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不是我的專長,果樹更不是。
只是這兩三年來,台灣的荔枝和龍眼從減產到寡產又到幾乎無產出。另一方面,以前幾乎無法在台灣種出來的熱帶水果,在厲害的台灣農民不斷嘗試下,也在台灣的農地上開花結果,開始生產出本地產的紅毛丹、山竹,甚至還有榴槤來。
台灣並沒有向南移動漂流(有點這樣期盼,可以離惡鄰遠一點),太陽直射北半球的時間好像也沒有明顯的遷移。那麼,為什麼季節氣候型態、降雨強度卻越來越像是緯度低的區域?而且,本地的植物包括該已適應台灣風土的作物,最近幾年也都好像反應地驚慌失措,不是忘了開花就是開了花不知道接下來要做甚麼。
植物對於環境的訊號的比較敏感,比動物更容易受影響而做出反應。氣候變遷的影響,在植物身上幾乎是很快就可以看見。如果持續下去,受影響的農作物的生產體系,以及後續的家畜禽生產體系是不是可以如昔前般供應需求,就是該在沒有荔枝龍眼吃卻看到紅毛丹、山竹和榴槤的時候,就該開始去擔憂,並且也該開始努力思考並實際去作為、因應的時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