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觀點】黃明志涉謝侑芯命案:外國人對台灣人犯罪,台灣有審判權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期,馬來西亞藝人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命案,引發社會熱議。

許多人疑問:黃明志是外國人,如果案情涉及境外行為,台灣真的有權利審判他嗎?

這問題,其實在《刑法》第8條與第9條中早已明確規範。

⚖️ 刑法的屬地原則:犯罪地決定管轄權

我國刑法的核心原則是「屬地主義」。

只要犯罪行為或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內,不論行為人是台灣人還是外國人,都要依照我國刑法處理。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保障社會秩序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屬人原則:保護我國人民不受境外侵害

除了屬地原則外,我國也採「屬人原則」,用以保護本國國民。

也就是說,即使犯罪發生在國外,只要受害人是我國人民,特定情況下仍可適用我國刑法。

《刑法》第8條明定:

「外國人在國外對中華民國人民犯本法所定之重罪者,適用本法。」

這表示,如果外國人在境外對我國人民犯下重大犯罪(如殺人、重傷、性侵等),


我國司法機關仍能啟動調查與起訴。 但在實務上,這類案件必須透過國際刑事合作機制(例如引渡、遣返)來實現。

⚖️ 一案兩審?刑法第9條的「再審原則」

有些人會問:「如果他在國外已被判刑,回台灣還能再審嗎?」

答案是——可以,但會折抵刑期。

《刑法》第9條規定:

「在外國受審判而在我國仍得受審之案件,應扣除其在外國已執行之刑期。」

這條規定的精神在於:

  • 各國司法體系互不隸屬;
  • 我國有獨立的司法主權;
  • 但會基於人道與公平,避免重複處罰

因此,即便外國人已在海外受審服刑,若行為涉及台灣人民重大權益,我國仍可依法審理。

🧭 結語

黃明志案不僅是社會矚目的命案,更引發關於司法主權、跨國犯罪與法律適用邊界的討論。

刑法第8條與第9條的存在,正是我國保障人民權益、維護司法尊嚴的重要依據。

在國際司法合作的脈絡下,法律不僅是懲罰的手段,更是國家對人民保護的承諾。

👉 歡迎立即諮詢【博策家事律師團隊】的免費法律諮詢。

💡完整文章內容

📣帶你一起了解有趣、實用的法律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策法律事務所的法律沙龍
2會員
46內容數
博策法律事務所專精於家事法、公司法、勞動法、智慧財產權法及刑事辯護等領域,無論您是企業經營者還是面臨家庭、民刑事紛爭的個人,我們皆能提供務實、周延的法律建議與訴訟策略。
2025/11/10
離婚訴訟往往充滿變數與情緒拉扯,劉維濬律師指出,唯有及時蒐證與專業策略,才能守住自身權益。他在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分享實際案例,透過假扣押成功保全財產,協助當事人爭取應有分配。博策法律強調,除了法律專業,更重視陪伴與信任,讓每位走入訴訟的當事人,都能被理解與保護。
Thumbnail
2025/11/10
離婚訴訟往往充滿變數與情緒拉扯,劉維濬律師指出,唯有及時蒐證與專業策略,才能守住自身權益。他在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分享實際案例,透過假扣押成功保全財產,協助當事人爭取應有分配。博策法律強調,除了法律專業,更重視陪伴與信任,讓每位走入訴訟的當事人,都能被理解與保護。
Thumbnail
2025/11/04
2025年桃園校車衝突事件引發關於言語挑釁與人格權的爭議。依據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大法官明確指出「公然侮辱」需具故意性、超越合理忍受範圍,且無正面社會價值。本篇從民法第18條人格權保護出發,解析學生言詞是否構成侵權與侮辱罪的界線,平衡言論自由與人格尊嚴的法律思考。
Thumbnail
2025/11/04
2025年桃園校車衝突事件引發關於言語挑釁與人格權的爭議。依據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大法官明確指出「公然侮辱」需具故意性、超越合理忍受範圍,且無正面社會價值。本篇從民法第18條人格權保護出發,解析學生言詞是否構成侵權與侮辱罪的界線,平衡言論自由與人格尊嚴的法律思考。
Thumbnail
2025/11/03
人身自由被視為所有基本權利的基礎。當國家為偵查、維持秩序或行使公權力時,是否能拘禁、逮捕人民?答案是:必須符合正當法律程序。 憲法第八條對此做了最詳細的規範,也成為我國司法實務上檢驗「國家是否濫權」的標準之一。本文將帶你了解人身自由的意義、法律程序要求,以及大法官解釋所揭示的憲法底線。
Thumbnail
2025/11/03
人身自由被視為所有基本權利的基礎。當國家為偵查、維持秩序或行使公權力時,是否能拘禁、逮捕人民?答案是:必須符合正當法律程序。 憲法第八條對此做了最詳細的規範,也成為我國司法實務上檢驗「國家是否濫權」的標準之一。本文將帶你了解人身自由的意義、法律程序要求,以及大法官解釋所揭示的憲法底線。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