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Earning Call 一樣給出超多內容!
- 目前及後續進展
- 新團隊成員介紹(COO很威!)
- 做空報告的回應
- 分析師的提問回答得很詳細
https://earningscall.biz/e/nasdaq/s/eose/y/2025/q/q3
另外後面再附上兩張投影片給大家參考
營收與毛利
- 第三季營收:3,050萬美元(Q2為1,500萬美元左右,翻倍成長)
- 2024全年營收:第三季單季幾乎等於2024全年營收
- 出貨客戶:第三季出貨給5個不同客戶
- 平均售價(ASP):較Q2提高,更符合預期水準
- Q2有50%產量以較低ASP交付給單一戰略客戶,拖累當季營收
- Q3恢復正常水準
- 毛損:3,390萬美元(與Q2相近,但營收翻倍)
- 毛利率:改善92個基點,連續四季改善
營運費用與虧損
- 營運費用:2,730萬美元
- 較Q2減少560萬美元• 較去年同期改善4%
- 其中20%為非現金項目(股票薪酬)• 淨虧損:6.411億美元
- 關鍵:主要由約5.69億美元的非現金公允價值調整驅動
- 與認股權證和衍生品相關
- 由股價季度上漲122%導致的市值重估
- 這不是營運虧損,對營運結果和現金部位無影響
- 調整後EBITDA虧損:5,270萬美元(Q2為5,160萬美元)
- 淨利率:改善166個基點
現金與融資
- 季末現金:1.268億美元
- 季後現金流入:
- 10月客戶回款:4,300萬美元
- 稅收抵免變現:1,180萬美元(90%折價)
- 認股權證行使:
- 所有認股權證現已處於價內
- 公開認股權證最後交易日:11月17日
- Cerberus里程碑:
- 完成與客戶現金回收相關的最後一個里程碑
- 全部16個里程碑達成
- 無需向Cerberus發行額外股權、優先股或認股權證
營運表現深度解析
產能與產量
- Q3產能利用率:15%(2 GW自動化電池產線)
- Q4產能利用率目標:90%以上,24/7全天候運轉
- 產量提升數據:
- Q4預計出貨量為Q3的3倍
- 10月出貨立方體數量較Q3首月(7月)增加179%
- 11月前4天出貨量 = 8月全月的83%
- 換句話說:3個月前需要1個月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6天
自動化進展
• 雙極板生產:
- Q4初已100%轉為自動化生產(從手工轉換)
- 雙極板缺陷佔總電池缺陷的70%• 預計自動化後再降低63%缺陷率
• 電池產線:
- 目前8個雙極板單元全部投產
- 電池每10秒下線一個(目標進一步縮短)
• 產線2設計改進:
- 將進一步縮短循環時間
- 驗證後將回溯改造產線1
品質與安全
- 安全績效:
- 安全事故較Q2減少84%
- 年初至今比行業平均好41%
- 9月產量為8月4倍,零工時損失事故
- • 品質改善:
- 電池缺陷較Q2下降45%
- Q4自動化雙極板生產預計再降63%
成本優化
- 供應鏈集中度:
- 5名採購人員(無論買1條線、10條線或50條線,活動水平和成本不變)
- 9家關鍵供應商佔物料清單80%
- 從未進行過大規模採購(因產能安裝和生產爬坡不確定性)
- 現在已具備大規模採購條件
- 供應商會議:
- 數週前在Turtle Creek接待供應商
- 審查產能預測和機會管線
- 供應商提高效率和成本吸收將轉化為成本降低
- 物料成本削減:
- 目前進行中61個專案
- 目標:減少零件數量和成本
- 所有專案將在產線2執行前完成
- 物流成本:
- 當前:跨3層樓和2棟建築,物料移動2.1英里
- 新廠:單層單件流,物料搬運成本降低86%
商業進展詳細內容
新訂單詳情
- Frontier Power(228 MWh):
- 支援多個市場的長時儲能示範專案
- 戰略意義:在Cap and Floor專案前部署系統展示技術
- 從MOU轉為訂單積壓的首批訂單
- Emanate Energy(750 MWh MSA):
- 2023年開始合作關係
- 2025年初簽署MOU
- 現已轉為750 MWh訂單
- 首批10小時專案預計200 MWh
- 獨特配置:太陽能+長時儲能,支援超大規模運算客戶需求
- 德國客戶:
- Q3新增一個大型表後儲能訂單
- Q4新訂單:
- 超過2.2億美元• 近1 GWh容量
英國Cap and Floor計畫詳情
- 總提交專案:177個
- 進入第二輪:77個
- Frontier提交:16個(100%進入第二輪)
- EOS佔比:第二輪中20%以上專案使用EOS技術
- 容量規模:近11 GWh(較簽署MOU時預期翻倍)
- 技術要求:至少8小時放電(符合EOS長時儲能優勢)
商業管線分析
- 總規模:226億美元(91 GWh)
- 季度成長:淨增21%
- 時長分布:64%為6小時以上
- 應用分布:
- 數據中心:22%(成長最快)
- 其他應用:78%
- 地理分布變化:
- PJM和紐約ISO活動顯著增加
- 持續成長:SPP和MISO
- 紐約SERDA大容量儲能RFP:
- 類似英國Cap and Floor機制
- 要求20%為8小時系統
- 要求20%位於Zone J(包括曼哈頓)
- 高度符合EOS技術和城市部署能力

訂單積壓
- Q3末:6.44億美元(2.5 GWh)
- 季度變化:略微下降(因轉化為營收出貨)
- Q3營收轉化:超過3,000萬美元
- 季後新增:近1 GWh
產品技術優勢詳解
G3系統實地表現(截至10月底)
- 測試地點:4個站點運行
- 往返效率(RTE):
- 平均:80%中段至90%低段
- 最高:接近90%低段
- 關鍵:包含輔助負載的淨效率
- 溫度適應性:
- 寬溫度範圍運作
- 性能曲線相對平坦(極端溫度下性能不下降)
- 與其他技術的熱力學限制形成對比
- 輔助負載:1-2%(冷卻和安全系統)
- 響應時間:5毫秒(快於電網要求)
- 系統壽命:25年
- 容量衰減:非常低,無需額外容量
技術競爭優勢
- 能量密度:
- 傳統立方體方案:1英畝 = 100 MWh
- EOS室內方案:1英畝 = 1 GWh(4倍)
- 運行靈活性:
- 可執行12小時、16小時連續循環
- 也可同日執行4小時+5小時循環
- RTE不受循環模式影響
- 安全性:
- 非易燃
- 過充200%以上才有風險
- 產生的蒸汽無毒
- 可現場更換電池繼續運行
- 環境適應性:
- 不受環境溫度影響
- 適合城市人口密集區部署
擴產與設施計畫
新製造廠
- 位置:賓州(Turtle Creek外)
- 時間:預計2026年春季
- 優勢:
- 優化佈局(vs. 2019年低成本但非優化的Turtle Creek廠房)
- 單層單件流生產
- 物料移動從2.1英里降至最小
- 物料搬運成本降低86%
- 世界級工廠標準
- 降低循環時間
- 降低成本
匹茲堡軟體中心
- 位置:匹茲堡市中心
- 樓層:3層(非整棟)
- 品牌:EOS品牌建築(天際線可見)
- 目的:
- 利用匹茲堡人才生態系統
- 招募軟體人才
- 使系統在現場更易操作
- 象徵意義:
- 參與匹茲堡市中心振興• 從"能製造"到"智能製造"
產能擴張能力
- 產線2:2026年春季
- 擴張節奏:每90天可增加1條產線
- 供應商多元化:多個自動化合作夥伴
- 學習曲線:
- 首條雙極板產線:數週上線
- 第6、7條:數天上線
- 產線2:預計更快
- • DOE貸款:涵蓋4條產線融資
市機會與戰略
能源超級週期
- CEO職業生涯第三次能源超級週期
- 差異化願景:不只是增加容量,而是更智能地擴張
- 儲能價值主張:
- 不區分棕色電子(傳統發電)或綠色電子(可再生能源)
- 在需要時儲存和釋放電力
傳統發電效率提升
- 現狀:
- 為峰值需求安裝(一年可能只發生一次)
- 容量因子:33-65%• 資產閒置時間多於運行時間
- 儲能影響:
- 每提高5%容量因子 = 為5,000萬戶家庭供電
- 相當於加州+德州+紐約+賓州+伊利諾州一年用電
可再生能源效率提升
- 現有裝機基礎(不增加新容量):
- 削減(curtailment):風吹或日照但無需求
- 加裝儲能可增加10 GWh
- 可為75萬戶家庭供電一年
- 相當於費城全年用電
電網擁堵緩解
- 問題:電網擁堵如交通堵塞
- 解決方案:源端和用端都部署儲能
- 效果:降低系統總成本,在需要時交付電力
AI與超大規模運算需求
- 新需求:AI和超大規模運算創造新需求
- 挑戰:以成本效益方式交付,不提高消費者電價
- 解決方案:儲能
- 客戶焦點:
- 快速供電
- 高密度能量交付
- 美國製造降低供應鏈風險
七、管理團隊與組織
新任COO John Mayhaz(入職60天)
- 經驗:35年以上大規模營運領導經驗
- 專長:世界級執行、營運卓越、全球化營運
- 印象:
- 產品簡單性和可擴展性
- 單一產品SKU
- 高度自動化製造流程
- 團隊已完成艱苦工作
- 焦點:
- 一致性和可重複性
- 創建全球化手冊
- 成本削減(材料、人工、管理費用)
- 通過流程優化、自動化、佈局設計、精益原則提高效率
CCO兼臨時CFO Nathan Craker
- 雙重角色:
- 首席商業官(春季調任)
- 臨時首席財務官
- 商業成果:
- 管線增長21%
- MOU轉為訂單
- 訂單轉為積壓
- 積壓轉為出貨
- 財務成果:
- 達成客戶現金里程碑
- Q4已收4,300萬客戶款
- 完成所有Cerberus里程碑
商業團隊
- Justin Vagnazzi:近2年
- 團隊成果:
- 管線增長
- MOU簽署
- 訂單轉化
營運團隊(過去一年)
- Jason Greggs
- Josh Payne
- Jessica Troiano
- 成果:
- 供應鏈定位
- 成本定位達到盈利
- 業務規模化定位
首席人力官Michelle Duskowski(去年加入)
- 成果:
- 員工流動率符合高成長新創公司水準
- 過去24個月引進大量人才
- 過去12個月尤其顯著
技術團隊
- Francis Ritchie及Edison團隊
- 資歷:近10年EOS經驗
- 成果:開發出市場領先產品
組織規模與持股
- 員工數:750人
- 員工持股:11%公司股權
- 文化:團隊合作、贏得每一天、持續改進
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Frontier Power戰略意義
- 初次接觸:2025年1月英國展會
- 發展路徑:
- 展會見面 → MOU → 專案管線 → 訂單
- Cerberus視角:
- 不僅是交易,而是平台
- Cerberus融資Frontier
- 視為歐洲擴張平台
- 經驗豐富的營運領導團隊
- 每週審查:與Cerberus每週審查現金、財務、績效
Talent Energy戰略協議
• 重要性:戰略協議(具體內容未詳述)
• 時間:季後簽署
財務指引與里程碑
2025年指引
- 全年營收:1.5-1.6億美元(重申低端)
- Q4隱含營收:約1.2億美元(基於前三季度總和)
盈利能力時間表
- Q4 2025:正貢獻利潤率
- Q1 2026末:正毛利率
- 之後:正EBITDA
關鍵驅動因素
- 營收增長:產量提升
- 毛利率改善:
- 產能利用率提高(15% → 90%+)
- 供應商規模效應
- 自動化完成
- 成本削減專案• 循環時間縮短
做空報告回應
事件背景
- 時間:上週四(財報前)
- CEO當時情況:在紐約與大型IPP CEO、北美儲能營運商CEO、大型金融投資者CEO開會
- 會議主題:討論用發電技術組合+EOS Z3系統滿足美國加速電力需求的戰略
公司回應
- 立即行動:
- 團隊快速動員審查
- 聘請外部SEC法律顧問
- 聘請外部審計師
- 結論:指控毫無根據
- 支持來源:
- 能源部(DOE)
- 加州能源委員會
- Edison消防部門
- 客戶
- 大型機構投資者
- 廣大散戶投資者基礎
團隊反應
- CEO感受:謙卑於收到的支持
- 團隊狀態:團結一致
- 決心:完成使命,證明美國仍能設計和製造創新產品
其他重要細節
保守的財務報告方式
- MOU不計入積壓(直到轉為訂單)
- 只在有專案名稱時公佈(如Frontier)• 與超大規模運算客戶的MOU尚未公佈
客戶集中度
- Q3:單一客戶佔80%以上營收
- 但Q3出貨給5個客戶(非均等分配)
- 該客戶與Q2戰略客戶不同
- Q3客戶基礎代表未來常態
ASP管理哲學
- 不挑選個別合約
- 管理投資組合
- 投資組合平均ASP上升
- Q2戰略客戶視為未來投資(獲取實地數據)
前瞻性陳述
- 包含風險和不確定性
- 實際結果可能與預期不同
- 風險描述於SEC文件
- 僅代表陳述當日信念和假設
- 除法律要求外,無義務更新
Q&A
Q1: Julian DeMolen-Smith (Jefferies 分析師)
問題1:關於2026年營收軌跡
- 如何看待從Q4 2025退出時的營收水平延續到2026年?
- 考慮到Q2、Q3、Q4的增長軌跡,2026年營收增長會如何?
John Mayhaz回答(營運角度):
- Q3產能利用率15%
- Q4將從15%提升到90%以上,24/7運轉
- Q3做了大量工作:安裝產能、培訓員工、培訓額外班次及相關成本
- 進入Q1 2026,一開始就將達到90%以上OEE(設備綜合效率)
- 將充分利用產能
Nathan Craker回答(商業角度):
- 管線活動非常強勁,增長21%
- 22%現在是數據中心活動
- 銷售週期需要數月甚至數季度
- 管線持續看到強勁活動
- John的產能擴張現在可以90天為單位進行
- 新訂單進來 → 增加產能配合訂單
- 預期持續的營收增長
Joe Mastrangelo補充(管線與訂單):
- 對積壓和訂單管線一直非常保守
- Nathan有一些MOU尚未公佈名稱
- 持續與Justin和團隊合作,推動超大規模運算客戶從MOU到確定專案
- 只在關閉交易且有專案名稱時才談論(如Frontier)
John Mayhaz補充(學習曲線):
- 所有正在安裝的資產都在學習中
- 第一條雙極板產線:數週才上線運行
- 第6、7條:現在只需數天
- 產線2明年春季推出時同樣適用
- 所有學習經驗將縮短爬坡時間、縮短達到滿產能時間
- 能夠比現在更積極快速地推進
問題2:關於產能擴張與融資
- 如何平衡產能擴張節奏?
- 如何融資?考慮到:
- 4,300萬Cerberus款項
- 2,400萬獎勵
- 6,000萬無限制餘額
- 可動用DOE貸款
- 如何在潛在加速的資本支出擴張中平衡融資與避免過度稀釋股東?
Joe Mastrangelo回答:
- DOE的LPO貸款融資4條產線,現在進入產線2
- John要做的是縮短從開始到產線運行產生營收的週期
- 使資本需求實際上變成營運性而非融資性
- 但處於行業和世界需要產品的時刻
- 必須盡快擴產
- 多次說過不想要未充分利用的產能閒置
- 正在審視所有這些
- John從不同自動化供應商整合的方案,將工作分解,讓所有人專注於90天交付目標
- 能在90天內上線產能,完全在Nathan銷售產品的週期時間內
- 部分來自已有資源
- 其他來自營運和客戶訂金
- 如有需要,將尋求機會性成長資本
問題3:關於ASP和客戶集中度
- 最新季度ASP似乎大幅上升
- 10-Q中提到80%以上集中於單一客戶
- 這不是過去集中的同一客戶?
- 能否談談ASP動態和最近的客戶情況?
Nathan Craker回答:
- 上季度也討論過這個
- Q2是異常,因為一個戰略客戶拖累了Q2營收
- Q3看到的是恢復到更正常的運行率
- Q3交付給5個客戶
- 不是完全均等分配,但Q3交付的客戶基礎代表未來的樣子
Joe Mastrangelo補充:
- ASP:試圖不挑選個別合約來管理投資組合
- 像任何投資組合,有高有低,但必須讓平均值合理
- 投資組合平均值在上升
- 上升是因為人們看到技術價值
- 關於上季度談到的戰略客戶:
- 從該系統在現場獲得數據
- 數據非常出色(在簡報中展示的頁面)
- 將其視為對未來的投資
- 需要讓Z3大規模部署到現場並看其運行
- 但訂單簿的整體投資組合ASP高於以前
Q2: Stephen Jengero (DeFoe 分析師)
問題1:關於積壓和最近訂單的ASP
- 積壓中的ASP和最近預訂的訂單相對於現在實現的ASP如何?
Nathan Craker回答:
- 可以在積壓頁面上做數學計算
- 可以看到總美元和總吉瓦時,以及隨時間的趨勢
- 長期來看相當一致
- 預期實現和將要實現的營收率將相當一致
- 當獲得更大訂單時,與客戶合作
- 成本曲線在做什麼?
- 從大量採購角度能做什麼?
- 看到第8頁圖表顯示毛利率隨時間改善
- 看到淨利率隨時間改善
- 隨著業務持續擴展
- 認為將在本季度轉向正貢獻利潤率
- Q1退出時正毛利率
- 之後走向盈利、正EBITDA的道路
Joe Mastrangelo補充:
- 部分工作是向人們分配目標
- 最近關閉的訂單完全在Nathan作為CCO的ASP投資組合目標範圍內
問題2:關於成本結構和達到正毛利率的路徑
- 在考慮毛利率進展和製造產品的較大成本時
- 讓你們達到正毛利率的必要槓桿是什麼?
- 是供應鏈改善?單位COGS下降?還是只是規模?
- 能否提供關於成本結構的更多細節?
- 這是投資者最大的問題:規模化時盈利能力會是什麼樣子?
John Mayhaz回答(成本角度):
1. 資產利用率:
- 已經討論過資產利用率
- 供應商也是如此
- 他們必須投入大量資產來支持這次爬坡
- 隨著我們爬坡,他們也在爬坡
- 他們看到成本優化和成本吸收
- 這將轉化為零件成本降低
- 隨著他們的產量增加,他們將能夠更高效並實現成本吸收
- 這和其他成本計畫,預計Q1退出時達到正毛利率
2. 人工成本:
- 專注於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 舉例:專注於門操作
- 查看移動時間、物料、呈現方式
- 基本上該操作的所有方面
- 一個週末進來,完全改變了操作方式
- 之前5天 vs 之後5天:產出翻倍
- 所做的工作不是漸進式收益,而是階躍函數式收益
3. 利用率:
- 談到人工、談到利用率
- Q4退出時將達到100%利用率
- 將獲得大規模資產吸收
4. 循環時間:
- 關於縮短循環時間
- 有高度自動化流程
- 如果能從10秒降到9.8秒,再到9.6秒
- 這項工作絕對可行
- 持續推進
5. 持續改進優勢:
- 喜歡在這裡的一點:來自有數千種不同產品的地方
- 焦點每天都在轉移
- 現在每天來只需專注於一種產品
- 這個旅程永不結束
- 將繼續審視所有成本類別
- 繼續制定專案來消除這些成本
6. 物料成本削減專案:
- 目前正在進行61個不同專案
- 僅針對物料成本削減
- 忘記成本節約和向供應商要求的
- 61個專案減少零件數量、降低成本
- 所有這些專案將在執行產線2之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