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Fred
在看完電影之後,我不禁讚嘆:果然還是熟悉的DC最對味!
關於本片的消息,最早是在2017年宣布計畫成形,過程中導演為求能讓本片獨立於華納當今設立的電影宇宙外,也是費盡苦心,於是一部影史上前所未見的小丑,就此橫空出世。電影發行之後,所引發的迴響更是不絕於耳,不僅勇奪下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在首映上更是得到觀眾起立鼓掌8分鐘,而在爛番茄的網站上,也得到觀眾93%的評分,然而,本片在引來影迷盛讚的同時,也喚起了不少社會隱憂,上映前夕,紐約警局甚至在多家戲院外加派員警駐守,就怕有人模糊了現實與虛構的界線,我想正如小丑在高譚市所掀起的腥風血雨,本片也在影史上鑄下它璀璨輝煌的一頁。
本片由Todd Phillips 執導,與Scott Silver 兩人共同擔任編劇,並找來冰島作曲家Hildur Guðnadóttir 負責本片配樂,主演陣容則有:Joaquin Phoenix、Robert De Niro、Brett Cullen、Zazie Beetz、Frances Conroy。故事以DC漫畫的經典反派角色,小丑為藍本作發想,背景設於1980年代的高譚市,一名不得志的喜劇演員-亞瑟,抱持著有朝一日,能上電視參加脫口秀的夢想,然而在經歷過現實一波接一波的無情打擊後,讓亞瑟的生活逐漸走向無可避免的崩潰。
小丑,蝙蝠俠永遠的對手,這位形貌特異且服儀講究的絕世狂人,在群魔割據的高譚中,坐擁不容質疑的無上王座,他的所作所為,能讓你最可怕的夢魘,瞬間顯得黯然失色,一聲狂笑,便足以抹除你臉上僅存的歡樂,漆上慘白色的恐懼。
說實話,一開始聽到華納將製作小丑的個人電影時,內心是喜憂參半的,一方面身為喜愛小丑的粉絲,很開心能夠看見高譚的犯罪王子,終於能在大銀幕上,獨享屬於自己的舞臺,而無須再和那名披風鬥士,上演千遍一律的戲碼;但在另一方面,也很擔心這部電影票房的表現,尤其是導演Todd 對外表示,電影將不會自漫畫的經典故事中取材,然而當我走進影廳,踏入這場無與倫比的瘋狂饗宴之後,這一切的擔憂便煙消雲散了。
本片最令人為之驚豔的,無疑是主演Joaquin 挾帶魔性而懾人的演出,舉手投足之間的渾然天成,毫不費力地將觀眾,拉入到小丑的內心世界,片頭剛登場時的亞瑟,就跟你我一樣,只是一介普通的市井小民,即使人在公眾場合時,表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仍舊能看出他的純真模樣,劇本卻彷彿像是把上膛的左輪手槍,將生活的挫敗與衝擊一一射出,如同冰冷無情的子彈,接連打進亞瑟的心口,狠狠射穿其生活原先即搖搖欲墜的表象。這次電影把小丑的標誌性狂笑,設定為因幼時大腦受損而產生的生理疾病,才造成亞瑟時常不由自主的放聲大笑,可以注意到的是,亞瑟的大笑是由壓力所觸發,且每當亞瑟在大笑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咳嗽,就像是生活的痛苦卡在喉嚨深處,灼燒著自己的內在,無處宣洩只能以笑聲作藥,塗抹在不知何處的傷口上,卻只是讓病情更加惡化,如此笑不由衷的症狀,令我聯想到在日漫《ONE PIECE》裡,可亞拉也曾因悲慘的童年經歷,而導致笑顏常駐,兩者的區別只在於,可亞拉夠幸運有來自他人的幫助,而亞瑟則沒有那份福氣。
電影前半以緩慢平穩的節奏,逐步堆疊讓小丑爆發的能量,到了後半部便是專注在小丑的轉變過程上,而這道蛻變程序,共分為三起謀殺來完成,並以跳舞收尾來慶祝,三支舞蹈則分別代表著亞瑟對壓力的釋放,對生活的解脫,以及對自我的接受,透過令人不安而緊繃的配樂,緊扣每一幕的轉場。
首起謀殺相比後來的兩件,更能看出亞瑟純粹的憤怒及錯愕,讓事後的舞蹈更像是一種心理上的緩衝;第二次的殺人,發生在亞瑟所信仰的一切塌陷崩落之後,行走間低沉重擊的琴弦配樂,猶如猛獸出閘,此刻的他,面對自己在世上唯一的至親,淚水卻早已乾枯,在空洞的眼神中,只剩無所顧忌的殺意,事後在梳妝時所跳起的舞,能充分感受到他的放鬆自在;緊接在後的,是亞瑟對前同事施予的喋血暴行,迅速得讓人措手不及,一切看似臨時起意卻又精準俐落,正當觀眾以為另一名侏儒同事也將遭殃時,亞瑟向他釋出自己最後的仁慈,最後走下階梯的舞蹈,展現出十足的活力以及自信,撕開人生的謊言,完全擺脫道德枷鎖之後,小丑就此降臨。
除了主角亮眼的演出以外,本片在視覺設計和分鏡構圖上,也有許多值得玩味的細節,全片使用飽和到近乎鮮豔的色調,畫面光線卻刻意營造出一股冰冷的疏離感,暗喻眼前冷漠的世道中人人自危,人與人之間不再互相關心,機械性的問候取代了人心真切的交流,另外每當亞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時,其周圍的色調是溫暖的橘黃色,對應周遭的現實,則是深沉的暗綠色,反映出亞瑟對社會的不滿。電影當中有一幕,是亞瑟在公車上試圖逗樂一名小孩,卻反被對方家長阻止,但真正讓我有所感悟的,是當亞瑟拿出卡片解釋自己的大笑時,周圍乘客一如既往的冷漠,好像迴盪於車廂內的古怪笑聲,和公車引擎聲一樣,只是無意義的背景音而已,車窗外的陽光打在亞瑟的臉上,那身影卻是那麼的孤獨落寞。
當亞瑟得知自己與母親的真相時,鏡頭切換至亞克翰醫院的諮詢房間,手上白紙黑字的事實,徹底擊潰亞瑟生命最大的支柱,那畫面白的刺眼更刺心。本片的配樂同樣也是故事中不可分割的元素,沉悶又極具穿透力的琴音,緩緩流進觀眾的內心,使檯下的你我都不自覺地,陪同亞瑟走入不見盡頭的深淵,配樂與畫面形成強烈對比,隨著亞瑟的生活逐步向下崩壞,背景音量卻是慢步向上攀升,當最後他在憤慨激昂的群眾圍繞中站起,並以血在臉上劃出笑容,哀傷壯麗的史詩配樂響起,宛如在為其加冕一般,這一刻,小丑終於得到了他所渴求的喝采。
這部電影並不像過去常見的漫改電影,雖是商業製片,但在形式上更有藝術片的格調,主角也不是傳統上會討人喜歡的熱血形象,而是一個性格古怪的邊緣人,但這樣的一部電影,卻自上映後好評不斷,全台票房在上映5天破億,全球票房更在首週達2.34億美元!
它沒有盛大的動作場面,有的是深入人性的角色,它缺少叫人驚奇的視覺特效,只有令人讚嘆的精湛演技,不僅在票房上有優異表現,在網上論壇引發的討論度更是居高不下,本片絕不是一部會讓你抱著好心情走出戲院的電影,片中街道與我們身處的現實,距離近到讓人極度不適,不禁會讓人反思:是否我們就活在高譚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