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生活日常:選舉前夕的台南遊Day2

  非常敷衍的來到在台南的第二天,就用裹粉的虱目魚皮湯來做開場,已經忘記是哪間,不過我還滿不愛粉在魚肉上的口感,雖然很完整的保留了魚的滑順軟嫩,但也讓湯缺乏一股魚的甘甜,我想應該還是有人偏愛這種口味,只是我不是很尬意。
早餐時間
早餐時間
  不過不得不說,台南的小吃名不虛傳,即使是一碗不合口味的魚湯,我也願意給它七十分起打的分數,因為那只是我不喜歡,並不是不好吃,甚至有些只是跟當地別家的小吃相比「沒那麼好吃」而已。
  總之我們吃飽之後開始移動,太陽一亮得不像話。途中經過兩個建築,辛苦我弟等我找到好角度拍完才走,雖然陽光讓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拍了什麼XDDDDD
忘了這是什麼
興建中的台南美術館二館
  還沒蓋好的美術館二館明顯已經初具雛形,我個人覺得外型很美,很期待它完工後的樣子,連我弟都說很像地中海還是波西米亞什麼的(?),曾經在旅行社工作一段時間的我:「你想說的應該是希臘,圓頂式建築藍藍白白的那種。」我弟說對,那個很漂亮。
  接著就是我弟的「早安你好強迫推銷美食ㄛ」系列活動,我們騎到保安路上,延續昨晚進行到一半就被我強制中止的行程。第一站是「醇涎坊鍋燒意麵」,我弟說只要有朋友到台南,他一定會推薦對方這間店。我們到的時候才十一點快正午,人不是非常多,但點完以後人就坐滿了,我點了意麵,有跟店員說不要加蔥花,不過蔥實在是台灣食物的基本底料(?)、料理者的反射動作之一,無法強求……XD
加魚排的鍋燒意麵
  麵熱騰騰的一碗上來,說實話看不出什麼好壞,甚至沒有南部鍋燒意麵最熟悉的沙茶味,吃了以後會發現厲害的是湯,湯頭滋味鮮甜,喝起來非常清爽,要作為早餐來吃也完全沒有負擔。不過,意麵對我來說煮得有點太軟爛,而炸魚排的外皮缺乏裹粉的酥脆,咬下時給我炸物擺很久的那種韌軟口感,且在湯裡一下子就吸水軟掉,算是很明顯的敗筆。
  第二站原本我弟要帶我吃浮水魚羹,但剛好當天沒開,所以我們改去吃阿龍香腸熟肉,我一開始想說「哈?吃香腸喔……很膩欸」,沒想到這真的是憨人的想法,無知的我在吃到第一口的時候才發現超清爽的而且超好吃啊啊啊啊啊~~~~(回音)
當天點的
  點菜我完全沒插手,由我弟一手包辦,但每一種菜色包括香腸吃起來都清爽無負擔,而且超級新鮮、口感極佳,沾不沾店家提供的沾醬都很好吃,是我很確定離開台南後我會想念的東西,老實說我現在就在想了嗚嗚嗚嗚嗚。。・゚・(つд`゚)・゚・
  吃到這裡我覺得該吃點甜的了,我們就去了一間據說是觀光客愛店的地方,當然這是我後來問的時候我弟才跟我說的……我為什麼問呢,因為我吃完以後問他:這個東西根本不好吃又貴你為什麼要來這。
我已經忘了店名
  毫無防備的我點了薏仁杏仁豆腐,我弟點了紅豆杏仁豆腐,東西上來的時候賣相還不錯,是PO在instagram上會獲得好評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是,我很快的在我那碗杏仁豆腐裡發現了一隻螞蟻……的屍體。(。A。)
說不定我弟這碗也有,呵呵
還好我眼睛很利
  不過我也不是那麼計較的人只要不是蠕動的蟲都好說,所以弄掉螞蟻之後還是有挖來吃,啊丟金價系謀齁呷(真的是不好吃),不知道是不是我點錯,杏仁豆腐本身沒滋沒味,也缺乏杏仁的香氣,薏仁也像醬一樣,一坨在上面,導致整碗都很乾,難以入口。
  付帳出來整個覺得進了黑店,與其說因為貴所以不能接受,不如說如果這東西就是那麼難吃為何我要付錢……說再多都是累。(無誤字)
  隨後我們去繞了一圈五妃廟,據說因為是陰廟所以進去的人並不多,我也不知道這說的是真是假,不過環境相當清幽啊,順帶還冒出了台南有好多大榕樹的感想,覺得樹能被接納到這種程度很棒,又或者說是我們對於在這塊土地上原生的生命太過苛刻而導致的反差。
五妃廟
  關於廟的歷史我就不提了,這些東西在維基百科都能查到,可是還是要說一下,歷史古蹟的重視與否在台南真的十分有感,光看就知道了,歷史沒有一個故事是不值得的,而是我們值不值得擁有這些故事。
  才講這些,下一站我跟我弟去了網美打卡店……(*´∀`)~♥(膚淺)
人來人往D
  想當然耳這是我弟自己想去的,但我也覺得沒什麼關係,反正都可以試看看,而且限內用的草莓抹茶愛玉冰聽說是招牌,點了東西上來以後才發現事情大條。XD
還有金箔!
  瞧瞧,看起來超美的吧,不愧是打卡店,擺盤精美又虛華,而且還特意把主料跟冰分開,有一整組套餐的感覺,很精緻。但是呢人生就是有這個but。
中間上面那碗是芋泥◢▆▅▄▃崩╰(〒皿〒)╯潰▃▄▅▇◣
  沒錯……一整碗的芋泥。最尷尬的是我跟我弟都討厭芋頭,縱使它看起來綿密細緻、鬆鬆軟軟、汁多味美(?),也無法改變我倆都不吃芋頭的殘酷現實,何況還是味道被開發到最極致的泥狀……怕.jpg。
  總之我們把它交還回去,理由原本要說「吃不下」,但我弟在面對老闆時尷尬癌發作,對方問說「不吃芋頭嗎?」,他就點點頭交給了老闆,付帳時老闆免了我們芋泥的20元,真是不好意思,不是不好吃而是不敢吃啊。(つд⊂)
  至於草莓抹茶愛玉冰的味道,我必須說,那碗我們沒吃的芋泥可能是精華中的精華……
  經歷了關於甜點的不幸故事,勵精圖治決定展開廟宇取材之旅,嘿對,我這次的合本想寫台南特定的幾間廟宇,之所以會這麼迅速的決定要下台南,一部份也有這樣的因素存在,畢竟網路上能搜索到的知識遠不如實際體驗,雖然我是個虔誠(?)的無神論者,但不影響我使用各種信仰上的題材,應該說我對於人們為「信仰」所做的一切都很感興趣。
  我們的行程大概是這樣:大觀音亭→興濟宮→大天后宮,光是這三個點就花了不少時間,也深刻體會到在台南,彷彿所有神靈、偉人、古時文人都能在這個異聞帶被召喚出來、受肉為從者(肥宅思考)。那是一種很奇異的氛圍,眾生的願力讓信仰具有意義,讓廟宇被一座座的搭建起來,一塊塊的牌匾掛在橫樑上,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地懸掛,甚至層層疊疊。
照片太多聊表心意
  令我升起感慨的並非神祇的感召力,或其廟宇於政治上的正統地位,而是信眾的虔誠和信念,使得祂們的民望遠超任何實際意義上的領導者,超然於世,卻又慈悲為懷,與人世興衰緊密相繫。人的意志與思考真是最美也最惡的東西。
  走完這一趟,沒進孔廟(just懶),只去了對面逛一逛,倒也沒逛出什麼花來,聽我弟的意思是五六日才有在做生意,很好這很台南人。所以走一走就轉移陣地,去了臺南美術館。另外不是我要說,台南實在是個很適合外拍《文豪とアルケミスト》(文豪與鍊金術師)這個作品的地方,和洋折衷的風格超棒的。
大門的光線94這麼美
異常蝦趴的logo
  裡面展什麼我就不多說了,基本上也不是那塊料,我對藝術的想法,在前陣子去了台北美術館的《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而有一些觸動:只要感受到美,不解其因也無所謂,感受到了那就對了,當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也是可以,而不美的更要了解它為何存在、為何置身此處。而台南美術館的建築格局本身對我而言比展品還要迷人,我喜歡它的陳設所呈現出來的時空背景與意義,以及新舊建材之間的構成與整合,這些都是很好的故事。
採光超好
  離開美術館後跟我弟去了321巷,太無聊了無甚好說,我想我們可以迅速地跳到我弟健身回來之後的晚餐時間,當天吃鹹食的運氣都不錯,吃到有生以來覺得最好吃的鱔魚意麵,現在回想起來都要打滾。我非常喜歡鱔魚意麵,可能是因為口味甜甜酸酸,而且鱔魚的刺讓鱔魚吃起來並不麻煩,但在異地始終沒有吃到一家喜歡的鱔魚意麵,不知為何高雄的還特別難吃。(好)
  但是這家店的鱔魚意麵深深地命中我,跟我一樣第一次吃這間店的我弟也讚不絕口,我們點了兩碗鱔魚乾意麵、一盤炒花枝、一盤炒鱔魚,吃得超爽沒話想講。他們家的鱔魚意麵調味很棒,甜鹹適中,很有香氣,鱔魚本身也極有口感,麵條因為是拌麵所以偏軟,但麵的口味完全可以讓我忽視口感這件事,而生炒花枝讚到不行,炒出來的鑊氣又勁又香,花枝的嚼勁柔韌爽脆,連著酸甜的勾芡相當下飯。
好吃圖就要大(無理)
  吃完這攤我們意猶未盡地又到另一家店,是我弟無意間發掘出來的在地人口袋名單,只賣台南家常菜(?),我們點了魚皮湯、滷肉飯、烤肉、高麗菜和煎魚腸。
沒有魚腸是因為忘記拍
  總體來說真的是家常口味,不是說難吃,而是我弟點的菜我都不喜歡,烤肉和煎魚腸都讓我很擔心自己在吃致癌物(毛很多),但高麗菜炒得超好吃,鑊氣十足,新鮮爽脆,完全可以顯出炒菜技術,讓我好感直升,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嘗試其他菜色。
  第二天到這裡差不多結束,台南的早晚溫差很大,明明白天很熱,一入夜卻很快降溫,以至於我們騎車的時候不停靠夭,可是一停下來倒也還好,感覺頗奇妙的。   不管怎樣,台南給我的感覺非常的適宜人居,日常感很強,雖然前面一直提到廟宇,可是其實教會也很多,密集到我都有些匪夷所思,還在路上看到愛家公投的粉紅背心。X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