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愛沙尼亞的免費公共交通工具

    愛沙尼亞 2013 年起在首都塔林推行免費公共通交工具的措施,只要登記成為塔林居民,就可以把身份證和乘車證(類似八達通/捷運卡)連結起來,免費搭乘塔林市內的公共交通工具。幾年後的 2018 年,愛沙尼亞政府甚至想把此舉推到全國,打算成為全球第一個推行免費公共交通工具的國家。
    夏天的輕鐵(還有故事的小黃花)
    冬天在雪中行駛的火車
    在塔林推行免費乘車計劃之前,社會上有聲音質疑此舉只是浪費稅金的舉動,但五年後塔林政府卻發現市收入比起推行免費乘車前更高,因有更多人登記成為塔林居民而貢獻了更多稅金給市政府。受惠的不只是中低收入階層出行花費減少,整座城市因為此計劃改善了市內塞車的問題,也有更多人出外用餐消費,尤其是外出喝酒——畢竟就不用擔心酒後不能開車的問題,以此帶動起整個城市的經濟。
    近年來塔林以外的愛沙尼亞居民也希望有免費的公共交通工具,某幾個歐洲城市像是巴黎也對提供免費公共交通工具很有興趣,當然這計劃不可能對所有地區適用,但對塔林來說至少是很成功的一個舉動。
    當然也有人不大欣賞此舉,有愛沙尼亞朋友堅持不在塔林登記住處,他的理由是希望交的稅金能付給他的出生地政府(愛沙尼亞西方的一個島)而非塔林政府,也因此寧願付錢乘車。對於整個國家的公共交通工具免費也有人表示悲觀,覺得總會有經濟下滑無法負擔的一天。
    但這也正是愛沙尼亞政府的特色,對於有爭議但無明顯缺點的措施都總能快速推行,對於一個小國來說,本來就沒甚麼好輸的,保持不變才是最差的決定。現在至少能看到愛沙尼亞靠各種富有創意的政策在國際間贏得不少名聲,讓這名不經傳的小國一躍成為高科技的代名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遇上愛沙尼亞」想分享作為少數族裔之一的華人在愛沙尼亞的科技業工作、創業的點滴,作為工作狂與歐洲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還有愛沙尼亞各種鮮為人知的生活、歷史、社交趣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