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台中風很大,讓我想起了一個被丟下船的故事。
有一個古老的笑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根據舊約聖經中的記載描述,因為人世間滿盈的罪惡與墮落,上帝決定降下大洪水來初始化這個世界。上帝交付諾亞建造方舟,將陸生動物雌雄成對帶上方舟避災以繁衍生命。終於,洪水如期而至,倖存的諾亞一家人與動物們在方舟上尋覓可以靠岸的大陸;然而舉目四周一片汪洋,一舟子的動物都得吃喝,眼見糧食越來越少,總不能肥了老虎少了兔子(ㄟ不是😅),總之諾亞為此很煩惱。不得已,諾亞想出了一個遴選辦法,動物們輪流講笑話,如果沒有辦法讓全方舟的動物們都笑,那就得招受被丟下海的刑罰。
首先登場的是恐龍,恐龍能言善道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全方舟的動物們笑得東倒西歪,就只有豬一臉正經不為所動,於是恐龍就滅絕了。接下來說笑話的是猛瑪象,猛瑪不但說得生動,還帶表演肢體動作,惹得全方舟的動物都笑到喘不過氣來,唯獨還是只有豬毫無反應,於是猛瑪象也絕種了。
再來輪到的是鱷魚,木訥不善言辭的鱷魚緊張到瑟瑟發抖,看看周圍這片望不到盡頭的汪洋,就算牠再會游泳也沒有生存的可能;面對起鬨催促的動物們,絕望的鱷魚終於吞吞吐吐準備開口講笑話,就在這時候突然聽見豬哈哈大笑;大家覺得奇怪,鱷魚都還沒開口講笑話,怎麼剛剛都不笑的豬現在笑得這麼開心?就聽樂不可支的豬說道:「剛剛恐龍講的笑話好好笑喔!」……
這是一個關於被丟下船的笑話,然而歷史上,被丟下船可不是一件好笑的事。過去在大航海時代,海面上航行的商船戰艦,動力基本靠風。
1661年10月荷鄭戰事正酣,鄭成功調來30門大砲圍攻大員的熱蘭遮城,時任荷蘭總督揆一派船乘著東北季風,急匆匆向南邊荷蘭東印度公司位於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的遠東總部要求派軍增援,巴達維亞當局隨派軍隊即刻前往,即刻是什麼時候?來年春夏之交南風颳起的時候,結果撐不到風訊,初春時節揆一便投降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話不只對諸葛孔明有意義,之於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們,這更是攸關生死成敗的關鍵要素;得不得到這天上來的恩賜,就看上帝的旨意了。
然而這真的是上帝的意旨嗎?赤道地區是地球被日光直射時間最長的區域,空氣在這個環帶因地面與海面的反射被加熱往上抬升,熱空氣被抬升至高空後分別往南北竄流,在南北緯約30度左右冷卻沉降,形成副熱帶高壓。猛烈的高壓抑制了橫向風的流動,導致這個區帶無風或是風力微弱。
大航海時代靠風力航行的船艦,在進入這高壓帶後便只能停滯漂流,直到漂出這區帶才得以繼續航行。當時由於交易以及探險所需,船艦上除了人員外,還會載運馬匹,馬匹的糧草飲水消耗極大。當船隻誤入副熱帶高壓範圍導致難以航行的時候,一來為了降低飲水的消耗,二來也為了減少船隻的載重,船長最終只好下令將馬匹丟入海中。最後這個南北緯30度副熱帶高壓形成的無風帶,就被稱之為「馬緯度無風帶」,也算是紀念那些為探索世界被丟下船犧牲掉的馬匹吧。
我那年代的通論地理課本裡,上到地球風帶的課程時,有見過「馬緯度無風帶」這個名稱。我通論地理的部分算是學得不錯的,但不太記得課堂上老師是否說明這名稱的由來,印象中課本也沒有解釋,不知道後來的課本有沒有教這個典故?應該要教的,要不然人們都以為恐龍是因為小行星撞地球而滅絕(ㄟ不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