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變成了少數族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搬到愛沙尼亞的塔林一段時間,切身感受到作為少數族裔要面對的生活。

 

塔林雖說是首都,但除了古城區的遊客外,大部份的人口都是白色人種。愛沙尼亞位處歐盟和申根區內,塔林有大概一半的愛沙尼亞裔和一半俄裔居民。除了因為國境東邊和俄羅斯接壤,也是由於過去曾被蘇聯佔領過,當時的蘇聯政府曾把大批俄裔居民移居至愛沙尼亞。

 

連愛沙尼亞裔的同事也笑說塔林作為首都實在是毫不國際化。

 

對外國人的刻板印象

 

我的居所離古城區有點距離(只是走路十五分鐘而已,但在塔林也算遠),除了古城區和碼頭外幾乎沒有遊客。當我去超級市場添置日用品的時候,常會有年幼的孩子好奇地一直看著我,那可能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黑頭髮、黑眼睛、頭很大的亞洲人。如果去離塔林更遠一點的小鎮,連成年人也會盯著我看——因為那邊幾乎沒有外國人。

 

有一次搭乘 Uber 的時候,司機得知我不是遊客,就問我是否在 Skype 或 Transferwise 工作,因為這兩家國際大公司是塔林外國人的主要僱主,也是塔林人對外國人的基本印象(但我不在這兩家公司工作)。

 

有一次騎單車上班的路上,路邊有個青少年朝我大叫:「Go! Chinese! Go!」我沒理他,心裏暗想:「他其實無法分辨我是華裔、日本裔或韓裔吧?」跟愛沙尼亞同事分享這事的時候她不禁皺眉,還向我道歉:「這種教育真讓我們蒙羞。」

 

其實在世界任何地方也會有一小撮以不同標籤嘲笑其他人的人,也不能真的放在心上——只是我也學到我不應該再用「阿叉」(香港常用此稱呼南亞裔人士)一詞。

 

融入當地的障礙

 

塔林的常用語言是愛沙尼亞語和俄語,兩種語言我都不懂。大部份的時間還好,因為比較年青的店員都能講英語。但和小餅店的大嬸們溝通就只能比手劃腳,因為她們以前接受的是俄語教育,幾乎不會英語。有美國的同事沮喪地說在塔林用英語也常常無法溝通,但作為外來者,我覺得應該是我們的責任去學習愛沙尼亞語或俄語和他們溝通,我總不能也抱怨愛沙尼亞人不講中文。

 

愛沙尼亞人知道我不能講愛沙尼亞文,更甚的是他們也不肯定我這亞洲人能否講英文而卻步。

 

我有一次腳受了點傷,去醫院排隊檢查。不論是醫生或X光操作員剛見面第一句就是問我:「Do you speak English?」有另一次,腳踏車被盜,我到警局做筆錄,第一句被問到的也是「Do you understand English?」而且能感到他們知道我能講英語後有點鬆一口氣的感覺。

 

我和同事開玩笑說這也許能成為我學愛沙尼亞語的一個動力。

 

作為少數族裔,的確有時候會感到當地社區的疏離和種種不便,日常交流的對象也大多是同事或其他外國人,難以融入當地人的圈子。但易地而處,我身處主要群體的時候也沒怎麼為少數族群著想過,所以也更佩服香港那群很努力融入當地文化的少數族裔。

 

我現正在慢慢地學幾句簡單的愛沙尼亞語,而他們對我說「Hello」的時候我也盡量以「Tere」(愛沙尼亞語的問候詞)回應,我覺得這是作為外來者所能做到的最基本禮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冠諾的沙龍
11會員
6內容數
<p>「遇上愛沙尼亞」想分享作為少數族裔之一的華人在愛沙尼亞的科技業工作、創業的點滴,作為工作狂與歐洲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還有愛沙尼亞各種鮮為人知的生活、歷史、社交趣事。</p>
吳冠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5/26
你知道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居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都是免費的嗎?
Thumbnail
2018/05/26
你知道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居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都是免費的嗎?
Thumbnail
2018/02/03
<p>住在愛沙尼亞我甚麼都習慣,就是沒辦法融入這邊的早餐文化。</p>
Thumbnail
2018/02/03
<p>住在愛沙尼亞我甚麼都習慣,就是沒辦法融入這邊的早餐文化。</p>
Thumbnail
2018/01/14
<p>「讓你的孩子學英語吧,終有一天我們會自由的,英語會比俄語更有用,別放棄希望。」 </p>
Thumbnail
2018/01/14
<p>「讓你的孩子學英語吧,終有一天我們會自由的,英語會比俄語更有用,別放棄希望。」 </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透過與移工朋友分享美食、交流心得,我看見了他們對台灣的真實印象; 與一位泰國籍移工的深入交談後,我得知他對台灣的看法,引發我對移工需求的思考。 同時,我發現語言溝通是移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經驗讓我意識到他們不僅是勞動力一部分,更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Thumbnail
透過與移工朋友分享美食、交流心得,我看見了他們對台灣的真實印象; 與一位泰國籍移工的深入交談後,我得知他對台灣的看法,引發我對移工需求的思考。 同時,我發現語言溝通是移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經驗讓我意識到他們不僅是勞動力一部分,更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Thumbnail
早兩天在公務員食堂午膳後一家逛超級市場,等候電梯的沒有幾個人 ,我們一家都是最早排候的。有一個帶著口罩的婦人,在開電梯門的 那一瞬間,第一個衝進去。擠在最裡面,最奇葩的,抵達後開電梯門 ,她居然也是第一個衝出來。我跟太座保證,她一定是大陸人。因為 從前在香港,我已經跟太座嘮叨過無數次。 太座卻低聲說
Thumbnail
早兩天在公務員食堂午膳後一家逛超級市場,等候電梯的沒有幾個人 ,我們一家都是最早排候的。有一個帶著口罩的婦人,在開電梯門的 那一瞬間,第一個衝進去。擠在最裡面,最奇葩的,抵達後開電梯門 ,她居然也是第一個衝出來。我跟太座保證,她一定是大陸人。因為 從前在香港,我已經跟太座嘮叨過無數次。 太座卻低聲說
Thumbnail
說說我無法理解的一種人種。It is about a type of human pieces I do not understand.
Thumbnail
說說我無法理解的一種人種。It is about a type of human pieces I do not understand.
Thumbnail
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日,星期三。天氣:陰。 大約一個月前在臉書上看到焦點團體對象招募,多倫多大學一位助理教授(譯名方林)正針對『「反亞」種族歧視』進行社會研究。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英文組,一來想把自己的負面經驗化為間接的社會貢獻,二來想會會其他的參與者,聽聽他們的情況怎樣、又怎麼說。 下午三點一到,
Thumbnail
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日,星期三。天氣:陰。 大約一個月前在臉書上看到焦點團體對象招募,多倫多大學一位助理教授(譯名方林)正針對『「反亞」種族歧視』進行社會研究。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英文組,一來想把自己的負面經驗化為間接的社會貢獻,二來想會會其他的參與者,聽聽他們的情況怎樣、又怎麼說。 下午三點一到,
Thumbnail
與西方探索者不同,阿潑帶著「台灣的凝視」走進東亞各國。她被迫以「中國台灣省」的身份入境馬來西亞,卻在新加坡被邊境以「來了一個台灣人!」熱烈歡迎。帶著華人的臉孔走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公路上,在這幾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裡,發現「華人」身份的複雜,以及這些國家、普通的人民如何認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nail
與西方探索者不同,阿潑帶著「台灣的凝視」走進東亞各國。她被迫以「中國台灣省」的身份入境馬來西亞,卻在新加坡被邊境以「來了一個台灣人!」熱烈歡迎。帶著華人的臉孔走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公路上,在這幾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裡,發現「華人」身份的複雜,以及這些國家、普通的人民如何認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五月六日,星期一。 一個在本地長大的港台華人後裔同事把辦公室門關了,單獨對我說,不久前他在機場入境內廳工作時被一個心情不佳的白人無故咆哮,他打量四週無人,大聲回罵以壓制住對方。他還說,自己已經做好打架的準備,最好那人推他,到時有錄影監視成存堂供證。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五月六日,星期一。 一個在本地長大的港台華人後裔同事把辦公室門關了,單獨對我說,不久前他在機場入境內廳工作時被一個心情不佳的白人無故咆哮,他打量四週無人,大聲回罵以壓制住對方。他還說,自己已經做好打架的準備,最好那人推他,到時有錄影監視成存堂供證。
Thumbnail
在我們心中對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及新住民,是存在著是偏見還是歧視呢?
Thumbnail
在我們心中對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及新住民,是存在著是偏見還是歧視呢?
Thumbnail
在波羅的海三國,我遇見很多「一個人旅行」,故事各自精彩的他們。來自不同地方的我們,有緣成為短暫旅伴,並肩探索這座城市。一個人的旅行究竟不是一個人,出門總有機會結識到新朋友。波羅的海三國美景令人流連忘返,但我最懷念的,依舊是那些有各國旅人相伴的時刻。
Thumbnail
在波羅的海三國,我遇見很多「一個人旅行」,故事各自精彩的他們。來自不同地方的我們,有緣成為短暫旅伴,並肩探索這座城市。一個人的旅行究竟不是一個人,出門總有機會結識到新朋友。波羅的海三國美景令人流連忘返,但我最懷念的,依舊是那些有各國旅人相伴的時刻。
Thumbnail
光遇,讓我遇見了許多人,開拓了視野。  溫熱的蠟燭點開,在那灼灼燃燒的火光裡,你的容貌逐漸清晰。 Malaysia馬來西亞 華語圈?複雜的民族讓我好困惑 在光遇裡,目前亞洲人還是占大多數,甚至於在今年,我可以感受到華語圈的人數比去年有非常大的長進。 納茲:"我們使用哪種語言其實是取決於要上哪種學校"
Thumbnail
光遇,讓我遇見了許多人,開拓了視野。  溫熱的蠟燭點開,在那灼灼燃燒的火光裡,你的容貌逐漸清晰。 Malaysia馬來西亞 華語圈?複雜的民族讓我好困惑 在光遇裡,目前亞洲人還是占大多數,甚至於在今年,我可以感受到華語圈的人數比去年有非常大的長進。 納茲:"我們使用哪種語言其實是取決於要上哪種學校"
Thumbnail
有些人有國家,但沒有領土;有些人有領土,但沒有國家;有些人有領土也有國家意識,但不具備行使主權的能力。我的朋友來自加薩走廊,他們總是大聲說出自己國家的名字。
Thumbnail
有些人有國家,但沒有領土;有些人有領土,但沒有國家;有些人有領土也有國家意識,但不具備行使主權的能力。我的朋友來自加薩走廊,他們總是大聲說出自己國家的名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