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這個週末要趕專欄個股文章,週報暫停一次,但近期市場交易邏輯明顯轉變,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說明一下目前我對市場的理解與個人操作。
請注意!以下內容均無任何買賣建議,請自行斟酌並承擔投資風險!
7月份各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不約而同出現萎縮:
其中美國製造業的新訂單指數從49.3降至47.4,連續第4個月呈現萎縮且跌幅擴大;生產指數也從48.5降至45.9,不僅創下疫情以來新低,六大製造產業的生產活動也均呈現萎縮。雇傭指數也從49.3大幅降至43.4,同時反映就業市場的惡化。
中國方面,除了代表中小企業的財新製造業PMI落入萎縮區間外,財新新聞稿指出新訂單指數首度出現下降,同時成品庫存增加,但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消費品類」的新訂單在7月份略有增加,企業信心度也有回升。
目前讓市場陷入恐慌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出現的明顯的「放緩」訊號。
有關注美國經濟或總體經濟的讀者應該了解,2022-2024年市場原本的運作邏輯是「壞消息等於好消息」或「好消息等於壞消息」,原因在於市場擔憂「過熱的經濟會刺激通膨與進一步升息」,在這個背景下,任何引導市場認為經濟強勁的數據與訊號,都會讓市場擔憂貨幣政策維持緊縮以及聯準會不願意儘快降息。
但要注意的是,經濟強勁絕非壞事,這也是美股2023-2024年大幅上漲的底氣,市場認為在強勁經濟實力的掩護下,美國有可能實現「軟著陸」,所以股市欣欣向榮。
然而隨著通膨持續放緩,聯準會終於對9月降息「開綠燈」,市場的論述轉為「降息太慢可能會造成經濟衰退」,此時市場不再擔憂通膨問題,轉而關注美國的經濟、消費與就業狀況,運作邏輯變成「壞消息等於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