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其十一):在心房的空室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香港這個家,我流連到監獄。於此,我是個過客,但這也是我必然的歸宿。每隔一個星期,母親就會到訪在塘福的監獄。監獄與東涌的家距離很近,車程約半小時,探訪相當方便。

 

見面時沒甚麼話聊,母親多說點生活瑣事,我一古腦兒叫她別擔心。正如我們一路的相處,總是淡然,沒甚麼溝通對話,不懂表達情感。有時二哥會陪伴媽媽到來,也只是嘻哈笑著,沒說些甚麼。我跟他們說,在外的家人朋友生活過得好,我就沒負擔,在監獄內過得也會更好。很多時候他們都點頭說很好,到我保釋後才知道,那些都是用來安撫我的美麗謊言。

 

其實他們一點也不好──母親在我坐牢首兩個星期都寢食難安,需要旁人照顧。她之後一直都懷著忐忑的心情, 時常煩惱我何時出來。

 

有次母親的無名指紮著紗布、包裏著指頭來探望我,顯然是受了不輕的傷。她說是做家務弄傷,沒大礙,但當我好奇的要求她把紗布脫下,指部脫了一小塊肉的傷口卻嚇怕了我。我知道、想像到那種錐心的痛,她看見到我驚呆的眼神就馬上重新包紮好,笑說那只是小傷,很快痊癒。

 

後來我知道,那是她失去專注力和集中力,心神都飄到掛念兒子時,所以不小心弄傷。往後數個星期她也紮著傷口前來,我一直詢問她的傷口狀況,她只笑著推搪,蒙混過去。那種尷尬,使我很難釋懷。

 

在民主運動中成為焦點,伴隨而來的是動盪而無法預測的生命,因為你面對的是世界最強的威權國家,他會動用手上的機器不斷向你施壓和攻擊。遷入銅鑼灣後,經歷過勝選的狂熱,政權的報復接踵而來:在機場被親中團伙襲擊、被取消議員資格、追討薪津、面對牢獄,不知何時才有可能給予家人安穩的生活。在基層家庭長大,看著父母胼手胝足,我也有自我質疑的時候: 當身邊的朋友有著安穩工作時,我又拿甚麼回報一路養育我的家人?

 

看著母親一身勞累,我難掩不甘。

 

在前線拼搏,最辛苦的,並不是我受到任何不公平對待或是傷害,而是家人親友因為我的遭遇而受害。母親的落寞、失措,手指上的那道傷口,以及在心內無數的傷痕,都使我難受。

 

raw-image

 

人生有很多選擇,我們都只能作最忠於自己的那條路,但並不代表那是完美、面面俱全,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受困於不能改變和預測的事態,因而面對意想不到的結果。那些,當然,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踐行公義所帶來的代價,不單止於你親身承受,更是觸及到你的家人、你身邊的一切,是連活於一個安穩的「家」的機會,也會被奪去的恐懼。

 

回想過去,2014秋,當我加入學運,捲進雨傘運動的歷史大漩渦時,霧裏看花,怎也無法看到生命的軌跡,是如此震撼卻難以承受。最終步出監獄,又會回到東涌的家,陪伴著家中老邁的小狗,繼續過我波濤洶湧的人生。

 

常年漂泊的我,「家」在何方,仍未可知,但重回老家之際,家人之間也隨舊的際遇而迎來新的面貌。經過了一切好的壞的,最終命運所指引, 也只能無奈的滿佈迷霧。世人覺得難以忍受的監獄,卻可鍛練出更堅毅的親情,難以觸碰的囚室,又令我們對各自的內心摸索更多。

 

人生在世,永不停步,終點在哪,無人知曉,但我清楚前路將有更多艱困和挑戰。立身於此,我只能眺望、沉思,好好咀嚼世界為我帶來的各種際遇,永遠地再度出發。那個「家」,我會在心房劃出一個空室,置放其中,就像從未離開,又從未發生。如夢般,燃點著我的黑夜。

 

 

(獄中書稿《家》系列至此完結)


其一:銅鑼灣,我獨立後的家

其二:美麗的巧合和意外

其三:在新的環境,重新認識新的自我

其四:港島的人群

其五:那段250呎的生活

其六:離家,只求泛起小革命

其七:再見了,銅鑼灣的家

其八:過程中你感到困難無比,但家還是家

其九:改變我人生的開端

其十:扎根、向香港記認著「家」

 


【鋼索上的不安世代】

raw-image

avatar-img
49會員
68內容數
<p>從學運領袖、到政黨主席、再到立法會議員,後被剝奪資格,再成階下囚,過去數年我過著曲折卻精彩的生活。牢獄讓我重新回看過去幾年的體悟,決定在此寫下這些年來屬於羅冠聰及香港的故事。</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冠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大學之道,原來只是用懲罰手段「做姿態」,要屈膝於政權的主旋律,依賴這些手段以示效忠。我認為此舉已對大學祟尚的自由風氣造成莫大傷害,自行撕毀獨立自主的長城,讓政權充滿批鬥式的政治風氣延伸校園。</p>
<p>這次的旺角刑藐案,我終於要好好學習告別,目睹身邊的戰友隨囚車而去。囚車路經時,我揮動雙手,臉上充滿盼望,我希望他們看見的是因為有戰友付出而激起戰意的人,而非因此受挫落寞。</p>
<p>我由一個漂泊的人、離家的人,變成了有鄉可歸的遊子。</p>
<p>人生滿是分岔路,我選擇了困難的一條,也是選擇了最多人陪伴和打氣的一條。</p>
<p>我對於安全、舒適、溫暖的定義,都隨着我的年歲、經歷、價值觀已有本質和深刻的變化,而與家人共處的家,相比之下,變化又是那麼悠閑,那麼緩慢,但確切是產生了一些變化。</p>
<p>「患難見真情」,用於家庭成員好像很怪;「多難興邦」,其實也沒有邦可興,只是家庭的連結因為苦難而變得更密切。苦難讓大家有機會了解、開展比一般更有深度的對話。</p>
<p>大學之道,原來只是用懲罰手段「做姿態」,要屈膝於政權的主旋律,依賴這些手段以示效忠。我認為此舉已對大學祟尚的自由風氣造成莫大傷害,自行撕毀獨立自主的長城,讓政權充滿批鬥式的政治風氣延伸校園。</p>
<p>這次的旺角刑藐案,我終於要好好學習告別,目睹身邊的戰友隨囚車而去。囚車路經時,我揮動雙手,臉上充滿盼望,我希望他們看見的是因為有戰友付出而激起戰意的人,而非因此受挫落寞。</p>
<p>我由一個漂泊的人、離家的人,變成了有鄉可歸的遊子。</p>
<p>人生滿是分岔路,我選擇了困難的一條,也是選擇了最多人陪伴和打氣的一條。</p>
<p>我對於安全、舒適、溫暖的定義,都隨着我的年歲、經歷、價值觀已有本質和深刻的變化,而與家人共處的家,相比之下,變化又是那麼悠閑,那麼緩慢,但確切是產生了一些變化。</p>
<p>「患難見真情」,用於家庭成員好像很怪;「多難興邦」,其實也沒有邦可興,只是家庭的連結因為苦難而變得更密切。苦難讓大家有機會了解、開展比一般更有深度的對話。</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14.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濕在中焦會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只有頭面出汗,因為濕阻在中間,上焦的熱無法往下行,反逆往頭面造成,因為頭面很熱,就會看到頸部掛
Thumbnail
就目前資料所見,馮嘉「奇俠司馬洛」系列,共找到七十九個故事,百度上寫「至少53個故事」,看來也要更新一下了。 目次如下: 血鳳凰(《武俠世界》724期) 死亡眼(《武俠世界》727期) 虎眼(《武俠世界》732期) 空中大盜(《武俠世界》736期) 大報復(《武俠世界》741期)
感悟: 第二天也是乾貨滿滿的一天,簡單摘錄了一下自己覺得很重要的部分: 1.固定的筆名、固定的圖像,持續的輸出內容並且公開創作,為我們自己積累社交貨幣資產。 2.隨時隨地記錄,隨時隨地寫作。 3.敢寫,比會更重要。先完成再完美,總是想完美就容易完蛋。
今天聽完老師第一天的分享,忽然覺得,選擇寫作作為自己第二個解鎖的技能是對的.........
Thumbnail
馮嘉「奇俠司馬洛系列」之《血鳳凰》,刊登於《武俠世界》第724期,我讀的是連載原版一期完故事。《血鳳凰》是目前所見最早的 「奇俠司馬洛系列」故事,作者於文中也對司馬洛進行比較詳細的描寫介紹,因此在未有更多資料面世之前,大致上可把 《血鳳凰》視為 「奇俠司馬洛系列」的第一個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幾天後,對我家人發生了難以忘懷的變故-養父被囚禁。我在新竹尖石過得還算不錯。這段時間,我在山上度過的日子充滿了自由與寧靜。隨著冬天的來臨,我們終於返回山下。這段意外讓我發現我原來還有一段隱藏的家世之謎。
Thumbnail
逃亡生活:第6個月 「這裡有沒有人曾經被軟禁過?」 飛機上的乘務員或電視上的藝人不會談論這樣的經歷。我想這個世界上經歷過軟禁的人並不多。但我被軟禁過。不過並不是捲入了犯罪,而只是母親要我待在房間裡而已。在COVID-19流行的將近30年前,我就已經自主軟禁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14.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濕在中焦會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只有頭面出汗,因為濕阻在中間,上焦的熱無法往下行,反逆往頭面造成,因為頭面很熱,就會看到頸部掛
Thumbnail
就目前資料所見,馮嘉「奇俠司馬洛」系列,共找到七十九個故事,百度上寫「至少53個故事」,看來也要更新一下了。 目次如下: 血鳳凰(《武俠世界》724期) 死亡眼(《武俠世界》727期) 虎眼(《武俠世界》732期) 空中大盜(《武俠世界》736期) 大報復(《武俠世界》741期)
感悟: 第二天也是乾貨滿滿的一天,簡單摘錄了一下自己覺得很重要的部分: 1.固定的筆名、固定的圖像,持續的輸出內容並且公開創作,為我們自己積累社交貨幣資產。 2.隨時隨地記錄,隨時隨地寫作。 3.敢寫,比會更重要。先完成再完美,總是想完美就容易完蛋。
今天聽完老師第一天的分享,忽然覺得,選擇寫作作為自己第二個解鎖的技能是對的.........
Thumbnail
馮嘉「奇俠司馬洛系列」之《血鳳凰》,刊登於《武俠世界》第724期,我讀的是連載原版一期完故事。《血鳳凰》是目前所見最早的 「奇俠司馬洛系列」故事,作者於文中也對司馬洛進行比較詳細的描寫介紹,因此在未有更多資料面世之前,大致上可把 《血鳳凰》視為 「奇俠司馬洛系列」的第一個故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幾天後,對我家人發生了難以忘懷的變故-養父被囚禁。我在新竹尖石過得還算不錯。這段時間,我在山上度過的日子充滿了自由與寧靜。隨著冬天的來臨,我們終於返回山下。這段意外讓我發現我原來還有一段隱藏的家世之謎。
Thumbnail
逃亡生活:第6個月 「這裡有沒有人曾經被軟禁過?」 飛機上的乘務員或電視上的藝人不會談論這樣的經歷。我想這個世界上經歷過軟禁的人並不多。但我被軟禁過。不過並不是捲入了犯罪,而只是母親要我待在房間裡而已。在COVID-19流行的將近30年前,我就已經自主軟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