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很喜歡聽鄉野奇談之類的鬼故事,我小時候也很喜歡。兩年多前吧,有天接她放學回家路上,女兒要我說個故事給她聽。一時我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講,想到沒多久前看的一部日本電影,1965年小林正樹導演的《怪談》,電影內容由四個小故事組合起來,我挑了其中一個〈無耳芳一〉的故事開始講給女兒聽。不料我故事才開始講沒多少,女兒說她知道這個故事,還講了後續的發展,順便說她看過那個電影。對照之下,她看的果然就是1965年的那個電影版本。

圖片取材自網路
我好奇她是去哪看的,她說apple TV看的,我說小孩子怎麼會看這種老電影?她說很好看呀,而且她想學薩摩琵琶,知道無耳芳一善彈薩摩琵琶,才特地找來看;接著「又」開始跟我攎她要學薩摩琵琶……😩😩,薩摩琵琶看就很貴,ㄟ不是,小孩子不要學那種怪怪的東西啦。
小林正樹對於台灣人來說,不算是個讓人熟悉的導演,但在日本的電影圈中,他是戰後重量級的導演,與黑澤明、木下惠介、市川崑並稱為四騎士。過去我曾介紹過一部自己很喜歡的電影切腹(微雷聊冷片) ,就是由小林正樹監督拍攝,是部很棒的電影,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來看看。相對於電影導演,《怪談》的原著作家小泉八雲,聽過的人我想應該就多了許多吧;在日本近代(?)文壇,小泉八雲相當有地位,可謂是執日本妖怪文學之牛耳的人物,然而最初版本的《怪談》,是用英文寫成的。小泉八雲1850年生,卒於1904年,出生在希臘的萊夫卡斯島。父親是愛爾蘭裔軍醫,隨英軍攻佔希臘時,與島上的希臘女子結婚。是的,小泉八雲原本不是日本人,是愛爾蘭與希臘的混血裔,原名派屈克·拉夫卡迪奧·赫恩。
赫恩兒時跟著父親舉家遷往愛爾蘭都柏林居住,沒幾年後,母親受不了當地的種族歧視,斷然拋下丈夫與兒子獨自返回希臘,沒幾年後父親也在服役中陣亡。爾後赫恩輾轉去過英國、然後美國去發展。在換過許多工作後,終於因為有個好文筆,赫恩得到了紐奧良報社記者的工作。偶然的機會下,他在博覽會中深受日本文化的吸引,後又從《古事記》英譯本得知更多的日本神話及傳說,就這樣心中對日本的興致逐漸滋長。生命中的機會與命運總是來的猝不及防,就在此時,一個雜誌「日本旅行記」的邀稿計畫對他發出邀請,沒料到他這一答應,去日本就是永遠。

小泉八雲(1889),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日本文化與生活一切的喜愛,遠超過赫恩原本感興趣的程度,促使他考慮移居與轉職。就在此時他得到了島根縣松江中學外國籍英語教師的職務。他來到《古事記》裡日本的神話國度出雲(今松江),在這裡他與舊松江藩士之女小泉節子結婚,並於明治二十六年歸化日本籍。赫恩從《古事記》中描述古出雲國傳說的歌謠「八雲立 出雲八重垣」 的歌詞,為自己命名「小泉八雲」。爾後他曾移居熊本,後又因於東京帝國大學以及早稻田大學教授英國文學而定居東京。
小泉八雲幾乎每年都有著作在歐美發表並出版,寫過不少介紹日本文化的書籍,對於促進東西文化交流上相當有貢獻。
對於神話、傳說、鄉野奇談等,小泉八雲自小就很感興趣,定居日本後,這份興趣更使得他對於日本文化中裡的各種傳聞軼事相當關注。由於得力於妻子多方協助採集(語言因素),八雲得以將聽到的日本民間故事,以英文寫成短篇故事,最終集結成《怪談》一書。
最後大家有對薩摩琵琶的演奏感興趣嗎?女兒是很感興趣。無耳芳一裡彈奏薩摩琵琶,主要是為了唸唱《平家物語》裡壇之浦之戰的情節,一時我找不到電影裡的片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一下專業的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