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入圍作品裡,恰好有幾部作品都在討論華人在北美的處境。張震的《幸福之路》在紐約,黃秋生的《今天應該很開心》在加拿大,劉玉玲的《柔似蜜》則在洛杉磯。他們都有大量的中英文台詞,而且都遇到很衰的事,接二連三。
張震在《幸福之路》飾演在紐約唐人街打拼的Lu,以前貸款開過餐廳後來失敗,現在騎電動腳踏車送外賣,怎料,腳踏車被偷了。老婆女兒就要飛來跟他會合,他去租了比較大的房子,又被二房東給詐了租金。是個典型在美國生存不易的題材,故事並沒有太多曲折,著重在倒楣遭遇一連串,陰錯陽差使得這個角色所處艱辛。
張震很符合這種人設,再苦再悶也不抱怨,為了生存保持堅毅,但是一見到可愛的女兒就被融化,會切換爸比模式,嘻皮笑臉甚至有點裝可愛地逗女兒開心;明明滿頭烏雲,而且女兒的提問有時有點逼人,他依然耐著性子展現父愛。

當然會不由自主想起張震在真實生活中也有10歲女兒,這種好爸爸模樣對他來說並非難事,但是他把生存感的狀態呈現得很貼切,有一股飄浪異鄉的熟練感。
這個故事唯獨男主角與老婆女兒的關係比較模糊,過去沒有描述倒無所謂,但如今沒看到他跟老婆久別重逢的興奮或親密,老婆要不要就業,夫妻的目標及夢想有哪些,都沒有提及。男主角跟女兒的互動比較多,女兒給自己取了洋名要爸爸別再叫她中文名,但是關於小孩可能在意的同儕,或父母對她來美國的教育問題又如何安排?因為這部片是比較現實的題材,男主角的困境有比較完整的輪廓,但是既然迎來妻女,那伴隨她們而來同樣生活不易的問題,就應該也被關心。

新導演勞埃德李崔,現居紐約,是韓裔加拿大籍,但他拍的卻是華人,不知是否因此對於語境沒那麼敏感。譬如老婆是中國口音,女兒會用「美顏」這些詞,但張震會說台語「吃飯皇帝大」,但當然還是可以成立。
張震的最後那場戲,很安靜,他看著窗外像望向滄海桑田,神情意味深長。雖然電影有種還沒講完的感覺,只是漫漫飄蕩路的一面切片,但這顆鏡頭像給那些異鄉遊子們一記撫慰的休止符。
片名諷刺取做《Lucky Lu》,可能因為還是有人比他慘,而且他畢竟還有個可愛女兒,甚至說至少還活著,也算一種幸運吧。例如跨片對比《柔似蜜》的劉玉玲,她的角色遭遇喪夫後又罹癌,瞞著兒子偷偷進行化療,因為兒子的精神分裂病況日趨嚴重。真的是人生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