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文具控也不失極簡情懷,讓文青氣息吹入簡單生活
方格精選

身為文具控也不失極簡情懷,讓文青氣息吹入簡單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文具控也會有極簡主義者嗎?」

raw-image

通常會這樣問的朋友,他可能有以下幾個想法:

(1) 認為文具控的「文具應該很多」,而極簡主義者的物品通常「很少」,因此不太可能會有極簡主義者是文具控的情況吧!

其實,極簡不等於「少」,極簡代表「了解自己」


(2) 自己很喜歡文具,但是又很想極簡,因此陷入兩難。

其實,兩者並不衝突
raw-image

事實上,不論物品數量多寡,不論是否為極簡主義者,只要物品能夠「幫助到我們」,或是「帶給我們快樂」,都值得讓這些美好的物品圍繞在我們身邊,不是嗎?

極簡主義者通常都會刻意去意識到自己「持有物品的需求及目的」!
raw-image

如果一個人很喜歡寫手帳,或是喜歡設計卡片等等,那麼他可能就會擁有很多文具用品,例如各色色筆、色卡、紙膠帶、印章等等,讓自己可以享受個人專屬的熱情時光。

而極簡主義者會為了讓自己能更好好地享受這段美好時光(目的),於是刻意減少其他雜事、雜物、雜音(手段),讓自己可以更加專心在自己最在意的事物上。

例如為了在書房專心寫手帳,且為了讓書房更開闊、讓靈感更容易進入腦中,原本放在書房買了5年一共就用了10分鐘的跑步機可能就會被斷捨離,而與手帳無關、甚至會干擾自己手帳時光的物品可能就會被移動至書房之外。

raw-image
自己的需求/目的」(例如寫手帳很開心)」決定了「物品取捨/配置」(例如書房放置許多喜歡的文具,但移除非手帳相關物品)。

這就是為什麼B&W總是喜歡分享「極簡就是認識自己」,思考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目的,才會知道怎麼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所以,比起回答「文具控也會有極簡主義者嗎?」,我們其實可以探討和釐清的是「自己持有文具的目的」,然後好好地把它們安置在我們身邊!因此我們並不需要刻意斷捨離文具用品喔!

每個人持有文具的目的都不同,你可以回想一下當初購買這些文具時你的考量是什麼。

「你為什麼買它?」


「因為家裡的筆已經沒水了,因此要補充?」

「因為這支筆看起來很美,所以就買了?」

「因為很喜歡寫手帳,所以買了各種手帳專用色筆?」


我們持有文具可能有以下幾個「目的」:

raw-image

1. 工作使用

可能是因為上班時會需要使用到,例如開會做記錄,或是與客戶洽談業務時,需要使用到筆記本向客戶解說產品使用方法,或是在思考企劃時,需要透過紙筆幫助整理思緒等等。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哪些工作情境」會使用到「哪些文具」,思考地愈清楚,你的文具愈能夠在對的時間和場合幫助到你,工作效能提升也是可以預期的啦!

2. 興趣使用

例如有些人喜歡寫手帳、寫日記、製作卡片、畫畫等,這些興趣能讓自己進入心流、可以讓自己充電、可以提振個人士氣、可以讓心情高漲,這些都是很棒的成效和體驗,所以當然要好好運用這些物品達到這些美好目的囉!

如果你持有文具是為了興趣,那麼你便可以好好規劃、排程一下自己的興趣時光、興趣空間,如果有其他干擾你享受興趣時光的人事物,就想辦法排除或調整吧!

如果你發現自己可能不想改變或整理,代表這些興趣可能也未必是你真心喜歡的,那也沒關係,代表你有機會可以重新再去嘗試和發現其他新的有趣事物囉!

3. 收藏使用

如果你只是單純覺得這些文具很美、很想買回家好好欣賞,那也很棒!我們可以將它們展示出來、放置在我們平常視線所及的地方,利用它們妝點自己喜歡的空間,讓自己每天可以被這些美好物品療癒、治癒。

最不推薦的做法就是將它們放在角落深處,最後遺忘了它們喔!


釐清目的之後,我們就可以來思考如何「安置」這些文具,讓它們發揮「對我們而言」最大的價值!

你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屬於「右腦型人」或是「左腦型人」。

raw-image

【右腦型人】

右腦型人的特性是直覺靈敏、感性、富有創造力、可一心多用、善於進行整體觀察、不擅長做每天固定的事情、空間感強等。

這類型的人較適合將物品設置在「看得到的地方」及「伸手就能拿取」的地方,因為「看得到最直覺」、「放回去很輕鬆」,所以不容易忘記如何收納回去,B&W建議的定位方式有二:

(1) 桌面處

文具多體積小,可使用「直立式」的收納筒直立於桌面,請根據「你認為好抽取」的位置定位你的文具。

如果你的文具較多,你可以鉛筆一筒、色筆一筒、剪刀美工刀一筒,按照不同品項分門別類,並盡量選擇材質風格一致的收納用品,以達到視覺上的美觀。

筆記、手帳類的用品也建議「直立式」定位,目的也是易於拿取、一目瞭然。

圖片來源:MUJI

圖片來源:MUJI

(2) 開放式書櫃的中層

若你希望書桌淨空或保持一定空間,文具區也能設置在書櫃區,由於文具體積較小,因此較適合定位放在層櫃中的中層,與視線平行處,也比較容易取得。

圖片來源:MUJI

圖片來源:MUJI

【左腦型人】

左腦型人的特性是分析力強、理性、擅長管理日常工作、日程、有毅力、善於關注細節、語言能力強等。

這類型的人適合的收納及定位方式必須「有條理、有邏輯」,而且盡可能完美地藏身於櫃內,讓桌面呈現「淨空的美感」。

文具可以使用具有「分隔板」功能的收納用品,放置在抽屜當中。

書桌的每一格抽屜應獨立配置不同的功能,例如書桌若有三格抽屜則可以依序配置小型文具區、畫具區及手帳本區,讓各個功能清楚分明、條理。

圖片來源:MUJI

圖片來源:MUJI

請記住,物品的存在都是「為了你」!不覺得有一個為自己而生、而存在的對象很令人興奮嗎?XD

物品那麼盡心盡力地為我們奉獻,因此它們也值得好好地被我們對待!

raw-image

文章重點小結:

  1. 極簡主義者不是東西少,而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文具控也可以是極簡主義者。
  2. 先思考「自己持有文具的需求/目的」再決定「物品取捨/配置」。
  3. 持有文具的目的有三:工作使用、興趣使用、收藏使用
  4. 右腦型人適合將物品設置在「看得到、好拿取」的地方,如桌面、書櫃中層。
  5. 左腦型人適合的收納方式必須「有條理、有邏輯」,如具分隔板之書桌抽屜。


你的下一步:

  • 如果你有文具,來思考一下你持有文具的目的或需求吧!
  • 確認自己是右腦型人還是左腦型人吧!
  • 如果你也是文具控,歡迎分享這篇文章,讓朋友了解你持有文具為的是「工作用」、「興趣用」,還是「收藏用」的目的吧!
布蘭達&維尼的個人網站
布蘭達&維尼的線上課程

PS. 由於我們目前想要專注在內容創造上,因此已不再開課、演講,若有需要系統學習的朋友,請參考以上線上課程喔!

avatar-img
極簡人的家
38.8K會員
686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極簡生活雖說不以數量作為標準,但對我來說,偶爾往包包裡面瞧瞧,算算裡面的物品有幾件,是一個古怪的嗜好,也是容易獲得的樂事。 平時生活應該還算單純,不是泡在隔著螢幕的虛擬世界內,與遠在天邊、不曾謀面的網友們交流,就是浸在隔著時間長河的書本裡,與古今中外、心有靈犀的文友們淘心。 我不擅於與人面對
我們在很多說書的影片裡面,跟大家分享了許多人類會有的各種錯覺、人類其實不太會判斷一件事物的真正價值,有時候不太重要的事物反而會誤以為很重要。 所以我們就整理了6個斷捨離的判斷新標準,幫助大家判斷你所擁有的物品或是難以割捨的物品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重要! 1. 如果用等值金額現金跟你買那個物品,而你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也想過,為什麼把房間弄亂很容易,但把房間變整齊卻很難?為什麼不是一樣容易或是一樣難呢? 以前我們一直有這樣的疑問,直到看了電影「天能」之後,終於找到了可能的答案! 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究竟從「天能」中學習到了什麼事! 1. 在「熵增」的世界中,不整理就會亂! 在天能的電影中,
極簡生活雖說不以數量作為標準,但對我來說,偶爾往包包裡面瞧瞧,算算裡面的物品有幾件,是一個古怪的嗜好,也是容易獲得的樂事。 平時生活應該還算單純,不是泡在隔著螢幕的虛擬世界內,與遠在天邊、不曾謀面的網友們交流,就是浸在隔著時間長河的書本裡,與古今中外、心有靈犀的文友們淘心。 我不擅於與人面對
我們在很多說書的影片裡面,跟大家分享了許多人類會有的各種錯覺、人類其實不太會判斷一件事物的真正價值,有時候不太重要的事物反而會誤以為很重要。 所以我們就整理了6個斷捨離的判斷新標準,幫助大家判斷你所擁有的物品或是難以割捨的物品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重要! 1. 如果用等值金額現金跟你買那個物品,而你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也想過,為什麼把房間弄亂很容易,但把房間變整齊卻很難?為什麼不是一樣容易或是一樣難呢? 以前我們一直有這樣的疑問,直到看了電影「天能」之後,終於找到了可能的答案! 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究竟從「天能」中學習到了什麼事! 1. 在「熵增」的世界中,不整理就會亂! 在天能的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