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2/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吃聰明藥真的能變聰明?-淺談利他能與專思達

前言

校園及網路上謠傳,只要服用「聰明藥」就能提升學習專注力,家長搶著買,只為了讓小孩成為人人口中的「學霸」。此類藥品在歐美國家更是盛行,這篇文章將會帶您認識究竟聰明藥為何物?為何造成如此轟動?以及其存在的社會隱憂。

所謂的聰明藥其實是?

目前臺灣所能找到的這類藥品,主要是利他能(Ritalin)及專思達(Concerta),目前是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及發作性嗜睡症。皆屬於中樞神經刺激劑,可以有效地提升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的作用,進而改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及衝動控制之能力。利他能與專思達的化學成分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作用的時效。利他能是短效的藥物,服藥後約半小時開始發揮作用,一個小時後達到藥物作用的高峰,藥效約持續3至4小時;專思達是長效的藥物,服藥後約半小時開始發揮作用,效果可持續10至12小時,一天僅需服用一次。這兩種藥皆屬於第三級管制藥品,需要醫師開立處方籖,才能拿到藥品。

利他能與專思達的副作用?

常見的副作用有胃口不佳、噁心及失眠,發生率約20%;其他較少見的副作用,包括:胃痛、頭痛、頭暈、心悸等,發生率低於15%。但隨著藥物的持續服用,身體會逐漸適應副作用。至於要如何避免胃口不佳,建議是早上吃好一點,特別是增加澱粉質、鈣質(增高)以及蛋白質(增重)的食物。不要在晚上六點後服藥,可以避免失眠。腸胃不適的狀況在服藥一定時間後,多數人會改善。

吃這類藥會上癮嗎?

除非你用注射的方式。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對此類藥物上癮。相反的,可能降低對於將來酗酒和非法藥物的濫用吸食機率;且研究顯示明顯降低危險動作和行為,降低頭部受傷的機率。目前的結果支持的是注意力缺陷者相對於一般人的多巴胺分泌過低,所以提升其作用並且產生效果。雖然與藥物上癮的生理機制相同,但因未並非使用注射方式,所以不會有上癮的表現。

美國學生服「聰明藥」以獲取好成績?

許多美國的高中生、大學生為了在考試上獲取優異成績,會服用名為「阿得拉」(Adderall)的藥品。阿得拉與前面提到的兩種藥品一樣是用來治療過動症,不同的是阿得拉含有安非他命。一般人服用後,思緒會變得異常清醒,就算一整晚熬夜不睡,隔天仍舊精力充沛,就算要長時間專注在書本上都不用擔心會打瞌睡。這讓美國許多高中生為了躋身名校,騙取醫生開立處方籤來取得藥物。此外也有學生以每粒5到20美元(約150元到600元台幣)的價格出售處方藥給同學。所以每當考季來臨,阿得拉的銷量就以倍數增加,濫用的狀況相當嚴重。有美國學生表示,在學校幾乎是人手一瓶,更有人說自己的課業成就,都是靠阿得拉得來。

台灣社會對利他能及專思達的疑慮?

2018年10月有網路新聞將這兩種藥品與阿得拉相提並論,指它們都含有安非他命,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也在新聞發布兩天後提出聲明。聲明提到:「利他能等藥品之化學結構雖與安非他命類似,但是效價比安非他命約弱10 倍,在臨床治療劑量內並無造成腦傷的報告,且口服此藥並不會產生如同一般毒品出現的欣快感。」以及「2017 年於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發表的研究(Quinn et al., 2017) 指出,在歷經十年、對將近300 萬人的分析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若接受利他能等藥物治療,能夠明顯地降低合併出現物質濫用的危險性。因此,接受此類藥物治療反而不會增加物質濫用的風險。聲明的最後一點也說:「誠摯地期待媒體從業人員在訊息處理、求證與報導過程中,能發揮媒體裨益社會的公器功能。在此呼籲媒體及報導撰寫者在發現錯誤,以及了解其所導致的不良結果後,能即刻修正、撤除錯誤報導,澄清錯誤訊息,以符合專業與敬業的形象。」

對於正常人使用利他能及專思達的兩極看法?

生物倫理學專家約翰·哈里斯認為,阻止健康人服用這種藥物是不道德的。他指出,如果人們可以接受一所大學「專門提升學生的精神能力,保證學生畢業時更加聰明,還能讓它的學生比歷史上任何學生都更聰敏」,並且為之高興且都想把孩子送去的話,為什麼在當下出現了這麼一種「安全的、可以提升認知能力的藥物」時,用藥就成了不道德的呢?他提出阻止用藥反而不道德。他聲明稱反對使用藥物提升人類認知力是「不理性的」,且阻止了人類的發展。
另外也有人認為使用利他能的方式可能導致學生在考試中擁有不公平的優勢,最終可能會導致學校考慮要求學生提供尿樣以進行藥物檢測。

結論

不論服用什麼樣的藥物,都必須小心謹慎,尤其面對這樣的處方籤藥。從利他能、專思達等類似藥物的廣泛討論與使用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期待自己能夠擁有卓越的表現,只是途徑的不同;有些人選擇一步一腳印,另一群人選擇「效率高」的方式。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沒有絕對的好壞,單看個人選擇。也期望大家在面對任何事物都能帶著開闊的心境,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否決,同時也必須增加自己的媒體識讀力。
專題編輯:賈穎軒 責任編輯:鄒宇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