移,Xbox 整體遊戲部門 (含主機硬體+內容+服務) 營收約 23.5 億美金,而我估計 Game Pass 的營收約 50億美金。其實每台 Xbox 硬體成本約美金 300~500元/台,而維護 Game Pass 的訂閱服務成本約美金 7~10元/月/人。這也解釋為何 Game Pass 能逐步成為微軟主要利潤來源,而 Xbox 的利潤空間有限。 我估計未來這將會是個 Patricidal Gambit (弒父棄子) 的故事,Xbox 的硬體將死只會留下品牌軀殼,Game Pass 將成為微軟遊戲王國新的國王。 將微軟 Xbox 策略比擬為 Frank Herbert 撰寫的科幻小說 《Dune》的敘事結構,更能精準揭示企業戰略與史詩敘事之間的共鳴: 微軟就像 Paul Atreides,而索尼就像 Bene Gesserit,曾試圖培育救世主,但最終被 Paul Atreides 打破預言控制。 1.父親:傳統的主機戰爭,​《沙丘》(Dune) 中的父親 是指舊有的星際秩序 (如帕迪沙皇帝、宇航公會的壟斷,以及大貴族間的封建競爭)。這個秩序依賴於特定的、不可取代的資源 (香料),並透過僵化的結構來維持和平與權力。 2. 救世主:Paul Atreides 是被女巫集團姐妹會 (Bene Gesserit) 所培育出來,原應是姐妹會控制下的救世主 (Kwisatz Haderach)。但當他獲得了弗雷曼人的力量和真正的遠見後,他打破了所有的預言和控制,選擇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激進的道路,最終顛覆了舊帝國。 所以,Xbox 代表沙丘故事中的父親概念,Game Pass 代表救世主,而 Playstation 代表女巫姊妹會。 索尼 PlayStation 在主機世代中,是長期以來的主導者,其策略是鞏固和維護傳統主機模式的成功 (高規格硬體、獨佔 3A 大作、線下零售)。Sony 一直是「主機戰爭」這個舊秩序中最成功的維護者。 微軟萬一突然退出,那索尼該放鞭炮慶祝嗎?當然不是,我的看法這是個勝利的陷阱 (A Victory Trap),索尼或許贏的是戰場,但是輸的卻是戰爭。 首先,微軟的退出將完全釋放資源,百分百專注於 Game Pass、Xbox Cloud Gaming (xCloud) 以及跨平台 IP 的發行。微軟的雲端技術 (Azure )是業界最強,將迅速推進遊戲的「雲化」進程。 反觀索尼的 PS Plus Premium 服務 (包含雲端遊戲) 在技術成熟度、內容廣度以及跨設備覆蓋上,目前仍遠遠落後於 Game Pass。如果玩家不再需要特定的主機就能玩到所有 3A 大作,PlayStation 的硬體護城河將被沖垮。對玩家來說,訂閱 Game Pass 的價值可能遠高於單獨購買 PS5 和遊戲,這也會侵蝕索尼的主機和數位遊戲收入。 我認為索尼不會慶祝,而是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必須立即投入更多資源來強化 PS Plus 的雲端服務、加速其遊戲跨 PC 的進程,並重新思考其獨佔策略,以應對微軟這個沒有硬體的對手。 最後,給我摯愛的 Playstation 一個小小建議:索尼不應將資源投入 PS6 的硬體競賽,https://thegamepost.com/playstation-6-release-window-new-leak-sony-production/?utm_source=chatgpt.com 而是應將精力 100% 轉向強化內容服務與 PS Plus Premium 的雲端體驗。 我認為主機不必常更換,Playstation 獨有的遊戲,諸如 The Last of Us《最後生還者》系列)、God of War《戰神》系列、Marvel’s Spider-Man《漫威蜘蛛人》系列、Bloodborne《血源詛咒》以及 Horizon series《地平線》系列等, 索尼如果持續誕生此類高品質遊戲,就能守住玩家心中的聖殿地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卡納米一只魔 🧞Wakanami Izumo
1會員
8內容數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介然大道,淵清含章。行到水窮,坐看雲起。 Don't guess. Model. Predict, then adapt.joviansae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昨天微軟傳出”災情“,新聞如下: 當然最後澄清是防毒軟體的”坑“。 一開始是微軟盤前跌了一波,澄清後是CrowdStrike大跌然後昨天兩隻股票的結果,微軟收斂跌幅,CrowdStrike持續下跌: 然後根據“美股大叔”( https://www.facebook.com/Un
Thumbnail
昨天微軟傳出”災情“,新聞如下: 當然最後澄清是防毒軟體的”坑“。 一開始是微軟盤前跌了一波,澄清後是CrowdStrike大跌然後昨天兩隻股票的結果,微軟收斂跌幅,CrowdStrike持續下跌: 然後根據“美股大叔”( https://www.facebook.com/Un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COMPUTEX 之後 AI 議題持續發燒,其實背後就僅是一間公司把這波熱潮推至高峰:NVIDIA。NVIDIA 憑著 AI GPU 的大獲成功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蘋果和 Google。
Thumbnail
COMPUTEX 之後 AI 議題持續發燒,其實背後就僅是一間公司把這波熱潮推至高峰:NVIDIA。NVIDIA 憑著 AI GPU 的大獲成功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超越了蘋果和 Google。
Thumbnail
NVIDIA(英偉達)作為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GPU)製造商,不僅在遊戲市場佔有重要地位,還在專業圖形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強大的產品線。
Thumbnail
NVIDIA(英偉達)作為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GPU)製造商,不僅在遊戲市場佔有重要地位,還在專業圖形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強大的產品線。
Thumbnail
文、圖/Meta Meta 將 Meta Quest 作業系統開放給第三方硬體製造商,讓開發者共同建構更龐大的生態系 華碩(ASUS)已開始在 Meta Horizon 作業系統的新裝置上進行開發,旗下玩家共和國 Republic of Gamers(ROG)將發展全新的高效能電競頭戴式裝置
Thumbnail
文、圖/Meta Meta 將 Meta Quest 作業系統開放給第三方硬體製造商,讓開發者共同建構更龐大的生態系 華碩(ASUS)已開始在 Meta Horizon 作業系統的新裝置上進行開發,旗下玩家共和國 Republic of Gamers(ROG)將發展全新的高效能電競頭戴式裝置
Thumbnail
你好,我是理財人妻Vivi。 這是微軟連載的第一篇。 微軟FY24Q2財報 微軟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營收盈利都優於市場預期。 微軟FY24Q2的業績說明電話會中, CEO 納德拉強調了人工智慧在推動客戶生產力增長方面的重要性, 重點是將人工智慧注入到軟體應用的每一
Thumbnail
你好,我是理財人妻Vivi。 這是微軟連載的第一篇。 微軟FY24Q2財報 微軟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營收盈利都優於市場預期。 微軟FY24Q2的業績說明電話會中, CEO 納德拉強調了人工智慧在推動客戶生產力增長方面的重要性, 重點是將人工智慧注入到軟體應用的每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