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白話三遂平妖傳(二)—胡永兒大雪買炊餅  聖姑姑傳授玄女法

    圖/Shutterstock
    當晚胡員外、妻子張氏與永兒一家三口正在八角亭飲酒賞月,看門的僕人慌慌張張跑來通報:「員外,大事不妙了!」員外說:「怎麼回事?」僕人說:「中間的解庫起火了!」一家三口都大驚失色,走出亭外查看,果然是大火!
    一開始像螢光,在來是燈光,接著就像千根蠟燭那樣燒起來。員外對妻子和永兒說:「不要慌,就算燒光了,也不會下半輩子都變窮。」但是火焰隨風起舞,愈燒愈大,大家來不及救火,燒了一整晚。一家三口只能在八角亭稍作休息。等天亮時,大家去檢查典當庫,胡員外沒想到,前廳、後樓、過路….房間都被燒盡了,本來想指望金銀器皿,就算火災應該也會沒事,但是竟然也被燒光了,這下子,下半輩子的錢都沒法保留了,三餐不繼,起初向鄰居朋友要些食物、借點米糧,但是吃的、穿的都沒得用,想託人買空地,又沒人願買。去找認識的人,統統都說不在家,舊識也當成是沒看見。眼看冬天就要下大雪了,胡員外一家三口如何過冬呢?
    這是一場嚴酷的大雪,對有錢人來說,那是瑞雪交飛,桃梅鬥豔,群鳥紛飛的美景,但對於貧戶來說,瑞雪又怎樣?一個窮字就可以打倒人的生存意志了。
    喜歡雪的是有錢人,討厭雪的是窮人。這個原是超級有錢人的胡員外夫妻,一家三口由於無妄之災而燒光家財,住在破落的小院子裏面。三個人在下雪時守在爐邊取暖,連早餐都沒得吃。張氏用手指往胡員外頭上一指,他抬頭看見了,問道:「有事嗎?」張氏說:「怎會沒事?都下大雪了卻沒有米可吃,我跟你可以一起餓肚子,以前也這樣餓過來的。」接著她指向女兒:「可是永兒才十五歲,見過什麼?就要跟著一起挨餓!」
    胡員外說:「沒辦法,你想教我怎麼辦?」張氏道:「你是一家之主,外面才下雪,就算一日半日凍住了,也是要出去找吃的,難不成等我們一家三口餓死嗎?你趁今天出去,見一兩個認識的人,就算賺得三四百文錢回來,也可以過個幾天。」員外說:「我出去還有誰會見我?」
    張氏說:「你不出去,最後還不是要出去?」張氏逼得他不得不行動,他說:「我把腰帶繫緊一點。」員外這幾個月變得比之前更瘦了。他開了門,走了兩步,倒退三步,嘴裡說:「好冷啊!」劈面冷風如刀割,走沒幾步又被西北風吹得退回來,張氏卻把門給關上。胡員外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冒著風雪出家門。
    張氏跟女兒一起冷清地坐著,永兒說:「爹爹去借錢,不知道會怎樣?」又說:「娘,雪又大,風又冷,爹爹找誰借錢?」張氏道:「孩子啊,家中沒有錢,不讓你爹出去借,難道讓我出去借?好孩子,你去床頭邊拿幾文銅錢來,去買幾個炊餅當點心,等你爹回來。」
    永兒找到了八文錢,母親說:「你去買幾個炊餅回來,隨便吃幾個充飢。」永兒將衣襟拉上去蓋住頭,踏著雪走出院子。到大街賣炊餅處,她先跟賣餅的人打招呼,說道:「哥哥,我買七文銅錢的炊餅。」小販接過銅錢,看到女孩身上衣裳都是破洞。她只剩一文錢,順手把錢繫在衣帶上。
    小販用一片荷葉包住了炊餅給永兒,她接過來,照舊路走回家的時間已經是傍晚五點到七點之間,沿著屋簷避雪之時,有一位老婆婆從對面走來,拄著拐杖,胳臂上掛著一個籃子。那位婆婆彎腰駝背,白髮蒼蒼,看起來精神不濟、健康堪慮。原來是個乞丐婆,她瞅著永兒打了招呼,永兒也還了禮。
    乞丐婆問:「你買什麼呢?」永兒說:「我娘交代我去買炊餅。」那婆婆說道:「好孩子,我昨天沒吃晚餐,今天也沒吃早飯。你可以請我吃個炊餅嗎?」
    永兒沒有回答,心裡想:「我娘昨天也沒吃晚餐,今天沒吃早飯。這婆婆年紀大了,真是可憐!」於是她解開荷葉包,遞給婆婆一個炊餅。婆婆接在手裡,看著炊餅說:「好是好,但一個我吃不飽,何不全給我呢?」永兒說:「我不敢都給您,我家三口兩天都沒飯吃了,我娘叫我爹去借錢,只給我八文銅錢,叫我出門去買炊餅,大的給我娘吃,小的是我吃。因為看到婆婆討炊餅,我只能給您吃一個。」乞丐婆說:「你娘問起你炊餅怎麼少買了,你要怎麼說呢?」
    永兒說:「那我就說,我在路上肚子餓了,就先吃了一個。」
    婆婆說:「你真是個難得的孩子!我是鬧你的,我不餓,我不吃了,還給你。」
    永兒說:「是我要給婆婆吃的,為什麼要還我?」
    婆婆問道:「我只是想是試探試探你,你這片慈悲孝順的心真是難得。你識字嗎?」永兒說:「我認得一點。」婆婆又說:「好孩子,你真是跟我有緣!」她伸手去籃子裡面取出一個紫色的綢緞袋子,看著永兒說:「你收下這個袋子吧!」
    永兒接過袋子道:「婆婆,這是什麼東西?」乞丐婆回答:「這叫作『如意冊兒』」,有專屬用途。你可要收好了。要是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暗暗地喚聲『聖姑姑』,你就會知道字的意思。不要讓別人知道這件事。」永兒把小冊子收在懷裡,謝了婆婆,乞丐婆就離開了。
    永兒拿著炊餅到家,張氏便問:「你怎麼晚回家了呢?」
    永兒說:「娘,街上雪滑難行。」母女倆吃了大餅,沒多久,員外就回家了。張氏問:「你這半天見了誰?」員外說:「我見了你認識的舊識,他請我吃個酒飯,給我三百足錢。」張氏非常開心地對丈夫說:「你去弄些米、買個柴炭,過個兩三天再去別的地方借。」接著弄了些飯菜。晚上就寢時,永兒卻睡不著,她想著:「給我冊子的那位婆婆說,有急難時可以打開來看。如今沒飯吃,也是個急難,我去打開看看好了。」她慢慢地爬起來,穿上衣服,驚醒了母親,張氏問:「你要去哪裡?」
    永兒說:「我肚子痛,要去廁所。」下了床穿上鞋,就走到廚房,雪光如同白日,她取出懷中的袋子,抖一抖,抖出一本小冊子,這本小冊子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米飯不是問題,錢財垂手可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職業是催眠師、靈媒和算命師,在身心靈圈打滾十年以上,見識過許多神奇的事情,但本人並不覺得自己很神奇,抱持著好奇心和學習心去體驗這塵世光怪陸離卻又峰迴路轉的人生。寫作之於我除了招徠顧客外,也是自我反省的工具,咀嚼人生的一種方式。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Sad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