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別看我每天在夜晚迷走於台中舊城區的市街行道,更總是喜歡穿梭在黑暗裡的巷弄路角;然而不是我在自誇,小時候的我可是很怕黑的,是個跟正常人一樣畏懼黑暗的小孩。

小時候住在台中海線的鄉鎮,是個非常鄉下的地方。那個年代的鄉間,馬路不會太寬,很遠才會有一盞水銀路燈……是嗎?也許設備還沒那麼好,印象中路燈形狀是長條型的,說不定燈罩裡頭安裝的是比水銀燈更暗的日光燈;總之那個路燈的亮度實在有限,有效的照明範圍當然沒辦法很廣,僅能引導路上的行人朝著燈盞走過去,到了路燈底下,再朝下一個光點前行;當然用路人絕對無法看見路面上有狗屎而避開,會不會踩到屎全憑運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旦環境中的照明被關掉,視覺被剝奪時,聽覺會被更大程度的開啟,這幾乎是一種很自然的生物機制。

在鄉下,入夜熄燈後,各種聲音都會被放大呈現,一點點風吹草動,都能引發人們的無限幻想;這時候過去聽過的各種鄉野奇談,便會開始在腦海當中輪播,尤其是越恐怖的那些越是會強勢佔滿當時的腦容量。當然會有這樣的幻想,大多是來自於小孩子可貴的天真,遲鈍的大人大多無法享有這種迷人的奇幻樂趣;也許有做虧心事的大人會例外,而被許多幻想充滿腦海的小孩,也未必覺得那是什麼樂趣就是。

孩童時期在鄉下,夜晚是全家共同睡在一個大通鋪上。雖然住的是簡陋的閩式土磚屋舍,但通鋪上還是有個放棉被的日式押入——即放棉被的小櫥櫃,小叮噹(多拉A夢)睡覺的那個空間——。那個小櫥櫃白天常常成為小孩躲起來玩耍的角落,然而到了夜晚,卻成了小孩子的夢魘——櫃門從裏頭被拉開,接著會有妖怪緩緩爬出來抓小孩的黑洞。

夜裡,房間中會留一盞三燭光的小燈泡亮著,雖然昏暗,好過熄掉後的伸手不見五指。隔壁的起居活動空間,一座有著鐘擺的老爺時鐘,縱擒器來回運作發出的滴答聲,被夜晚的寂靜放大得響若雷鳴,連在隔壁房間都可以聽得很清楚;這會讓我的視線,隨著注意力投射往房門外的黑暗。有時候房門外的黑暗當中會有些許微光,並傳來書頁翻動的聲響,那是我的三姑姑利用夜裡時間,批改學生作文本的聲音,她是國中的國文老師;那個翻頁聲,能夠讓我稍微安心一點,因為知道至少有長輩還清醒著在活動,這就像是夜晚的世界還有人在駐守著,妖魔鬼怪就無法來侵擾一般。

鄉下的廁所不在屋內,而是在屋外一個邊陲角落,雖然建築物是相連的,但與人們居住的空間,中間還相隔著穀倉以及豬圈,無法從室內直接去上廁所,而是得繞室外的路徑。因此別說是下雨天要去上個廁所還得打傘很麻煩,就算沒下雨,夜晚要上廁所,打個手電筒或是提著燈籠也是必要的。

小時候會與弟弟相互結伴去廁所,廁所裡只有一盞五燭光的昏黃小燈,相當幽暗;廁所外面等候的人,手上的手電筒或燈籠更是亮不到哪去。然而小孩頑皮,上完廁所後,我們常常用提燈或是手電筒的光去照旁邊的豬圈,睡夢中的豬隻會被驚醒掀起一陣騷動,我們就會覺得很好玩,但大人會生氣。後來想想,也許豬隻的騷動並不是因為受到驚嚇,而是牠們以為有人來餵食有得吃而感覺到激動。這時候的我稍微大一點了,對於黑暗的恐懼似乎也稍微消退了些。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不再懼怕黑暗,對於身處幽暗的環境,反而讓我感覺輕鬆且自在。甚至在如今的都會裡,黑暗,反而成了我渴望的棲身所在。為什麼會這樣?我也說不出個具體的所以然,只知道,找到一個靜謐乾淨的黑暗角落,就算只是身處片刻,也能讓我暫時避開世間的紛擾,產生出獨享這整個世界的錯覺……對,只是錯覺;但即便是錯覺,也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乙二浮想事務所
135會員
512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乙二浮想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10/26
女兒很喜歡聽鄉野奇談之類的鬼故事,我小時候也很喜歡。兩年多前吧,有天接她放學回家路上,女兒要我說個故事給她聽。一時我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講,想到沒多久前看的一部日本電影,1965年小林正樹導演的《怪談》,電影內容由四個小故事組合起來,我挑了其中一個〈無耳芳一〉的故事開始講給女兒聽……
Thumbnail
2025/10/26
女兒很喜歡聽鄉野奇談之類的鬼故事,我小時候也很喜歡。兩年多前吧,有天接她放學回家路上,女兒要我說個故事給她聽。一時我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講,想到沒多久前看的一部日本電影,1965年小林正樹導演的《怪談》,電影內容由四個小故事組合起來,我挑了其中一個〈無耳芳一〉的故事開始講給女兒聽……
Thumbnail
2025/10/23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話不只對諸葛孔明有意義,之於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們,這更是攸關生死成敗的關鍵要素;得不得到這天上來的恩賜,就看上帝的旨意了。
2025/10/23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話不只對諸葛孔明有意義,之於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們,這更是攸關生死成敗的關鍵要素;得不得到這天上來的恩賜,就看上帝的旨意了。
2025/10/20
《臺灣漫遊錄》於2021年由春山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楊双子小姐。2021年獲得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4年日文譯本獲得日本翻譯大賞、2024年英譯本獲得美國國家圖書開卷獎;據文學家朱宥勳先生所述,該獎項之上,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因此本書是目前國內作家於國際文學獎項中所獲得的最高殊榮。
Thumbnail
2025/10/20
《臺灣漫遊錄》於2021年由春山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楊双子小姐。2021年獲得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4年日文譯本獲得日本翻譯大賞、2024年英譯本獲得美國國家圖書開卷獎;據文學家朱宥勳先生所述,該獎項之上,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因此本書是目前國內作家於國際文學獎項中所獲得的最高殊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後是一片黑暗的森林,天色已晚,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船伕,請他帶你到對岸,因為你看對岸好像比較安全、光亮。
Thumbnail
身後是一片黑暗的森林,天色已晚,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船伕,請他帶你到對岸,因為你看對岸好像比較安全、光亮。
Thumbnail
手電筒微弱的光線,幾乎被隧道的幽暗給吞噬,男孩握緊手上的光,一邊摸著粗糙的岩壁前進...
Thumbnail
手電筒微弱的光線,幾乎被隧道的幽暗給吞噬,男孩握緊手上的光,一邊摸著粗糙的岩壁前進...
Thumbnail
你知道,只要有一點光,就能照亮整室的黑暗。
Thumbnail
你知道,只要有一點光,就能照亮整室的黑暗。
Thumbnail
從窗望出去街景漸為昏暗,黑夜逐漸慢慢拉開。 星星月亮有點前一首氣氛,拾遺兩首舊作。 對面是棟白皚皚的大廈 每層都有一扇後樓梯窗戶 記得那個窗口當風大 任那寒衣隻影在夜裡憑柵 回首月光處願故人常在 每盞燈代表一個願望 在願望泡泡未消失之前 趕緊在星光之下許個願 那個願,足以讓每
Thumbnail
從窗望出去街景漸為昏暗,黑夜逐漸慢慢拉開。 星星月亮有點前一首氣氛,拾遺兩首舊作。 對面是棟白皚皚的大廈 每層都有一扇後樓梯窗戶 記得那個窗口當風大 任那寒衣隻影在夜裡憑柵 回首月光處願故人常在 每盞燈代表一個願望 在願望泡泡未消失之前 趕緊在星光之下許個願 那個願,足以讓每
Thumbnail
半夜,我被幾個手電筒燈光照醒。反射動作使我躲進棉被內,裝作一台空車。警車在我車旁繞呀繞,我不能出來,雖然車宿很浪漫,不過隨便停在某些地方過夜仍是違法的。 砰砰
Thumbnail
半夜,我被幾個手電筒燈光照醒。反射動作使我躲進棉被內,裝作一台空車。警車在我車旁繞呀繞,我不能出來,雖然車宿很浪漫,不過隨便停在某些地方過夜仍是違法的。 砰砰
Thumbnail
沒有光照、不需要堆起滿臉笑容,表現出自己是個成熟得體的大人, 沒有光源、看不見鏡子裡的畫面有多醜陋,可以放任自己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下墜的感覺很好,這裡一片漆黑,僅有完整的我自己。
Thumbnail
沒有光照、不需要堆起滿臉笑容,表現出自己是個成熟得體的大人, 沒有光源、看不見鏡子裡的畫面有多醜陋,可以放任自己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下墜的感覺很好,這裡一片漆黑,僅有完整的我自己。
Thumbnail
城市的寂夜,孤獨的心靈, 鋼鐵迷宮,無盡黑暗的畫布。 霓虹燈光,曾經舞動生氣, 如今嘲弄我,孤獨在心間住。 漫步空曠街道,腳步回音迴盪, 唯有我在這世界被遺忘。 微風耳邊低語,卻是不願聽, 失去的、永遠無法擁有。 城市的寂靜,蓋過我身, 壓得我喘息不上氣。 嘗試填滿虛無,
Thumbnail
城市的寂夜,孤獨的心靈, 鋼鐵迷宮,無盡黑暗的畫布。 霓虹燈光,曾經舞動生氣, 如今嘲弄我,孤獨在心間住。 漫步空曠街道,腳步回音迴盪, 唯有我在這世界被遺忘。 微風耳邊低語,卻是不願聽, 失去的、永遠無法擁有。 城市的寂靜,蓋過我身, 壓得我喘息不上氣。 嘗試填滿虛無,
Thumbnail
你可曾因為欣賞璀璨燈火下的夜景而感到浪漫不已呢?或是沉醉於夜生活的喧囂華麗而感到滿足呢? 當我們漫步在街燈下感受萬家燈火的溫暖時,幾乎忘了夜晚原本該有的樣貌,本是萬籟俱寂獨留月光與星光閃耀的夜晚,因為人類的需求與演進而大量增添了許多人造光,卻未曾想過這些非自然光對於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們有著何
Thumbnail
你可曾因為欣賞璀璨燈火下的夜景而感到浪漫不已呢?或是沉醉於夜生活的喧囂華麗而感到滿足呢? 當我們漫步在街燈下感受萬家燈火的溫暖時,幾乎忘了夜晚原本該有的樣貌,本是萬籟俱寂獨留月光與星光閃耀的夜晚,因為人類的需求與演進而大量增添了許多人造光,卻未曾想過這些非自然光對於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們有著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