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物種》談空間沒有性質差異只有程度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封面設計:王志弘

封面設計:王志弘



  本書為法國小說家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應任職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的建築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1932-2018)之邀所撰,為作者閱讀空間的紀錄。此閱讀空間非一般認為的用視覺、觸覺等知覺體驗的閱讀,而是透過文字、紙張的限制,由小空間閱讀至大空間;紙頁、床、臥室/房間、公寓(門、樓梯、牆)、樓房/建築物、街道、社區、城市、鄉下、國家、歐洲、世界、空間。重新思考何謂空間?空間是連續的嗎?是均質的嗎?空間(擴延)在物性之外,作為人們參與其中的虛擬(在時間中綿延)混合物,空間具有普遍性的本質嗎?


  培瑞克認為空間並非連綿不斷,也不是無邊無涯,也非均質,且不各向同性(或稱等性,與方向無關的屬性)。筆者認為,空間非連續的原因在於,空間是物,可被區分及分段(如培瑞克將搬家搬出、搬入的運動分解),僅有程度上(degree)的差異而無性質上(kind)的差異。如桌上保溫瓶佔有的空間與茶杯所佔有的空間,僅有大小的程度差異,而無性質差異。又因為人們擁有受注意力、興趣、偏好等所形成、壓縮影像(image)的記憶,故空間亦非均質的。其對立的是時間,即連續、不可被區分及分段、具性質上差異的綿延(duration)。本書便由小空間至大空間,閱讀、談論空間的程度(大小)差異。

raw-image



  從紙頁空間的文字出發,思考何謂文字的空間?培瑞克先透過空間造詞的方式;什麼空、什麼間、空什麼、間什麼,試圖畫出「空間」作為符號意義的界線。因為空間並非實體的物,而是抽象的物,故僅有可能透過黑格爾辯證法的否定性接近、限縮其範圍,而無法直接指涉空間本身。如同我們說何謂藝術時,比起說藝術「是」什麼,更容易說的是藝術「不是」什麼。而文字在紙上的空間,有上下左右前後之分。除了可讀符號背後的意義,亦可讀符號本身及符號與符號、符號與紙的關係。


  從紙走到了床,走到這個伴度人生1/3時間的空間。床宛如一座島嶼,一座只屬於我的島嶼,在這身體所需最小、最基本的空間上。透過夢境的虛擬性,讓床反而成為最自由、最具創造可能性的空間。起床後來到臥室,來到最熟悉、最私密的空間,唯有從認同自身的臥室開始,才有認同地方、屬於地方的可能。接著打開房門,來到了各式功能性的空間(如廚房、浴室、玄關、餐廳、客廳等),來到那些以晝夜、順序為周期運作的空間。然而,沒有人會依照建築師或都市規劃者規劃的方式一板一眼的過日子。水至清則無魚,多一點模糊、無用、彈性的空間,才能讓空間有打破秩序、間隔、機能的可能。如打破晝夜更迭的節奏,改以一周7天將公寓劃分為7種空間,或是增加一般對「家」想像以外的差異空間,如山屋或船屋的空間。

raw-image



  上述依然難逃功能性的空間,我們能夠想像一個沒有「功能」的空間嗎?不是指「不具備特定的某種功能」、不是指沒有用到的空間,而是真真確確沒有「功能」的空間。以建築空間為例,在維特魯威提出的建築三原則;堅固、實用、美觀之下,我們依然能夠想像一個不堅固、不實用、不美觀的建築空間。但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功能」的空間的原因在於,空間本身是沒有性質上(kind)差異的,功能並非空間的性質,功能是人們強賦予空間的性質、一種虛構的性質。如同椅子的性質不是拿來坐,若是木製的椅子,其性質是其木料的含水量、比重、抗拉、抗壓強度等。


  文字所描寫的空間非空間本身,透過概念(符號、邏輯、語言)、智性所認識的物,只能認識物的程度(degree)差異,而無法認識物的性質(kind)差異。要認識物的性質(kind)差異,靠得是直觀(intuition)。那麼,如何用直觀認識空間?讓我們先忘掉建築師和城市、社會學家對於空間的說詞,先不用既定的詞彙思考空間。直觀的思考非用語言概念思考,而是用綿延(duration)思考。空間的直觀,如形狀、幾何,在綿延中,通過清晰的知覺區分空間(物)的複多性(multiplicity);清晰的知覺即透過學習或痛感,改變我們的知覺(知覺即對象物減去不感興趣、不受注意力注意的東西)與記憶,以此讓空間(物)不斷增生、並在差異中向前。

raw-image



  綜上,空間具有普遍性的本質嗎?普遍性的本質如同黑格爾哲學精神化的「一」,概念上的一(one)與實在的多(multiple),如理想的椅子與實際無數多的椅子。然而,重點不在於傳統哲學一與多的區分,因為不管是一或多,不過是程度上(degree)的差異,而非性質上(kind)的差異。在綿延(duration)的性質差異中,僅有物的複多性(multiplicity),而沒有物的可能性,即沒有未存在(existence)的物。最後,培瑞克在國家的空間中說到:「國界只是線,但有好幾百萬的人為了這些線而喪生。生存的希望就再越過那普通的一條河。」空間既然不是連續的,為何我們還要用一條連續的線畫出國界?國界的功能、政治與國族主義的功能,如同建築空間的功能,亦是一種虛構的性質。避免國界的喪生,靠得不是實在的空間,而是改變國界的虛構功能。

2021/4/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0會員
60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張永和,美籍華裔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波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碩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邁向通用建築》為張建築師今年4/25在東海演講,在此感謝東海將演講公開上傳。   筆者大學時張建築師曾至淡江演講,具體講了什麼已忘得一乾二凈,只
Thumbnail
  張永和,美籍華裔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波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碩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邁向通用建築》為張建築師今年4/25在東海演講,在此感謝東海將演講公開上傳。   筆者大學時張建築師曾至淡江演講,具體講了什麼已忘得一乾二凈,只
Thumbnail
前言   本文一方面,藉由本學期(112上),中央哲學研究所陸敬忠老師開設的課程-「西方哲學專題Ⅱ:體系性方法學」,思考何謂體系性哲學;另一方面,藉由介紹德國有機建築集大成者-旅德華裔建築師李承寬(1914-2003)之兩本著作;成大建築系孫全文老師的《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2008
Thumbnail
前言   本文一方面,藉由本學期(112上),中央哲學研究所陸敬忠老師開設的課程-「西方哲學專題Ⅱ:體系性方法學」,思考何謂體系性哲學;另一方面,藉由介紹德國有機建築集大成者-旅德華裔建築師李承寬(1914-2003)之兩本著作;成大建築系孫全文老師的《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2008
Thumbnail
前言   范裘利(Robert Venturi, 1925—2018,1991獲普立茲克獎)所著的《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與《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umbnail
前言   范裘利(Robert Venturi, 1925—2018,1991獲普立茲克獎)所著的《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與《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紐約市LTL建築事務所的創辦人-保羅‧路易斯(Paul Lewis)、馬克‧鶴卷(Marc Tsurumaki)與大衛‧路易斯(David J. Lewis),三人亦分別為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帕森設計學院之建築教授。「剖面是未經理論化的建築設計工具。」本書的核心便是試圖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紐約市LTL建築事務所的創辦人-保羅‧路易斯(Paul Lewis)、馬克‧鶴卷(Marc Tsurumaki)與大衛‧路易斯(David J. Lewis),三人亦分別為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帕森設計學院之建築教授。「剖面是未經理論化的建築設計工具。」本書的核心便是試圖
Thumbnail
  在連續四周聽完王增榮(下稱王大)的課後,有種感覺是從沒在建築系感受過的,即一種與生命呼應震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不是沒有,但多數是在哲學課上,如今在談論建築的課上感受到,可見王大的評論有碰觸到建築的核心。   王大表示,這四堂課都是以他的感覺、他認為的方式談論,意思就是不談學術理論
Thumbnail
  在連續四周聽完王增榮(下稱王大)的課後,有種感覺是從沒在建築系感受過的,即一種與生命呼應震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不是沒有,但多數是在哲學課上,如今在談論建築的課上感受到,可見王大的評論有碰觸到建築的核心。   王大表示,這四堂課都是以他的感覺、他認為的方式談論,意思就是不談學術理論
Thumbnail
  本書為法國小說家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應任職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的建築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1932-2018)之邀所撰,為作者閱讀空間的紀錄。此閱讀空間非一般認
Thumbnail
  本書為法國小說家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應任職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的建築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1932-2018)之邀所撰,為作者閱讀空間的紀錄。此閱讀空間非一般認
Thumbnail
  建築作為藝術的分支,西洋建築從古典主義建築、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學院派建築、到現代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未來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國際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地域主義建築等,其建築史的背後亦是一套思想的發展。然而,建築理論是如同藝術理論般「起源皆非由作者提出」、「在
Thumbnail
  建築作為藝術的分支,西洋建築從古典主義建築、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學院派建築、到現代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未來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國際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地域主義建築等,其建築史的背後亦是一套思想的發展。然而,建築理論是如同藝術理論般「起源皆非由作者提出」、「在
Thumbnail
  作者薩林加羅斯(Nikos .A. Salingaros,1952-)是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的數學系教授,他受建築理論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AL)亞歷山大教授(Christopher Alexander,1
Thumbnail
  作者薩林加羅斯(Nikos .A. Salingaros,1952-)是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的數學系教授,他受建築理論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AL)亞歷山大教授(Christopher Alexander,1
Thumbnail
你想像的巴黎真的是真正的巴黎嗎?看完這本書後,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Thumbnail
你想像的巴黎真的是真正的巴黎嗎?看完這本書後,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Thumbnail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
Thumbnail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