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主機「五年一更新」的定律被打破了!隨著PlayStation 5(PS5)即將迎來發售五周年,新一代主機PS6卻遲遲未見蹤影。對此,PlayStation業務負責人Eric Lempel直言:「PS5市場表現依舊強勁,我們正邁向高峰」。從供應鏈危機到全球銷量破8400萬台,從遊戲開發時間翻倍到玩家習慣改變,主機更新週期延長的背後,是整個遊戲產業的深度變革!
PS5銷量「強到沒朋友」!8400萬台+未發佈頂流遊戲成延期關鍵
Lempel的「不急於推出PS6」並非盲目自信,而是有堅實數據撐腰:截至2025年11月,PS5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8400萬台,不僅輕鬆超越Xbox Series X/S總銷量,更在供應鏈問題解決後(2022年起恢復穩定供貨)保持月銷百萬台的勢頭。
更重磅的是,Lempel透露「PS5至今最暢銷的遊戲尚未問世」——這意味著未來仍有《戰神:諸神黃昏》續作、《最後生還者3》等潛在「千萬銷量神作」待發,足以撐起PS5的後續生命週期。對索尼而言,此時推出PS6不僅會分流現有主機銷量,還可能浪費尚未釋放的內容潛力。主機週期延長的「雙重推手」:遊戲開發時間翻倍+玩家習慣改變
除了PS5自身的強勢表現,整個遊戲產業的兩大變化,也讓主機更新週期不得不延長:
1. 3A遊戲開發時間「越拖越長」
行業專家Christopher Dring以Naughty Dog為例:PS3世代推出4款遊戲、PS4世代3款,而PS5世代至今尚未有新作發布。這種現象並非個例——《GTA 6》延期至2026年11月,《上古卷軸6》開發近8年仍無確切日期。3A遊戲的開發成本從千萬美元躍升至數億美元,開發團隊規模從數十人擴充到數百人,自然導致「遊戲產出速度趕不上主機更新速度」。
2. 玩家「遊戲庫規模」暴增50%
Lempel觀察到一個關鍵趨勢:PS5玩家平均遊玩的遊戲數量比PS4時代增加50%,且更願意嘗試獨立遊戲、多人線上遊戲等多元類型。例如《Fortnite》《決勝時刻:現代戰域》等跨平台遊戲,讓玩家在單一主機上的「駐留時間」大幅延長。當玩家不再因「缺遊戲」而迫切換機,主機的更新壓力自然減小。
索尼「不閒著」:串流配件+影視布局補足創新缺口
雖然PS6遲遲不來,但索尼在PS5生態上的創新從未停止:
- PlayStation Portal表現超預期:這款串流配件讓玩家無線串流PS5遊戲,上市後銷量突破200萬台,成為「掌機替代方案」的熱門選擇,證明索尼在跨設備體驗上的佈局成效。
- 影視領域「反哺遊戲」:《最後生還者》影集全球爆火,帶動原版遊戲銷量增長300%;未來《戰神》《對馬戰鬼》影集將陸續上線,透過「影視IP引流」延長遊戲IP的生命力。Lempel甚至透露想將2002年《狡狐大冒險》改編成「瞞天過海式」影集,進一步拓展內容邊界。
行業视角:主機更新進入「品質優先」時代
Antstream Arcade執行長Steve Cottam點出一個關鍵:「過去主機世代間是『480p到1080p』的顯著性能飛躍,現在更多是畫面銳化、光追優化等技術細節改進,對普通玩家衝擊力減弱」。這意味著玩家對「性能升級」的敏感度降低,反而更看重「每次升級是否值得花數千元換機」。
內容創作者Rachel Howie則認為,延長更新週期對消費者是好事:「主機廠商有更多時間打磨新技術,讓PS6一出場就有『質的飛躍』,而不是『擠牙膏式升級』」。
綜合來看,PS6的延期不是「技術瓶頸」,而是索尼基於市場表現、產業趨勢做出的戰略選擇。對玩家而言,與其執念於PS6的發布日期,不如好好享受PS5後續的重磅遊戲與生態創新——畢竟,一個「內容充實、體驗成熟」的PS5,或許比「倉促上線、遊戲匱乏」的PS6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