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亞洲人與白人(高加索人)皮膚的「痤瘡-患病率」類似──但是亞洲皮膚,惡化出現「痘痘」的比例高;白人皮膚,卻是「粉刺」更常見...?
一般常言的痘痘或青春痘,其正式名稱為「痤瘡(Acne)」──其中「非發炎性痤瘡」就是「粉刺」,正式名為「粉刺性痤瘡(Comedonal Acne)」;而「痘痘」則為「發炎性痤瘡(Inflammatory Acne)」,包含有不同類型:丘疹(papules)、膿皰(pustules)、囊腫(cysts)、結節(nodules)等。
一項大型洲際流行病學研究報告指出「不同地理區域之間的臨床痤瘡患病率相似」──高加索人群(白人)為24%,亞洲人群為30%,印度大陸女性為23%。
為何如此?──痤瘡症狀惡化與空污的聯繫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皮膚問題與暴露於空氣污染物(如: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臭氧和懸浮微粒PM2.5、PM10......等)有關。
所以相比於歐洲地區,亞洲的皮膚更容易「粉刺發炎→痘痘」的現象──有可能與空污的嚴重程度相關。(參下圖:亞洲區空污比較嚴重,更容易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
痤瘡,可視為皮膚的一種炎症疾病──四大成因:
1.毛孔阻塞:
毛孔角質化異常,過多的角質,造成毛孔開口縮小或封閉,使皮脂淤積在毛孔中。
2.皮脂分泌過多:
皮脂腺受賀爾蒙、藥物......等因素影響,大量產生皮脂無法及時排出,累積毛孔內,形成粉刺。
3.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孳生:
痤瘡桿菌是人體皮膚正常菌叢之一,能以皮脂為生長養分,喜好缺氧環境。
因此當毛孔內過多的皮脂,造成封閉(缺氧)環境,加上更多的食物(皮脂)存在下,痤瘡桿菌便大量繁殖起來。
4.發炎:
痤瘡桿菌生長時的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丙酸等)、或死亡的細菌碎片(細胞壁肽聚醣、脂多醣、蛋白質或 DNA 等),皆屬外來異物(抗原)會引起免疫系統反應,產生發炎現象(紅、腫、熱、痛),導致痘痘症狀出現。而發炎反應嚴重者,癒後可能殘留痘斑或痘疤等問題。
外在污染→加劇「痤瘡-4大成因」影響程度(惡化)
例如: - 污染物導致皮膚自由基ROS增加──ROS傷害DNA、脂質或蛋白質/酵素.....等生化分子,造成生理異常,使角質無法正常代謝、使發炎反應加重、或刺激更多黑色素生成......等。
- 皮脂組成中的角鯊烯(佔10-15%)被污染物氧化形成Sq-OOH──刺激引發發炎反應,並具有致粉刺性,更會使皮脂脂質硬化,容易損壞毛囊管壁結構。(參→抗污保養-新指標「角鯊烯」告訴你:遭受多少「外在環境」傷害? [20%理論系列])
- 污染物致使皮膚微生物生態失衡──痤瘡桿菌或伺機性病菌異常增生,加重免疫系統負擔。
- 皮膚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如維生素C、E等被污染物消耗──進一步削弱皮膚的防護能力。
MSMF觀點:
粉刺/痘痘vs污染環境──對策
雖然目前還沒有強有力的實驗證據,可以為污染環境中的痘痘肌膚護理,提供明確的建議──如:用哪種保養方法?就能改善什麼樣的粉刺/痘痘狀況──畢竟,環境中污染物極為複雜,不同成分間又有複數以上的交互反應作用。且皮膚暴露污染環境中的模式,亦會有影響。更別說不同個體間,皮膚遭受外在刺激後的生化反應表現,肯定大不相同。
所以,除了有待更多的研究來釐清「粉刺/痘痘vs污染」的關係外。
對於痘痘(粉刺)問題肌膚者來說──保養的中心思想應該著重於「皮膚的天然屏障功能」的維護──做好防曬,防止外在污染物侵入,避免更進一步激發炎症反應,使痤瘡問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