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銷來看柯文哲所提出的政見(商品)比較偏向精神層面(沒有太多的幾環幾線或科學園區等),而精神上的層次很難比出好壞,就像有人問你畢卡索還是張大千誰的畫比較好看,每個人喜好不同這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如果是問畢卡索還是張大千的畫哪張比較貴,這就很容易比出高低,如此一來柯文哲的政見(商品)就區分出不同的市場區隔,這也是為什麼其他人一直攻擊他卻不被大眾認同的原因,你拿實質性的價格去攻擊滿足精神層面的商品自然是做無用的功現在柯文哲這件商品消費者已經買了四年,四年後又再買了一次,在行銷上來看表示說四年柯文哲所帶給大家的消費者體驗令大家滿足,尤其是這件商品原提出擔保的公司,在這次購買時沒有消失,還推出其他商品來試圖取代,結果消費者依然指名要同商品,代表者這商品能 足消費者精神上的要求,那這件商品所帶來的消費者體驗是有那些特值?
1.勤奮:這件商品在大家體驗過後,我想沒人能反對,不管事情做的好不好或是對不對,哪一個同類型商品能夠四年每天幾乎都工作超過12小時以上(高雄市長也很勤奮,但韓國瑜不是酷吏,所以各局處首長沒有被這樣操)
2.邏輯清楚:如果有去看市長的政策或是回答問題的答案,你會發現幾乎背後都有滿滿的數字與論述,而不是只有選票考量(只不過常常太有邏輯或是需要思考才能了解因此年長者接受度就不如年輕人多,尤其是年長者需要標題式的精神標語)
3.會認錯:無論是真話還是假話,我想我大概沒聽過其他同類型商品會認錯,新聞裡見到的只有硬坳、不承認、不回答甚至是顧左右而言他(後續會再寫一篇關於政客認錯的邏輯)
在有同類型商品這麼多選擇情況下,有個特別突出的商品自然會先吸引到消費大眾的目光,而且是體驗過這麼多相同的商品下,總會想試試不一樣的,就像水餃不管是高麗菜、韭菜、豬肉、牛肉等等,在怎麼都是水餃類,可是當你看到煎餃或是鍋貼感覺就是不同,本質的差異比起特色上的差異就會在市場上有所區隔,有區隔就會重新劃分市場大餅,而柯文哲就是在有限的市場情況下,重新劃分市場大餅的那個存在,當市場劃分後很難再將已經過的市場在整合回來,就如同過去洗臉沒有洗面乳這東西,當有了洗面乳後又劃分出男性專用的市場區隔,你現在想要不生產男性專用的洗面乳,還是要回到不用洗面乳的年代都已經不可能了(除非洗面乳被新商品整個取代掉,例如哪天科技可以用超音波+清水來洗臉)
天底下只要是人都有追求更好的生活本能,而當一個好的消費者體驗被體驗過後,再期望消費者回到過去的生活,除非承擔不起無法接受,要不然就只會要求越來越高,由於柯文哲這件商品目前在市場(台北)只有一個,所以造就了全新市場的高接受度,只要能維持與其他同類商品有不同的特質,就能在這個被切分的市場上有者持續的消費者認同(也因此柯市長在年紀較長的市場接受度就不如其他商品),因此這邊會建議市長或幕僚團隊需要花點精神,將現有政策的說明方式修改為年長者能理解的說法,例如重陽敬老金的取消然後給予敬老卡,是不是能將說法講述成一句話來表示(用1500賺3000、敬老禮金翻倍、每月領重陽禮金等等)
最後是個人的期望,李敖大師曾經說過:選舉就是在一堆爛蘋果中選出比較不爛的那個。但為什麼不能在一堆好蘋果中選出最喜歡的那一個呢?我們應該是投票時覺得每個候選人都很優秀而猶豫不決的不知道要投給誰,而不是討厭誰而投給另一個不喜歡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