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殘酷,在那些時代下的人往往被迫與愛人、子女、家庭拆散,奉命赴往沙場前的未知、恐懼會讓眼前與家人的每一點生活都看似最後一面。一起吃飯、喝茶、聊天、散步都會變成戰場上的無盡奢望,為的可能不是甚麼國家榮譽,或者解救同胞等大義,而只是當權者更迭所導致的隨波逐流,平民無法選擇為誰效忠,也無法決定為誰赴命。當片刻的相愛、凝視、擁抱都必須默數時間的消逝,情感難免顯得格外深刻,對比在和平時期的我們,有沒有醒思過身邊的人不若往常一樣容易可得時,是否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的每一格視線。
一位太太年輕時就失去丈夫,年邁後回想伊人都是在好幾10年前的模樣,白髮的面容、佝僂的身影,對比黝黑的頭髮和壯碩的身軀,時空重疊之後竟是無比淒涼,即便作家在故事結尾帶給讀者一點想像的正義撫慰亡魂與寡婦,仍舊難以填補那好長一段記憶的空白,那空白本應該由甚麼樣的甜美來填滿......
為什麼會看到
平常我是不可能會聽閃靈的歌的,身體自然而然就是會迴避重金屬的敲擊或者快速節奏的起舞,但若偶爾能看點音樂所要表達的故事,情緒在旋律的襯托下總也顯得分外洶湧,即便歌曲節奏很快,韻聲很大,也能感受到故事的細膩情感而不覺得突兀。
雖然現在並不是舉國緬懷二二八事件的時間,只是因緣際會在學習的過程必須參考這段MV。開始觀看的時候明顯不對胃口,無論曲風、歌詞、畫面、歌手都不是,就連片長都讓我覺得冗餘,但在結尾我卻帶著鼻酸和眼淚點擊重複播放,想看看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為什麼淚腺會不自覺的遭受襲擊,兀自開起水門泛濫成流,只是我習慣在流過鼻樑前就順手擦掉。
說一點不考的歷史
武德殿指的是日本過去為推廣武道(弓箭、劍道與柔道)所興建的武道場,台灣在日治時期也有留下幾個,而在埔里愛蘭里(舊名烏牛欄)在二次大戰前曾為日本霧社事件的剿番本部,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228事件的台灣民兵指揮本部。
片中描述年輕時期相愛的戀人,原本熬過二戰的摧殘終能重逢安穩度日,誰知接管的中華民國政府腐敗,壓迫本島島民並且實施白色恐怖,丈夫因為曾經被帝國強迫服役而被國民政府誣陷叛國,潦草審判、快速結案、背地處決,陳屍荒野,成為眾多獨裁槍口下的亡魂,再也無法見到妻子一面。
歌曲最大的特色是透過作者創作的歌詞,讓古今人們都能穿越時空,疊合太太的思念,以及丈夫的意志與牽掛,並且讓歌手演唱的畫面變成主角故事的一部分,現實的觀眾也能參予台下的席位,呈現極大的立體敘事架構。雖然這些都是經過講解得來的體悟,沒有解說的我只能莫名的被觸發心弦,怎麼哭得也只能怪罪催淚的動人情節。
數百年 戰袂煞 我輩武德
千萬人 拚袂退 勇者無敵
數百年 戰袂煞 我輩武德
千萬人 拚袂退 勇者無敵
想說的話
歷史上的戰爭多到數不輕,被時代所紀錄的往往只是戰勝或戰敗的家國主權領導人的遭遇和輪替,平民百姓的犧牲悲傷故事只能被淹沒在流沙裡面,需要被更多人挖掘出來,紀錄下來,然後讓更多人看清楚戰場上流的血不止是士官將兵,還有每個人背後的家庭關係。期待人類能夠不在時間的淡化蒙蔽之下,隨著受害者家屬平復、傷痛埋入土裡,便遺忘歷史的教訓,在下一個時代重蹈上一個時代的悲劇。
痛苦若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往往很難產生關聯,即便痛苦隱含著各種傳統價值觀如親子、道德、人權、正義,旁觀者仍然不易產生共鳴,而一旦受傷的一代人不在人世,空有紀念碑、博物館、教科書,恐怕都只能淪落後代茶餘飯後的閒話、旅行走看的景點,過眼即是悼念的象徵。
每個人應該都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夠被看見,被讚頌,而當事件發生的過程若能紀錄的不只是標題般的年代標註,而是每個標題下的個人故事,那便能夠期待讓旁觀者有更多的同理和迴響。「描述一段議題但不貼近描寫」,讓事件能夠有最大程度的回應和感受,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或許就能更帶有更多的包容,少一點暴戾。
2019.12.17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