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公務員日常不日常 Day6:到底養了幾頭羊

「喂?你好,我要做……畜、畜禽調查,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電話接通的瞬間,我的結巴就開始了。「畜禽」的臺語怎麼說啊?調查表上的「鵪鶉」又要怎麼講?
不得已下,只好立刻切換中文模式,國臺語混雜著講,所幸對方知道我要問什麼。
畜禽調查每三個月做一次,調查所轄地區的畜牧場在養數量及出清量,讓政府可以掌握飼養狀況及未來市場出貨量。調查動物包括雞鴨鵝牛羊鹿(豬隻則是一年兩次的獨立調查),相對於我的不熟練,畜牧戶對於此一調查已經習以為常。
即使畜牧場需要經過登記程序才可以開始飼養,還是有一些畜牧戶因為各種因素而未登記,這時公所的調查就有其必要,以免疾病發生時成為防疫漏洞,並隨時輔導取得登記證。

「請問你現在養幾隻肉雞?多大了?」我問。
「一萬五,五『啾』。」對方操著臺語回答道。
「……什麼?」我愣住了。
「你聽不懂喔?」對方似笑非笑,等了我半秒,見我沒回應,大聲用國語說:「五『週』啦吼!」
……原來是臺語課啊,我還以為我已經出社會了呢。
「請問你那邊現在哺乳羊有幾隻?」我問。
「你是要問哺乳還是泌乳?」
咦?不一樣嗎?我感到茫然。雖然有先上過課,實際訪問時依然忘東忘西。
「一個喝奶、一個餵奶啊!」對方說,「反正我兩個數字都報給你啦,不用擔心。」
太感謝了。
「喂?你好,跟你做個養雞調查……」
「咦你是新來的嗎?住哪裡?是人妻了嗎?」等等,怎麼反被調查了?
「請問你現在養幾隻雞……」
「四千隻啦!」喀!我被掛電話了。
大哥我還沒問完啊!

好不容易完成了所有飼養戶的調查作業,我自信滿滿的將資料輸入系統,報送給市府。隔了兩天,收到退件信。
「XX公所您好,有關本次畜禽調查結果,請重新審閱資料後再行報送……」
信中條列了許多項,問題包含泌乳羊與乾乳羊數量不合理、某場死亡數量過高等等。可是這些數量都是畜牧戶報給我的啊!
「請問什麼叫做『本季無屠宰數,未產女羊卻減少,不合理請查明』?」我不解的打去市府詢問該承辦。
「因為未產女羊會變成泌乳羊,泌乳羊卻不會變回未產女羊啊!可是你這場的泌乳羊數量不變、未產女羊數量卻減少了。」對方很認真的跟我解釋。
原來如此,完全不懂。
「有時候女羊懷孕後期會泌乳,畜牧戶可能誤歸啦!你再確認一下……」
畜牧戶是否確實提供正確數據、分類方法是否一致,都是造成數字怪異的原因。家畜的數量一隻出生、一隻死亡都會算的非常清楚,一旦數量不合理,就會被抓出來更正。
來來回回問了幾次,我才勉強搞懂其中邏輯。儘管到了下一季,還是被退件,已然成為某種日常。
跟這堆神秘的數字奮戰,或許也是一種樂趣吧。

做到第三次調查時,也意味我已經上班超過半年了,如今的我多少已經掌握調查的節奏,問問題不再那麼卡頓。有的名詞,我甚至只會用臺語敘述。
「喂?我這裡公所啦!你現在還在吃奶的有幾頭?」
「跟你做個養雞調查,上次那批雞出掉了吼?什麼時候要再進?」
「這次數量跟上次一樣嗎?是不是最近蛋生的比較少?」
數量邏輯問題依然困擾著我,但是每季的調查已經成為我最喜歡的業務之一。
大多數畜牧戶都相當開朗,每次聊天都相當愉快。之前掛我電話的飼養戶,現在也願意和我多聊兩句。
本年度第四季(10-12月)的調查在即,這次會有什麼樣的對話與火花,我非常期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