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舞團,曾被英國倫敦《泰晤士報》評為「亞洲第一當代舞團」。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曾贊其為「世界一流現代舞團」。
《紐約時報》罕見地數度以大篇幅做高規格的報導。
放眼當今舞團,唯有「雲門舞集」,得此待遇,得享殊榮。
雲門的典故來自《呂氏春秋》,是傳說中黃帝時代舞蹈的名稱,雖然舞容舞步均已失傳,卻留下這個美麗的舞名。
而我們,有幸今日仍見。
如同《墨爾本時代報》所說,「如果你錯過了雲門的表演,那麼你已經與完美失之交臂」。
雲門舞集除了「完美」以外,更讓人動容的,是它透過舞蹈,所傳遞的「生命力」,與「文化的感染力」。
雲門創作融合了中華文化脈絡,例如以中國書法入舞的《行草三部曲》、透過水稻文化演繹《稻禾》、以臺灣歷史為主軸的《家族合唱》、《關於島嶼》等作品。
雲門,不僅單純表現出美麗的藝術,更是厚藏著文化的根基與底蘊。
同時,也在作品中處處體現天地人合一的境地,演繹人與土地的關係、文化與自然的共生與相遇。
這樣的創作意念,也讓雲門突破固定的表演場地,把創作延伸到鄉郊,以農田作為舞臺,締造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感。
以《稻禾》為例,在金黃豐收的季節,在遼闊無邊的土地,以翩然舞姿,向土地和農民致敬。
這齣舞,美得讓人震懾,讓人屏息。
雲門作品的多元、不斷翻新人們對舞蹈的認知定義、將表演藝術重新回歸到人體力與美本身。
這些創新,都可說是來自於雲門的靈魂人物—創辦人林懷民,自身的初心與堅持。
林懷民原本是位著名小說家,出版的小說集《變形虹》、《蟬》,備受當時文壇矚目。
拿到獎學金後,前往美國研讀小說創作,因喜歡舞蹈,開始了正式習舞之路。
1972年,林懷民學成回國,碰上臺灣退出聯合國、發生釣魚臺事件。
剛回來的他,充滿理想和實踐的熱情:「I am ready to go,不管做什麼!」這是他內心的吶喊。
當時有人聘請林懷民教舞,他聽到了「臺灣沒有舞團,我們應該有自己舞團」的聲音,促動創立舞團的心念。
於是,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
這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
扛起舞團生計的重責、創作的心理壓力、社會對藝術的忽視,種種事件排山倒海而來。
讓林懷民在雲門成立15年的時候,毅然決定停下雲門。
事隔3年,林懷民從美國回臺灣,在機場乘車時,計程車司機對他說:
「林先生,每個行業都很辛苦,像我們在臺北這種交通下還要開計程車的,也有自己的辛勞。我能體會雲門的困難,但臺灣還是需要雲門舞集,加油!」
對很多臺灣人來說,雲門已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少了雲門,就好像少了一些什麼。
林懷民也漸漸瞭解到,雲門所帶來的文化感染力,已扎根到民眾的心裡。
於是,秉持初心,重啟雲門。
如同林懷民自己說的,初心,是最大的力量。
這樣的夢想,讓他繼續咬著牙堅持,拚了命努力,帶領雲門走過一個又一個年頭。
2008年,雲門的八里排練場大火,一瞬間又把雲門推向了困境。
35年的演出道具與歷史資料付之一炬。
但雲門沒有時間難過,演出照常,一切重建的步伐馬不停蹄地進行。
經過多年的歷練,林懷民更加成熟,也一直懷著當初的信念:一個人的人生,什麼都可以被拿走,只有夢想不能。
然而,「雲門舞集」這個夢想所背負的艱辛,還是讓舞蹈巨人林懷民在一次演講中,回顧過往歷程,淚流滿面。
浴火重生的雲門,歷時7年,集結國內外民間捐款的淡水雲門劇場完工。
以往的八里排練場,是雲門承租的鐵皮屋,場地簡陋,冬寒夏熱。
如今,「雲門舞集終於有自己的家」,也不負社會給雲門的託付,成為藝術家交流的新平臺。
對林懷民來說,表演藝術不是只活在殿堂之上、劇場之中,而是要讓所有民眾,不分階層,都有機會感受。
因此,他帶領雲門走到戶外,舉行大型公演,每場數萬觀眾席地而坐。
每當散場,總有老人家對他說:「我看不懂,可是看得好高興」。
林懷民覺得,這樣的回饋,比紐約時報的舞評來得更重要。
舞出精彩的45年後,林懷民將於2019年底退休,將舞團交給中生代編舞家鄭宗龍。
當這個消息一宣布,立即驚動了世界舞壇,外媒以「象徵著一個世代的結束」、「世界舞蹈版圖無法彌補的缺憾」,表達無比的惋惜。
回望雲門多年的累積、迄今的90部作品、海內外無數獎項與勳章肯定,林懷民顯得雲淡風輕。
他說,那對自己來講都是虛名,他的語氣,了然通透。
就像他在《江湖歲月》一文感慨的那樣:「雲門繼續前進,為了生者的期待,為了逝者曾有過的夢,為了不肯死的夢想和願景。」
林懷民讓雲門從無到有,用生命造就了雲門。
用初心和夢想,成就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