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新聞攝影傳統框架的余志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個圖像爆炸的時代,大家一張照片可能看不到一秒鐘就滑掉了,好的新聞攝影作品卻會逼你慢下來、靜下來去理解它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手持相機挑戰未來

 

raw-image

資深攝影記者余志偉,期望打破新聞攝影傳統框架。攝影:許詩愷

 

常在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中看見他名字的身影,從事傳媒工作超過12年,同時投入新聞攝影教育與推廣的非營利組織運動,他是余志偉,現任風傳媒攝影記者。

 

身為資深攝影的他認為,現代讀者對影像的刺激感已經麻木了,而傳統或新媒體,也都習慣把「圖片當成配角」,只是種輔助工具。但始終熱愛攝影工作的他,希望以不同的方法,讓更多人看見新聞攝影的價值。

 

他和「SOS新聞募資平台」合作,提出《非典型新聞攝影》專案,試著將影像結合現場活動、深入文字解析,梳理出新聞照片背後的內涵與技術,更要帶著讀者們一起到街頭現場拍照、製作專題,與閱聽眾一起勾勒出對攝影的多元想像,提供突破性觀點去「重新認識新聞攝影」。

 

raw-image

瞭解更多關於《偉攝影∞非典型新聞攝影》

 

十年之路的反思

 

從大學實習開始接觸攝影工作的余志偉,至今曾獲多次「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獎項,歷經平面、網路媒體磨練。但在2012年,余志偉參加普立茲特寫攝影獎得主Carolyn Cole主講的工作坊,Carolyn卻在所有攝影師面前,開始批評余志偉作品集的構圖、顏色、光線、時機點等細節,每個部份都被分析得一文不值,甚至質問他:「你真的工作十年了嗎?」

 

再加上各大報開始要求記者們在現場除了拍照外,還要拿著DV一邊錄影,對許多攝影師造成非常大的挫折。余志偉坦然直言:「其實當時很迷惘,不太確定自己在做什麼?」但也多虧這些衝擊,以及後來重回校園攻讀圖像研究,種種經歷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攝影之道。

 

余志偉分享,過去工作時都只單純注重構圖,現在則更重視「影像的價值」,以及作品背後的藝術、文化意義,讓他對拍照「更有感覺」,也增進了思考厚度。

 

「現在的記者,不能認為自己只要守著一個工具就夠了。」經歷挫折與沈澱後,他發現台灣業界過度保守的大哉問,媒體業因為風氣、制度、預算等因素,變得不敢創新,更捨棄了對「內涵」的追求,其次則是缺少「圖片編輯」的概念,傳統編輯在新聞產製流程中,需要處理的工作非常繁雜,忙著下標、處理稿件,沒有機會去好好塑造質感,而新媒體也淪於「炫技」,雖然有了新工具與制度,但訴說故事的結構、脈絡仍有待加強。

 

raw-image

攝影:余志偉

 

攝影記者的價值

 

以前陣子大紅的柴靜《穹頂之下》專題報導為例,她和團隊包辦採訪、影像、動畫、主持等各種元素,再將它們詳細地組合起來,兼具了深度與包裝。他認為:「現在要做好新聞工作變得更難,但也更豐富,大家必須為此找到新的表達方法。」

 

但至今許多人都唱衰著新聞攝影的未來,芝加哥太陽報裁撤攝影部門,時代雜誌甚至把iPhone拍得水災照當成封面。余志偉表示,如今路人可以拿手機隨時拍下火災和車禍,復興航空空難時最聳動的畫面,竟然還出自行車記錄器。但他認為,攝影記者不必害怕被取代,因為他們長期在現場訓練,耕耘出非常深厚的影像素養,這些具有溫度感和故事性的紀實作品可以幫助報導變得更立體、更豐富,新聞工作者仍然要相信自己的價值。

 

而這些概念,其實都是余志偉在研究所期間培養了藝術、策展學問後的成果,他形容:「就像藝術家的創意源自他們的生活、經驗,而做記者也一樣,那些累積在腦袋裡的東西是最獨特的,誰都帶不走。」

 

在台灣,許多媒體人和閱聽眾的眼界太封閉,聽到一兩個聲音後,就會把它奉為真理。《非典型新聞攝影》計劃要「試著提供多一種聲音」,讓大家參與這個批判、討論的過程,獨立思考。

 

余志偉分享,從提案至今已經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他非常期待讀者們可以跟他一起學習新聞攝影,更共創出影像的新未來。

 

raw-image

 

由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舉辦的2015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將在5月16日舉辦頒獎典禮,並在「築空間」藝廊展出二年來各項類別得獎作品,有興趣的讀者可至現場感受台灣社會與土地的記憶與溫度。

avatar-img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讀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從此生活在恐懼中的艾瑞兒,是成功揭露伊斯蘭國運作方式的代價,各國新聞界普遍認為,「隱密報導」應成為採訪中的最後手段,許多記者以實地走訪、秘密探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報導,為的是將真實面呈現在世人眼前,儘管危險重重也在所不惜&#8230;&#8230;</p>
<p>《作者群像》系列文以專訪各個提案的作家或記者,瞭解他們報導背後的故事,藉此讓讀者更認識提案作家。</p>
<p>在網站建置初期,我們聯繫了許多旅居在外的獨立媒體人,希望這些優秀的從業人員可以加入SOS平台,透過我們的機制持續的深入寫作。但國際新聞容易曲高和寡,也需要長期的經營和累積,這是不爭的事實。國際新聞怎麼做才能性感?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更多國際新聞?是台灣人不愛看國際新聞,還是媒體不愛做國際新聞?唉呀,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p>
<p>從此生活在恐懼中的艾瑞兒,是成功揭露伊斯蘭國運作方式的代價,各國新聞界普遍認為,「隱密報導」應成為採訪中的最後手段,許多記者以實地走訪、秘密探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報導,為的是將真實面呈現在世人眼前,儘管危險重重也在所不惜&#8230;&#8230;</p>
<p>《作者群像》系列文以專訪各個提案的作家或記者,瞭解他們報導背後的故事,藉此讓讀者更認識提案作家。</p>
<p>在網站建置初期,我們聯繫了許多旅居在外的獨立媒體人,希望這些優秀的從業人員可以加入SOS平台,透過我們的機制持續的深入寫作。但國際新聞容易曲高和寡,也需要長期的經營和累積,這是不爭的事實。國際新聞怎麼做才能性感?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更多國際新聞?是台灣人不愛看國際新聞,還是媒體不愛做國際新聞?唉呀,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要開始說比特幣,就不得不說明一下,2007-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由於美國次級房貸惡化,造成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等其他大公司紛紛破產,造成的金融海嘯引發經濟大衰退,多國政府央行為了拯救經濟,跟現在2020年全球大流行COVID-19,一樣實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
Thumbnail
我們要懂得因應現實,調整傳統習俗。既然為推動性別平等,嫁出去的女兒都能在農曆大年初一回娘家;台灣的布農族原住民為保育野生動物,調整射耳祭打獵習俗,相同道理來看,為防疫而調整傳統習俗有何不可? 畢竟傳統習俗只是固定儀式,重點在心誠則靈!
Thumbnail
誰說一定要進大公司才能過上好生活 !? 從小爸媽或長輩一定都會不斷說:「唸好書才能進大公司!」洗腦式的不斷提醒彷彿這是全世界最棒的理想生活和指標,還好現在的八年級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落入迷思,但是人生還是有迷惘的時候..尤其是在韓國人人都以擠進大公司為終身志向,如果進了小公司會被身邊的人看不起
Thumbnail
<p>在那一場典禮上,沒有人會懷疑這樣的天作之合,然而這卻是繼母的毒蘋果,在眾人的見證下,牢牢的折磨他們,把愛化成恨的配方,一點一滴的根深蒂固。直到那一天,閃過陽子腦袋的五字念頭,他們的愛蛻化了,變成更純粹精煉的愛。</p>
Thumbnail
<p>台灣許多新聞攝影工作者都曾參加在中國舉辦的新聞攝影比賽,也有不少人獲得過獎項,但對岸的新聞攝影工作者卻很少參加台灣相關比賽,主要癥結在於台灣許多比賽都限定國內刊出題材及媒體資格,較少對外開放,加上我們也未主動向他們宣傳,且中國大陸媒體工作者對參與台灣媒體相關事務總有許多禁忌,因而形成這種格局。</p>
Thumbnail
  要開始說比特幣,就不得不說明一下,2007-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由於美國次級房貸惡化,造成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等其他大公司紛紛破產,造成的金融海嘯引發經濟大衰退,多國政府央行為了拯救經濟,跟現在2020年全球大流行COVID-19,一樣實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
Thumbnail
我們要懂得因應現實,調整傳統習俗。既然為推動性別平等,嫁出去的女兒都能在農曆大年初一回娘家;台灣的布農族原住民為保育野生動物,調整射耳祭打獵習俗,相同道理來看,為防疫而調整傳統習俗有何不可? 畢竟傳統習俗只是固定儀式,重點在心誠則靈!
Thumbnail
誰說一定要進大公司才能過上好生活 !? 從小爸媽或長輩一定都會不斷說:「唸好書才能進大公司!」洗腦式的不斷提醒彷彿這是全世界最棒的理想生活和指標,還好現在的八年級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落入迷思,但是人生還是有迷惘的時候..尤其是在韓國人人都以擠進大公司為終身志向,如果進了小公司會被身邊的人看不起
Thumbnail
<p>在那一場典禮上,沒有人會懷疑這樣的天作之合,然而這卻是繼母的毒蘋果,在眾人的見證下,牢牢的折磨他們,把愛化成恨的配方,一點一滴的根深蒂固。直到那一天,閃過陽子腦袋的五字念頭,他們的愛蛻化了,變成更純粹精煉的愛。</p>
Thumbnail
<p>台灣許多新聞攝影工作者都曾參加在中國舉辦的新聞攝影比賽,也有不少人獲得過獎項,但對岸的新聞攝影工作者卻很少參加台灣相關比賽,主要癥結在於台灣許多比賽都限定國內刊出題材及媒體資格,較少對外開放,加上我們也未主動向他們宣傳,且中國大陸媒體工作者對參與台灣媒體相關事務總有許多禁忌,因而形成這種格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