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先來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余志偉,到底我有什麼可以分享給大家的?我的知識背景建立在大學時期的傳播相關教育,主修攝影,在職場經驗幾乎跟新聞業糾結在一起,就業一段時間後,進到研究所學習藝術與應用媒體,也就是說相同的東西,或許我可以試著用傳播跟藝術的角度來分享我的發現。在學習攝影的道路上,歷經了傳統底片時代,並且轉換到現在的數位時代;從靜態照片、動態影片到專題多媒體,因此我或許可以用不同媒材的不同特性與邏輯,跟大家聊聊我的經驗。服務過雜誌、傳統報社到現在的新媒體,在媒體工作時間約12年,所以我想或許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實務界的業態面貌。
去年的九合一選舉,距離投票日只剩下倒數十來天,選舉的氣氛也越來越熱,相關新聞及影像開始佔領主要媒體的大幅版面與時間,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翻翻各家報刊雜誌,這些選舉影像都大同小異。主要是長期以來在新聞的產製過程中,影像總是居於配角的地位,幾乎沒有獨立發聲或表現的可能。依據我自己的例子,每場選舉活動下來,平均會拍下約400張左右的照片,但最後呈現在閱聽眾的眼前就只有1、2張,而這鳳毛麟角的1、2張通常不是攝影者覺得拍得最好的影像,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這麼1/400、1/200精選出來的影像怎麼不是最好的?
在新聞發展的歷史中,新聞的重要性與論述是由文字來建立的,最早以前印刷技術還沒有那麼高明,複印影像失真度高、成本高,所以就只有刊登文字內容,後來慢慢有插畫,再後來便加入照片。在台灣以前報禁時期,報刊僅限三大張,文字書寫都不夠了,那還有把版面浪費在照片上面的事,後來報禁解除了,版面擴張,蘋果日報的創立更是強調畫報風格,每則新聞不論大小都要「配」圖,雖然讀者看到的影像好像豐富了,但實際上卻還是陷在版面有限的框架裡。
由此可知,在有限的版面內不可能塞進所有的影像,所以必須篩選,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就是「圖配文走」,我們長久以來都活在文字思考之中,缺乏影像素養與閱讀能力,一張過於複雜有深度的影像,實際上是不討喜的,因為這樣的影像必須被解讀轉譯,而不能像文字那樣易於被直白陳述。記得黎智英在蘋果日報剛創刊的時候曾喊出一句順口溜,我們的照片「只要傳真、不扮高深」,幾年下來,各報刊耳濡目染,都給讀者「傳真」的影像。這些影像不是不好,而是直白了些、直接了些,似乎把讀者都養「同」了、養「呆」了,影像本身的創意與內涵都被犧牲了。
有人曾說「用影像來說故事」,但從我上面的實務舉例來看,一場新聞事件或選舉活動下來約莫400張照片都無法忠實呈現,更何況最後只攫取1、2張時間的切片,大家還能接受這1、2張影象可能勝過千言萬語嗎?這1、2張如何用影像來說故事?在國際上知名重要的攝影競賽都強調系列照片或組照,「用影像來說故事」就好比電影,純粹用動態影音結構來陳述故事與想法,而靜態影像也必須建立在相同的概念上才有辦法做到這個境界。可是傳統媒體版面有限,不可能把一個事件或活動以多張照片影像來表現,主要還是以文字敘述為主,照片搭配,但新媒體或網路沒有,所以在這樣的媒介之上,影像應當有新的表現可能與嘗試。
很可惜,雖然目前的主流媒體都經營網路平台與界面,但似乎都沒能掌握網路的特性,沒有從細微的地方去思考新的可能性、影像的潛力,還是一昧的套用傳統媒體「有限」的思想經營,我覺得真是可惜了這些資源雄厚的主流媒體跟優質影像。比如選舉期間活動充斥、影像氾濫,但鮮少看到有媒體把這些影像加以整合利用,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影像世界,但還是把影像放在配角地位跑龍套。風傳媒以新媒體自居,雖然目前也還不是很理想,但還是有些新的嘗試,「選戰搶風頭」是以影像為主體陳述的新聞專區,透過新的互動形式與介面試圖給讀者不一樣的味道,以日曆方式連結單日大圖互連模式,用每日選舉影像跟讀者打招呼,就目前看起來還算是有趣的表現方式。
未來在SOS這個新媒體平台,我將就台灣目前新聞影像為中心,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許是從影像本身、實務操作、產製過程、體制的哲學思考等面向提供自己的觀點與大家交流、討論,並且持續在影像上常識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現手法。
瞭解更多關於《偉攝影∞非典型新聞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