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荷蘭向澎湖阿祖表達關心的老派作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8暑假第一次帶小孩們回澎湖探望阿祖,回荷蘭後,決定用寄自己親手畫製的明信片給住澎湖的阿祖,和他們分享我們的荷蘭生活並且傳達我們對他的思念。
兒子對窗外大喊:今天是我超開心的生日!
這張明信片的原始影像是大兒子剛滿五歲時在荷蘭小學慶生那天我拍攝下來的照片。還記得那天,好奇的我,特別央求老師讓我留在教室,觀看大家是如何慶祝生日,也拍些照片與家人分享。在唱完生日快樂歌和分送小點心給同學後,老師拿出了十張卡片,每張卡片代表著一個小朋友可以選擇想做的活動,壽星可以選五個活動,兒子選了: 椅子舞、吹泡泡、坐在椅子上讓他挑選的壯丁幫他抬轎(媽媽心裡OS:這啥啊?)、對窗戶外大喊他今天生日(這...),跟點一支仙女棒 ,當下也好希望我自己也是壽星啊,這張圖描繪的就是他對著窗戶外大喊: 今天是我超開心的生日,不是你生日! 大喊三次,最後一次還全班一起大喊,很怕住對面豪宅裡的爺爺奶奶重聽聽不清楚是嗎? 說實在我只有站在山上對沒人的空氣大喊測音速過,過生日怎麼能這麼痛快?還可以坐在壽星寶座上,指定(奴役)同學來把你抬起來(其實老師手臂很痠)!
雖然經歷了歡樂的慶生,善感的媽媽除了很開心之外,小孩子又長大一歲這件事在媽媽心裡更是多了份淡淡但深刻的感動,只可惜,很難和在地球另一邊的家人分享。
2018年的暑假,我們第一次帶小孩們回澎湖探望阿祖,女阿祖因為阿茲海默症,已無法正常言語;身體一向硬朗的男阿祖受到女阿祖的狀況影響,難免心情低落,在祖父家時除了讓老人家看到難得一見的曾孫兒,我也很希望小孩子心裡記著阿祖,回荷蘭後,能為年事已高的阿祖做些什麼這個問題不斷的停留在我的腦海裡,於是有了寄手繪明信片的想法。
除了自己親手製做明信片外,對我來說小孩子能參與媽媽這個寄信給阿祖計劃的過程更為重要,所以都是在我的媽媽日(週間有一天媽媽不上班在家陪小孩的日子,荷蘭人通常在有小孩後,會選定一個媽媽日/爸爸日來顧小孩,也少付一天昂貴的日托費用)請小朋友和媽媽一同完成這個任務!
女兒正lekker bezig (荷蘭文"快樂的忙碌著"之義)
媽媽完成創作後,一向喜歡手創的小女兒也主動要在明信片加上她的創作給阿祖。

專門遮住關鍵字的拼貼以及抽象素描
女兒快樂忙碌一番後,完成了給阿祖的作品,媽媽總是十分欣賞女兒的創作,這次也不例外但是這個關鍵字字謎拼貼,阿祖可能會一頭混水,郵差看到被擋住的地址應該會生氣想把明信片撕掉,所以讚嘆女兒一番後,事後還是偷偷的把拼貼拿起來。
去接哥哥回家後,讓哥哥負責選郵票及貼郵票的工作。
準備出發把明信片寄出去!
要寄出一張明信片的過程也是一段旅程。

荷蘭國際信件郵
小插話: 荷蘭這小國寄個國際信件也是不忘暗度陳倉,趁機宣傳一下荷蘭文化:風車、腳踏車、乳牛、荷式建築及鬱金香。

哥哥抱起還不夠高的妹妹,讓她也可以投遞明信片
還記得那是個秋意濃厚的下午,我用我的鐵馬載著二個小朋友要一起寄信給阿祖!
沒想到郵筒並不好找,我家附近的郵筒不知何時也已被拆除,或許寄信在今日已是老派的活動,不知郵差們打開郵筒裡會有多少信件等著他們來收? 我們到處繞了一段時間才找到一個郵筒,妹妹想投遞但身高不夠高,其實也才剛滿五歲的哥哥抱著妹妹也得花他不少的力氣才抱得起來。 要寄信給阿祖真的要很努力才行呢!小孩子雖然還小,但是心眼很細,郵筒難找這件事就記在了心中,後來我們路過郵筒時,他們就會告訴媽媽那有一個郵筒,下次可以到那裡投遞 (㧃感心,媽媽教育成功)。
後來明信片歷經被帶回到郵件收發中心、搭機到台灣、再被送到澎湖馬公,真正到阿祖手上也已是四十多天後,幾乎在我已經放棄希望時,小小的明信片還是平安地達成任務,阿祖把它們放在客廳的櫃子那和其他家人的照片放在一起,希望阿祖收到明信片有歡喜:)
明信片經過了四十多天,在我幾乎放棄被寄達的可能時,阿祖終於收到了!
有空的話,也親手寄張明信片給在乎的人吧!
有工程及法律背景的台灣女生,卻在荷蘭工作數年後,當媽媽還兼念起了藝術學院,開學第一天就帶球上課,嚇到眾人! 現在已為專職藝術家。書寫的目的只是希望能透過藝術家媽媽的視角提出對異文化的觀察以及分享"藝術家+媽媽"的混合身份如何對在荷蘭的日常生活造成的異常影響。希望讀者能藝術家媽媽一起"用心"感受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路人看著我騎著媽媽腳踏車,而腳踏車的兒童座椅上載著兩塊各約十五公斤重的樹幹   對我來說,在荷蘭當媽媽最讓人期待的事之一絕對是在小寶寶七月大左右可以坐的穩的時候,代表我可以把小寶寶放在我們特地為小朋友準備好的腳踏車兒童座椅,和爸媽一起騎腳踏去兜風,買菜,等事,也代表,媽媽我不是只可以推嬰兒車出門
路人看著我騎著媽媽腳踏車,而腳踏車的兒童座椅上載著兩塊各約十五公斤重的樹幹   對我來說,在荷蘭當媽媽最讓人期待的事之一絕對是在小寶寶七月大左右可以坐的穩的時候,代表我可以把小寶寶放在我們特地為小朋友準備好的腳踏車兒童座椅,和爸媽一起騎腳踏去兜風,買菜,等事,也代表,媽媽我不是只可以推嬰兒車出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到德國念書後,媽媽就常寫信給我。 而信不只是信,更是她的日常繪畫。 她說在畫畫時,總會想著那張畫要送誰; 所以給我的每張畫,都是為我精心設計的。 那這張畫所代表的是什麼呢? 媽媽說: 「這就是我們家老三很cute、很快樂的樣子,非常能代表寶貝老三,跟她小時候短髮的樣子很像,小予很
暑假,阿仁又被趕出家門,來到了外婆家,雖然外婆家有最新的遊戲主機,但表哥阿華並不會分他玩,於是阿仁待了兩天之後,就跑回了家,打包了他自己的遊戲主機,而作為條件交換,阿仁得在外婆家待到暑假結束。 阿仁大包小包的來到外婆家樓下,遇到正要出去玩的表姐小秋,小秋看了一眼阿仁塑膠袋裡的究竟,便邀請阿
Thumbnail
父親患病,兒女進行圓夢之旅,其中包括精神小夥護理師等狀況的描述,以及孩子在圓夢旅程中的滿足與歡樂。父親患病、兒女圓夢、護理師、圓夢旅程、特殊印章、火車造型鑰匙圈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來囉! 從上週開始, 孩子和老師就展開討論今年想送什麼禮物和媽媽度過這次的節日呢? 孩子提出一些以往有的經驗, 但因為我們喜歡嘗試不同的事物, 孩子便發想出新的方式─用黏土捏塑花朵,加上卡片送給媽媽~ 老師發現,到了大班階段, 孩子的創意想法以及獨立
Thumbnail
我童心未泯,想在自家陽台替蘭花美女們外拍,於是舉辦一個「阿婆嘉年華」,歡迎格友們也幫阿婆們打氣喔!
Thumbnail
我的外公真濟年前佇外口中風,予人送去病院,想辦法通知我阿舅,一、二工就過身去。   有一工,我的老母共我講:「我有頓印仔。」我老母講話攏無頭無尾,雄雄來一句,我知影伊的意思,就是「放棄繼承」啦!   我袂曉講伊當時的表情佮心內佇想啥物?是一種: 我真乖,照古早傳統的做; 阿舅(伊的小弟)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書序 我是一個阿嬤帶大的小孩,我還記得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好愛我的阿嬤,我愛到我畫了一張畫,畫上寫著阿嬤的愛,我想要畫一本書送給我的阿嬤。 那時候的我可以表達的方式是繪畫,但在長大後,我不再畫畫,但我感謝的是我的文字創作卻不曾停止過,現在的我仍能用文字來做表達。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自從到德國念書後,媽媽就常寫信給我。 而信不只是信,更是她的日常繪畫。 她說在畫畫時,總會想著那張畫要送誰; 所以給我的每張畫,都是為我精心設計的。 那這張畫所代表的是什麼呢? 媽媽說: 「這就是我們家老三很cute、很快樂的樣子,非常能代表寶貝老三,跟她小時候短髮的樣子很像,小予很
暑假,阿仁又被趕出家門,來到了外婆家,雖然外婆家有最新的遊戲主機,但表哥阿華並不會分他玩,於是阿仁待了兩天之後,就跑回了家,打包了他自己的遊戲主機,而作為條件交換,阿仁得在外婆家待到暑假結束。 阿仁大包小包的來到外婆家樓下,遇到正要出去玩的表姐小秋,小秋看了一眼阿仁塑膠袋裡的究竟,便邀請阿
Thumbnail
父親患病,兒女進行圓夢之旅,其中包括精神小夥護理師等狀況的描述,以及孩子在圓夢旅程中的滿足與歡樂。父親患病、兒女圓夢、護理師、圓夢旅程、特殊印章、火車造型鑰匙圈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來囉! 從上週開始, 孩子和老師就展開討論今年想送什麼禮物和媽媽度過這次的節日呢? 孩子提出一些以往有的經驗, 但因為我們喜歡嘗試不同的事物, 孩子便發想出新的方式─用黏土捏塑花朵,加上卡片送給媽媽~ 老師發現,到了大班階段, 孩子的創意想法以及獨立
Thumbnail
我童心未泯,想在自家陽台替蘭花美女們外拍,於是舉辦一個「阿婆嘉年華」,歡迎格友們也幫阿婆們打氣喔!
Thumbnail
我的外公真濟年前佇外口中風,予人送去病院,想辦法通知我阿舅,一、二工就過身去。   有一工,我的老母共我講:「我有頓印仔。」我老母講話攏無頭無尾,雄雄來一句,我知影伊的意思,就是「放棄繼承」啦!   我袂曉講伊當時的表情佮心內佇想啥物?是一種: 我真乖,照古早傳統的做; 阿舅(伊的小弟)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書序 我是一個阿嬤帶大的小孩,我還記得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好愛我的阿嬤,我愛到我畫了一張畫,畫上寫著阿嬤的愛,我想要畫一本書送給我的阿嬤。 那時候的我可以表達的方式是繪畫,但在長大後,我不再畫畫,但我感謝的是我的文字創作卻不曾停止過,現在的我仍能用文字來做表達。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