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整起衝突事件,其實我們可以歸結出幾個重點,首先就是再小的邊界衝突都可以無限上綱上線,演變成臨戰邊緣的危機,只要中國共產黨政府內部有需要,就會進行軍事與輿論的動員。因此認為不要挑釁中國,就可以維持穩定的關係,其實是個很錯誤的看法,因為關鍵不在於有沒有衝突,而是在於中國共產黨政府需不需要這場衝突。當中國共產黨政府需要這場衝突,竟然可以在毫無戰略與戰術價值的珍寶島,挑起一場幾乎釀成核子大戰的事件,完全不顧中國社會是否能承受這樣的戰爭動員。因此戰略地位更為重要百倍的東海或南海爭議海域,甚至是台灣海峽,都十分可能在中國政府未來有需要時,變成衝突地區。
其次是在衝突發生以後,中國政府毫無理性的外交處理方式,讓人十分困惑,但只要對照中國內部的情勢,就可以知道在文化大革命的鬥爭氛圍下,中國的外交官員們為了自保,根本沒有執行理性政策的空間。對照中國外交官們在二○一八年亞太經合會上的狂妄表現,近日與瑞典、英國、加拿大等國爆發根本不必要的外交衝突,都可以看出中國外交官員們現在這種對外寧可先採取強硬立場,而不願意溝通妥協的強硬態度,而這很可能是因為近年來習近平以肅貪為名,極力整肅異己有關。再加上目前中國國內民族主義高漲,外交官們會選擇自保不出錯,而使對外政策沒有任何理性溫和的空間。但這樣的情況已使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處境變的更為艱難,這從貿易戰一開始時,美國的盟邦們從不太支持美國,到最後紛紛倒戈批評中國,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