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問題擴大到所有台灣的大學生,實習所代表的是甚麼呢?
學習新知? 擴展人脈? 賺錢? 感受世間冷暖?
對於建築系的學生,大家也許會說,是去了解業界怎麼操作建築,如何社交,如何跑流程,但真實的情況是,舒緩前三年被設計綁架的腦袋,並且作為畢業設計前的沉澱,可以的話,花點時間思考畢業之後的計畫,順便在實習期間尋找機會。
大四上學期,和大部分的學生一樣,認為尋找實習地點固然重要,但顯然程度不及手上的設計,拖著拖著,就來到了期中後,終於願意坐下來好好研究相關資訊,接著最核心的問題出現:「要選擇怎麼樣的地點去實習呢?」
除了實習地點本身的性質外,要考慮的還有交通、薪水、個人喜好等問題,我在新北和台北諮詢了幾間事務所,甚至還寄了EMAIL到上海(在此建議有心想往海外實習的各位,請盡早行動),然而那幾乎是一瞬間的事, 在苦苦等待各公司回應的同時,接到一位曾在大二帶過我設計的建築師訊息,詢問是否有意願到他事務所實習,也許是當時正處於設計爆炸階段,巴不得趕快把這事兒結束掉,地點就在板橋車站對面,作為中壢人,搭火車通勤並沒有想像中麻煩,我就傳了自己的作品集給老師,實習就這麼定了。
那是間位於舊街屋二樓的辦公室,低調的連招牌也沒有,爬上挑戰法規極限的樓梯,面對的是全然不同於建築外觀光景,仿真草皮圍塑了穿脫鞋的小空間,以中灰色的地毯與塑木書櫃作為背景,六張辦公桌矩陣式的排列著,桌上堆疊的資料暗示著同事們的心聲,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組設備都附帶了兩個螢幕,在驚喜之餘,想想也是理所當然。
坐在隔壁的同事A(以下稱為輝哥),頭髮中分蓬鬆,留著個性的小鬍子,身上淡淡的菸草味,在加上時不時神來一筆的黃槍,這種既視感讓人不經想問他: 「有沒有興趣來金大教設計呢 ?」 輝哥是主要在指導我關於事務所相關工作的前輩,記得我接觸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位於宜蘭的動物醫院設計,作為前一個世代的建築人,軟體還未如此多元,輝哥專精於CAD的程度令人驚豔,無論多繁複的指令,在他的鍵盤上彷彿都只有一次敲擊的聲響,第一次看的ESC鍵被按到歪掉的樣子(真的,是直接整個爆出來然後垂向一邊)。 以至於此,我的工作也就變成了把畫好的圖面製作成3D模型,接著推敲量體與立面方案,這也是讓我感受到最有壓力的部分,與在學校不同,基本上可沒有時間猶豫,壓榨自己原本就不太多的美感擠出一系列方案,著實燒腦,想當然這些方案非常有可能被建築師打槍,就算一切順利,最終的大魔王還有業主呢。
事務所也時常有許多的外務,從簡單的郵局寄件,到耗時耗腦跑照,這些工作不意外也大多落到了公司唯一的男性青年(...就是我) 身上,但其實也沒有想像的那麼糟,市區的地下道網路發達,前往新北市政府和郵局基本都暢行無阻,還能避開豔陽豪雨;記得有一次前往某大學辦事,還偷偷跟老同學喝了杯咖啡。 在來來去去的過程中真正印象深刻的是在市政府建管處,比照一般行政機關的服務櫃檯,總是人來人往的一刻不得閒,對於新手來說最困難的就是搞清楚「我是來做甚麼的?」、「要準備些甚麼?」、「要到哪個櫃台?」,還要適時讓忙碌的工作人員記得你的存在( 公務人員也辛苦了),有時也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一卡就是半個小時過去了,在完成種種任務之後,伴隨而來的顯然不是成就感,而是疲倦感。 因此,下班後所期待的,是一個自由且完整的休息時間,與朋友吃頓消夜,看看閒書,打場電動,準時睡覺;當自己每天早晨出門看見魚貫來往的高中生,才驚覺現在的生活是多麼規律(相較於在學校....你懂的),同時也讓我好奇,公司的各位平常都有哪些娛樂呢?
...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