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我們都是移動中的《空間物種》

認識培瑞克是個意外,在博客來書單出現,覺得好奇便問問好友Y,他說是很值得讀的一本著作,於是ExLAB為這本書開了兩場讀書會:2019/3/24與5/11。
第一次看文章,覺得培瑞克文字書寫非常跳躍,像看一場馬戲團高空彈跳,沒有限制在紙上、在文句間舞動,表演著。
新奇感十足,感性的喜歡他文字的淘氣,欣賞他用字在表演像一場遊戲,卻不知道讀一半的我,究竟要從何討論起…
幸運的,參加譯者許綺玲教授談培瑞克的兩場活動,透過她對培瑞克的理解,讓人很難不愛培瑞克。(細節不在此描述)
她從培瑞克文本中,認為培瑞克提出四大探問:自傳性、說故事、文字實驗與遊戲、社會學關懷。從中理解培瑞克原來是這樣思考,即使是自傳書寫,他的自傳性質是從自身記憶到大眾共同記憶,在虛實之間建構的文字世界,非一般自溺型作者。
對培瑞克的初步認識,也因此而有了創作的新想法。十分感激這些相遇…
從空間物種中,我們可以看到培瑞克藉由最小單位談到整個世界,每一次的展開,都以不同文字形式進行,同時共同點是培瑞克會將這個場域描述,用盡一切可能性,直到再也說不出話來。這個描寫的手法,豈不讓人聯想起卡爾維諾:攝影師的冒險?(困難的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6917
攝影師的冒險:一個攝影師需要透過各種可能性各種手段,瘋狂到時時刻刻的拍,只能這樣用盡一切可能,直到再也沒有新的可能,那樣一來,拍照的本質/攝影師的存在意義,也許就能被顯露出來。
你,會用多少方法拍照呢?你有試著去理解攝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空間物種,是一場空間移動的冒險!
在不斷地移動之下,我突然明白,空間不是那些在彼方的場所;空間是時間形成的,是人所在之處。
"我在哪裡,空間就在哪裡。"
一如培瑞克文中所說的:『何處是家,何處不是家。』
註: 卡爾維諾與培瑞克皆是「Oulipo」成員。
「Oulipo」文學團體「烏力波潛能文學工坊」是1960年代的法國文學運動。
培瑞克與貓
ExLAB 攝影實驗室 http://atexlab.blogspot.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