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8/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解讀資料原則:是否異常

國發會最新公布的(新版)景氣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是連5個月上升,不過,上個月公布的資料(舊版)是連續幾個月的下滑,景氣指標在這兩個月出現新舊版本所衡量的狀況不太一致,正常的推論邏輯,修正的版本應該是經過改良而更進步,更貼近真實的版本;對於投資人而言,不論新舊版的景氣指標,關注的是它與股市的關聯或指引意義,以過去的資料驗證,景氣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下滑達一定程度才會看到股市的修正,若這原則仍然成立,目前的景氣領先指標仍維持上升,股市就還沒有較大規模空頭修正的危險,不過技術面觀察的修正危機並未消失,或至少仍須時間整理。
下面是2007年8月~2018年7月的領先指標數據(來源:國發會景氣查詢網站),以過去10年來的資料看,去年以來的景氣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變化幅度相對是較小的,景氣相對穩定而沒有太大的變化,這是符合股市的表現,一年來的加權指數沒有太明顯的趨勢變化,但這有點違反過去的經驗常理或歷史現象,因為人類具有非理性的部分,情緒與貪念會驅動經濟與市場的波動及景氣的循環,而不容易長時間維持在一種穩定狀態,所以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是,穩定狀態並不牢靠,如中美貿易戰,或美元太強勢等等事件就具有破壞穩定的能力,今年以來的新興市場股市已經垮了許多國家,台股會不會因中美貿易戰影響而改變近一年來的穩定狀態?
股市裡解讀資料原則是與過去歷史比較,是否出現異常,不一樣的地方,就得思考為什麼?其中是否隱含甚麼風險?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