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巴哈先生】
副標題為:「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卡薩爾斯,與我的音樂奇幻之旅」。這是由流行樂評家Eric Siblin經由十多年的採訪、考究、尋根,嘔心瀝血才得以完成的作品。
流行樂評家來寫古典樂領域的巴哈無伴奏作品題材,在一般人眼中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太合襯,但正因為是其他音樂領域的觀點,我們得以看到更多樣貌、立場相對於古典音樂學者更為超脫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況且從作者第一次(2000年)在演奏現場聽到這套作品便為之著迷開始,到為了瞭解這套作品創作歷程、命運多舛的原稿、將之發揚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生平,這十多年來從不間斷地在世界各地圖書館、音樂家(包含大提琴家麥斯基)、古樂器專家當中來回採訪、考證,對於眾說紛紜的巴哈生平以及無伴奏相關學術爭論,也有著全面且客觀的嚴謹處理,其精神不輸給古典音樂學相關領域學者。
再者是作者書中章節的安排,以巴哈無伴奏六首組曲總共36個樂章來作為章節書寫,其中:
- 前奏曲、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關於巴哈生平以及無伴奏創作背景;
- 薩拉邦舞曲、小步舞曲(一、二號組曲)、布雷舞曲(三、四號組曲)、嘉禾舞曲(五、六號組曲)-關於卡薩爾斯生平;
- 吉格舞曲-關於作者在研究以及尋訪過程中的故事以及心境寫照,也寫些當代關於巴哈無伴奏組曲的現況不同演奏派別、改編樣貌。
這樣的章節安排,讓讀者不至於一直埋頭在陳舊的巴洛克歷史陳述(已經有很多傳記或音樂學著作可以看了),在你巧妙地了解了一段巴哈生平後,在後面章節述說著為什麼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對於這套作品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同時也影響了後世大提琴家,甚至是音樂家的熱情與道德觀。
更有趣的是,在每個組曲的最後一個舞曲(吉格舞曲),作者會告訴我們他如何發現、懷疑、激動,甚至為了瞭解這套作品而去學習大提琴!雖然最後太難了而放棄,但他仍然用熟悉的吉他把第一號前奏曲練起來,並且從中感受到巴哈譜面之外的音樂。同時作者在這個部分敘述了一些當代音樂家不斷將巴哈作品改編、賦予新的生命,以及浪漫派、古樂考究派之間的爭論。這讓我們能夠將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作品,和當代文化有了趣味的連結。
這本書讓我回想起當初第一次聽到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時的興奮以及悸動,在拉了許多作品之後,我也仍然會回過來練習這套作品,每次都有不同的想法。但能夠找回初衷,讓我想要返璞歸真地對待這套作品,還是託這本書之福。
強烈建議曾經喜歡過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人、還不知道這套作品的人,以及忘了自己為何要學琴的人,這本書會好好地陪伴你跨越現在的圍牆。每天一個章節,和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好好做朋友吧!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