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

含有「釀專訪」共 10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電影是國際共通的語言,《雨中的慾情》的監製厨子健介認為,不管是製作還是觀看的方式,電影都不該有國界。「即使電影已經從底片進化成數位,但我認為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觀眾想看有趣內容的渴望。因此,身為拍片人的我們,必須不斷推出能讓觀眾感到驚喜的作品。這幾年,我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Thumbnail
本次《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之導演訪談,記於 2024 年坎城影展電影節主展場「電影宮」中,以全英語圓桌方式進行,與會記者超過七成為女性記者。訪談中,帕亞卡帕迪亞為了回應,為何拍攝片中「居住正義」社會運動橋段,及為何以小人物故事作為切入點,她提及自身校園運動經驗,與將之作為紀錄片題材的創作過程。
Thumbnail
「我們像一縷魂魄,靜靜地走入他人的生活中,看他們過日子,看時間緩緩流動,而我們並不涉入其中。」《春行》的拍攝現場正是如此,品文和紫惠都希望呈現演員「本真」的樣子。「導演只給了我角色的感受,其他便任由我自己長出角色的變化,所以我們可以更安靜、專注地待在一個『家』裡,成為片子裡的角色。」貴媚姐如此形容。
Thumbnail
《女兒的女兒》所面對的是家庭關係而非血緣關係,因為有了家庭的構成,世界上才有了想逃跑、想停留、被迫離開、或被迫留下的個體。黃熙透過創作所欲揭示的,也並非是家庭價值或是血緣宿命,而是一個人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就像他拍電影,也不是為了要解決什麼。
Thumbnail
即使《從今以後》拍的是家庭故事,但楊曜愷所欲指向的「家庭」,實際上是在大城市(香港)底下,有血有肉的個體(無論其性別、性向、年紀為何)。面對原生家庭的矛盾與疏離,片中嘗試拆解、重新賦予真正意義的家,便是在傳統觀念與律法所定義的血緣之外,真正支撐一個人的存在意義的,禁得起考驗的重組家庭。
Thumbnail
「當台灣喊出轉型正義的口號時,就代表我們有相當的言論自由,國家也有可以扶持的資源。但是至今談的依然是悲情,我們漠視了歷史的創傷經驗,我們依然討論著台灣人的善良心境、悲情經驗,但是這樣的溫情主義已經延續太久了。」廖克發在《由島至島》中問道——我們為什麼不要做得更好,變成更好一點的台灣人?
Thumbnail
演員林奕嵐因爲在台劇《她和她的她》飾演女主角許瑋甯的學生時期,而走入台灣觀眾視野,並獲得金鐘 58 最佳新人獎的肯定。接下來有電影《命中註定那頭鵝》將於 2025 年上映、影集《同棲散策》待播。而在 2024 年底的現在進行式,林奕嵐職涯首次主演的喜劇《X!又是星期一》也熱鬧問世。
Thumbnail
2024 年第九屆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揭曉,兩個最大獎項「超級新星獎」與「新北精神獎」分別由實驗短片《環遊世界 2023》與劇情短片《明天太遠 今天太短》獲得。
Thumbnail
(編按)本屆 2024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焦點影人」單元,特別安排法國動畫導演波赫士.勒培(Boris Labbé)的專題,放映八部跨越十五年創作生涯的短片作品。《釀電影》也獨家跨洋專訪波赫士.勒培,從創作的初衷、思考的流程、心目中的觀眾樣貌,到面對最新穎的 AI 技術的思考,深入淺出地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走過《小雁與吳愛麗》這趟深深鑽入家暴受害者心理的旅程,林書宇表示最大的收獲就是體認到:每個受害者面對加害者的情感都不一樣,並且很多矛盾的狀態是沒經歷過類似創傷、單純身為一個創作者的他,完全意想不到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