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選方格子推薦閱讀】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春季會期將要落幕,然而,認真想來,我也忘了為什麼會在2016去參加藝術祭。
在參加藝術祭的期間,除了渡輪上商店街滿滿的遊客,偶爾在展場會看到似乎幾天前看到的同好之外,傍晚時分走在小巷弄中,會發現瀨戶內地區就是一個平實的生活之地。
除非是熱門景點,不然5點過後的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偶有居民出來澆個花,出來散散步,尤其是島上。在夕陽還未完全沉落的傍晚時分,走在人家的屋前後巷的小徑上,感受到的,真的就是純粹的生活況味:狗兒在紗窗內對你搖尾巴、後巷斜放的腳踏車在牆邊伸展自己的姿態,偶爾看到幾位當地人隔著圍牆在聊天,空氣裡幾乎沒有人聲,只有遠處希微的規律海浪聲,彷彿白天旅客如過江之鯽的狀況都是上個世紀的事。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非常喜歡男木島的這個作品--『
記憶之瓶』,細看一個個的瓶子,好似神話精靈的住所,咻的一聲將島民的生活吸了進去:結婚照、幼時的乳牙、給媽媽的小紙條、古早的學生證、和好友的合照⋯⋯。一件件瀏覽下去,雞皮疙瘩油然而生,好真實的歷史啊,而我好像時間偷窺狂似的,在這一分這一秒和那些從前交會,在那霎那,快樂、緊張、興奮,好奇⋯⋯那些久遠的情感,像電流一般通過全身,讓人不禁微微顫抖。
去年又默默“回到”四國,想看看不是藝術祭時的瀨戶內。一如上次的記憶,熟悉地迎來街坊聊天、熟客在食堂稍坐的景象。走在小豆島的田間,前後沒有半個人影,青綠的稻子抽得高高的整齊地排列,這,就是生活,跟台灣的我們沒有差太多的生活,令人安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