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SHU-avatar-img

IAN SHU

24 位追蹤者
利用觀察,論述,幻想來做設計,然而真正將建築呈現出來的是畫筆,是滑鼠,是手上的工具,嘗試各種不同的工具展現更為細膩的設計內容,不亦悅乎。不定時將分享於建築設計過程中的軟硬體心得。
avatar-img
24會員
0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倒數第15週 寒假,在解除高壓忙碌的狀態,步調鬆懈下來之後,身體就開始各種抗議,那麼喝杯茶暖個身子,聊聊最新進度與期末評圖。
Thumbnail
哈哈哈哈哈哈。最後一張作為老師看來是很療癒沒錯。
學期第9週 一陣子不見,首先來更新一下進度,議題的主軸將定位在思考現有長照系統的轉型與機能複合化,Program框架大致已經確定,將分為商業市集活動與安養養護空間兩個部分,而中間的過度介面預計將會是設計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太貴了不行這不就是標籤嗎(拍桌)?
開學第三週 選組完後,畢業設計正如火如荼的展開,這次配合系刊大五專題,來聊點輕鬆的,關於作品集和畢設選組事宜。
Thumbnail
『「你過去做了些什麼?」,「你之後想做些什麼?」』今天的訪談剛好也用一樣的方式形容這2者。🤘
開學前1週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發展有一定的模式,在亞洲,血緣的凝聚力尤其高,「家庭」是推動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之一;然而人口結構的變化,雖然不是不可預期,但是卻迅速而且沉默。
Thumbnail
所以要蓋什麼呢? 空間需求會是決勝關鍵了。
開學前3週 自上回提到自己所希望的設計方向,我開始認真思考了未來這件事,從科幻片到現有都更,各式各樣的想法呈現發散式的延伸,讓人有些苦惱,直到我看了兩本書,《未來年表》(究竟出版),《未來地圖》(天下出版)
Thumbnail
我覺得,如果要串起來,就是要有一個清楚定義的空間需求了。清楚定義這個形容詞聽起來嚇人,但是能夠清楚定義其實就是不斷的嘗試配方後的結果,也就是說,你得開始擬空間需求了,要有什麼樣的睡覺的地方?那個睡覺的地方旁邊會有哪些設施或空間?住戶們會聚在哪裡?大家見面的地方有什麼?旁邊又有哪些空間?為了要把這些釐清,泡泡圖有個概念,你就必須更仔細地閱讀資料,好找出之前讀書時忽略掉的蛛絲馬跡。 案例當然也是,為了確認,你自然會大量的略覽平面圖(而不是看唬爛來的照片)。 資料是找不完也讀不完的,怎麼有效的找以及讀資料,就必須要靠著一個讓空間需求越來越清楚的工作程序來順便找與看資料。不然可以找一輩子,考慮一輩子(但是畢業設計只有一年)喔。
開學前6週 大量且快速地翻閱各種書籍文章,在現階段除了彌補那些躊躇不前的空虛感,同時能透過樹狀圖,慢慢找到可行的主題。而這的確也有所幫助,我開始投入兩件事情的調查。
Thumbnail
開學前 8 週/ 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大學各個階段,都曾幻想過自己的畢業設計該是甚麼樣子,然而當它真的來臨,腦袋突然就又空了,確切來說,是被繁雜的準備工作震懾住了.....
Thumbnail
約莫是大二最後一個課題開始,拋棄了手上的工程筆,嘗試利用數位軟體輔助設計的進行,如今無倫是應付學業,實習工作,玩攝影畫插圖,都離不開電腦,製圖桌也就此被封印。
Thumbnail
關於唸建築到底要需要在四到五年間學到甚麼,或許去翻一翻各校的課綱能明白點甚麼,但相信很多人還是新生的時候就這麼做過了,顯然沒有這麼容易......
Thumbnail
這一篇會列入教材(心理輔導教材),給升大二的學生看過。請好好期待暴增的閱讀量。
若將問題擴大到所有台灣的大學生,實習所代表的是甚麼呢? 學習新知?    擴展人脈?    賺錢?    感受世間冷暖? 對於建築系的學生,大家也許會說,是去了解業界怎麼操作建築,如何社交,如何跑流程,但真實的情況是......
Thumbnail
這位不知道哪間學校的建築系學生在去年實習的,這是他的經驗 https://medium.com/@ch976246/21歲的建築系學生-f7297469ed7b 剛好看到。 只能說建築實習在台灣仍然沒有任合制度性的規範或守則,也不過就是最近大家突然覺得重要了,就要求了。但實習的目的到底何在?坦白說似乎也只能摸摸頭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