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 12 歲,你介意嗎?」的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週末,參與了一場親職講座,講師介紹了這部「我12歲,你介意嗎?」影片。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趁著週末空檔,我查詢了這部紀錄片。得知公視目前正免費播映後,立馬註冊帳號並觀看這部的作品。

raw-image

影視連結:

公視紀錄片:「我12歲,你介意嗎?
延伸閱讀:《 調情、騷擾、性暴力?令人迷惑的網路交友


這部片是由捷克導演 Barbora Chalupová 與 Vít Klusák 共同執導的實驗紀錄片。紀錄片像是一場「社會實驗」。拍攝影片之前,兩位導演調查捷克社會中的性剝削議題,震驚發現兒童網路性誘拐的案例大量存在。因此,他們用一部電影,以真人實驗而不是抽象數據,讓觀眾直接看到兒少在網路世界遭遇的暴力,把「看不見的危險」具象化到每個人都無法忽視。

「大人握有保護孩子的力量,但我們先需要看見問題。」



在影片中,導演讓演員一開始就表明「我只有 12 歲」。然而,這個明確的年齡界線並未阻止網站成人持續地主動接觸。在短短十天內,就有2458名成年男性主動發起互動,內容包含性暗示、視訊邀請甚至裸照要求。當演員詢問:「我只有 12 歲,你不介意嗎?」多數人竟回答「不介意」。

我們以為是個別事件的網路危險,其實是龐大又普遍的結構性問題。


從陪伴開始,最後走向威脅與控制(循序化)

加害者通常利用孩子的心理需求,像是孤獨、渴望被理解、想談戀愛等,建立一段關係。片中許多成人會先用關心、陪伴、稱讚等取得信任。當孩子開始依賴這份關係連結後,對方便漸漸引導進入性話題,要求自拍、視訊,並進一步索取裸照。若表現出拒絕或猶豫,加害者便開始轉向威脅、情緒操控甚至勒索。

當權力不對等,使其更脆弱

許多孩子自小被教導要乖巧、禮貌、尊重長輩,而這種教養文化使他們在面對年長者時,容易表現出順從。影片中,成年男性常常主導對話內容、指定拍攝角度、要求執行指令,掌握權力關係的節奏。當加害者以命令或威脅語氣要求傳送影像、視訊或進一步配合時,孩子不只害怕權威,也害怕與加害者關係破裂後的結果,像是被家長、長輩責備、被同學欺負、孤立等等,導致心理上難以拒絕。這種權力的不對等,是孩子容易受害的原因。

羞恥、自責、沈默,最難求助的心理陷阱

真實案例中,許多受害者因曾親手傳過照片或開過視訊,而深深自責,認為是自己的錯。這種羞恥感讓孩子不敢向父母或老師求助,擔心遭責備或失去信任。加害者也會進一步操控這種罪惡感、羞恥感,讓孩子陷入恐懼與孤立。有些報導指出,一些受害者覺得自殺比坦白還容易,這些羞恥與恐懼會被放大成焦慮、憂和絕望。影片中,藉由演員和加害者真實的對話,呈現這些沉重的心理掙扎。

加害者心理:道德脫鉤與自我合理化

影片中,劇組找到某一位加害者,當面與加害者對質,將他在網路上的發言留存。

加害者經常透過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來降低罪惡感。他們可能說服自己沒有肢體接觸,只是網路,不算是傷害;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是他們的責任,或者以「我是在關心你」來包裝剝削的行為,使施害者得以切斷同理心、道德感。

網路環境的去抑制效應、匿名性讓人更大膽越界

在人際互動中,人們會受到社會規範約束而自我節制。但在網路世界中,能建構假身份,在匿名或半匿名狀態下展現更大膽甚至違法的行為,加上無需面對受害者的反應、網路與現實彼此脫節,減少被認出的恐懼,使一些在現實生活中不敢越界的人,更容易忽視行為後果、忽略倫理,甚至形成習慣性的冒犯模式。這種去個人化與去抑制效應,也是導演選擇實際聊天室與視訊軟體的原因,讓觀眾看到如同日常一般的網路操作,就足以激發這些行為。

受害者的創傷、恐懼與信任崩解

受到網路性剝削或威脅的受害者,會經歷創傷後壓力反應、焦慮、憂鬱、睡眠困擾以及自我價值感受損。尤其當不雅影像在網路被散佈後,會有永遠無法逃脫的持續威脅感。若沒有適當治療與支持,有較高機率出現自傷、物質濫用,甚至在無助與扭曲的心理狀態下重演加害模式,形成跨世代的創傷循環。

這些後果遠比螢幕上看到的還要沈重與漫長。


保護傘是親職、身體自主跟心理韌性一同建構的

在看這部影片時,我並沒有一氣呵成的看完它。中間會忍不住想喘口氣,想轉移注意力,再回來看這部片。雖然片中對某些場景已經打上馬賽克,但我忍不住也有噁心、憤怒想揍人的感受和衝動,更遑論現場直接實境拍攝的演員,需要繼續與他們對話。影片導演和團隊在拍攝現場安排諮商心理師、性學專家、律師和犯罪調查專家以及對話指導原則,預先準備了充分的資源,但這些真實的網路性霸凌的事件,是一次也不要遇上,就好。

在數位時代,接觸網路已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事情。若因擔心網路上的風險,限制或禁止使用網路,並不能真正保護他們。

真正的安全是,當孩子遇到威脅時,心裡知道「我可以說,我不會被責備」。
  1. 當孩子願意跟家長談心,而不是害怕被責罵,他就更有能力在遇到可疑訊息或不舒服互動時說出來。
  2. 讓孩子理解身體自主權與界線、知道任何人要求裸照或私密影像都是不對的、以及被威脅時第一步是求助而不是自責或隱瞞。
  3. 家庭越能談心,越不批判、越能包容孩子的情緒與經驗,孩子才越能放下羞恥與恐懼,願意在危險發生時開口求助。

身邊有能信任、能談的家人、師長、或朋友,才有機會不把危險藏心裡。這些,正是這個時代中最重要的韌性基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居住在日昇之地
0會員
11內容數
人生後半的旅途上,心中仍難免泛起層層漣漪。回望過往的歲月,有過歡笑與美好的回憶,也曾有迷失與遺憾。那些曾碎裂的心與滑落的淚水,在遙遠的時光中呼喚。當我們以溫柔的心,拾起那一片片過去,輕輕地擁抱它們,將它們放回心中,才能讓自己更加完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霸凌者,你會怎麼做?《我的孩子是霸凌者》以少見的視角,描繪加害者與受害者家庭面對霸凌事件時的真實掙扎。這篇文章不只探討家庭責任與社會輿論,更延伸思考旁觀者沉默與網路正義背後的暴力。霸凌從不是單一個體的錯,而是整個社會的縮影。我們選擇如何回應,才真正定義了我們是誰。
Thumbnail
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霸凌者,你會怎麼做?《我的孩子是霸凌者》以少見的視角,描繪加害者與受害者家庭面對霸凌事件時的真實掙扎。這篇文章不只探討家庭責任與社會輿論,更延伸思考旁觀者沉默與網路正義背後的暴力。霸凌從不是單一個體的錯,而是整個社會的縮影。我們選擇如何回應,才真正定義了我們是誰。
Thumbnail
這是我看完感觸最深,幾近失語的一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頭猛獸,但我的那頭沒能殺死我。」 全片我多次深呼吸,因有相同感觸數度淚流不止。 看完後,我問另一半看時是否有想起我,他說當然,但哭個屁。 是啊,沒做錯事哭個屁,但是我和詩織常常就是那樣崩潰、無法承受的哭。 希望詩織能成功達到目標,回到自己的家。
Thumbnail
這是我看完感觸最深,幾近失語的一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頭猛獸,但我的那頭沒能殺死我。」 全片我多次深呼吸,因有相同感觸數度淚流不止。 看完後,我問另一半看時是否有想起我,他說當然,但哭個屁。 是啊,沒做錯事哭個屁,但是我和詩織常常就是那樣崩潰、無法承受的哭。 希望詩織能成功達到目標,回到自己的家。
Thumbnail
廖克發以長達5小時的紀錄長片,深入挖掘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隱藏的二戰記憶,再次展現了他的驚人氣魄與執著。作為一位馬來西亞籍導演,他的視角尤為獨特。在台灣這片始終強調自由和平等價值的土地上,廖克發的作品所蘊含的控訴力量變得格外深刻,幾乎無法忽視。 . 這次,廖克發幾乎調動了一切紀錄片手法,為觀眾
Thumbnail
廖克發以長達5小時的紀錄長片,深入挖掘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隱藏的二戰記憶,再次展現了他的驚人氣魄與執著。作為一位馬來西亞籍導演,他的視角尤為獨特。在台灣這片始終強調自由和平等價值的土地上,廖克發的作品所蘊含的控訴力量變得格外深刻,幾乎無法忽視。 . 這次,廖克發幾乎調動了一切紀錄片手法,為觀眾
Thumbnail
一部美國紀錄片講述了美國大學校園中發生的性侵事件,以及校方未能充分處理此事件所採取的種種消極方式。主角同為受害者的兩位女大學生,向她們的母校提出投訴,並且發起活動,也鼓勵在各個大學(涉及學校太多裡頭也有名校)裡同為受害者的諸多男女們勇敢站出們勇敢站出來說出自己的遭遇,一併爭取回應有的權利與尊嚴。
Thumbnail
一部美國紀錄片講述了美國大學校園中發生的性侵事件,以及校方未能充分處理此事件所採取的種種消極方式。主角同為受害者的兩位女大學生,向她們的母校提出投訴,並且發起活動,也鼓勵在各個大學(涉及學校太多裡頭也有名校)裡同為受害者的諸多男女們勇敢站出們勇敢站出來說出自己的遭遇,一併爭取回應有的權利與尊嚴。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並不是受害者和加害者,而是「挑戰者與愛的試煉官」,祂們協助我去面對自己想要穿越挑戰後獲得的體驗和力量。 我一直都不是沒有力量的受害者,而是具有創造力與跨越關卡的挑戰者。 今天發現自己又浮現自我批判和放棄的念頭的同時,內在也有個聲音告訴我這便是一次很好突破自己的機會。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並不是受害者和加害者,而是「挑戰者與愛的試煉官」,祂們協助我去面對自己想要穿越挑戰後獲得的體驗和力量。 我一直都不是沒有力量的受害者,而是具有創造力與跨越關卡的挑戰者。 今天發現自己又浮現自我批判和放棄的念頭的同時,內在也有個聲音告訴我這便是一次很好突破自己的機會。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作家何則文性侵案引發網路熱議,他的道歉夠不夠? 近日,「MeToo」運動在台灣掀起一陣風波,不少藝人、主持人、政治人物等被爆出涉及性騷擾或性侵的醜聞,引發社會關注與討論。而最新的一起案件,則是發生在文壇界,知名作家、青年職涯教練何則文被其過去的合夥人黃男指控誘拍裸照、性侵、暴力等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作家何則文性侵案引發網路熱議,他的道歉夠不夠? 近日,「MeToo」運動在台灣掀起一陣風波,不少藝人、主持人、政治人物等被爆出涉及性騷擾或性侵的醜聞,引發社會關注與討論。而最新的一起案件,則是發生在文壇界,知名作家、青年職涯教練何則文被其過去的合夥人黃男指控誘拍裸照、性侵、暴力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