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EP08 – 靠Spotify串流收入維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pple公司宣布數位下載時代的終結,數位串流成為絕對音樂載體。
面對全世界最大的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似乎替音樂人們再次創造了龐大的作品收入,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數位串流?是否該把操作重點擺在Spotify上?播放清單到底管不管用?
我們聊聊吧。
請追蹤Facebook || 另一個維度
如果你有話想說,有問題想討論,歡迎你直接留言,或是加入Facebook 獨立音樂資訊分享社團:獨立音樂島

講者楊威宇,旅居倫敦台灣音樂人,曾為滾石唱片簽約藝人、FUN4樂團吉他手兼主唱。華語製作經歷包含台灣滾石唱片、北京華誼兄弟、獨立樂團茄子蛋等等,2017年受英國BBC電台專訪並入圍第16屆美國獨立音樂獎。華語代表作品包括《We Are Formosa》、黃鴻升《不屑》、《食尚玩家》主題曲等等。
2018年於台北舉辦《獨立音樂的電商時代》講座,分析華語音樂產業和西洋音樂產業本質上的不同,以及長年唱片經紀操作上的黑箱與迷思,並且發表了電商邏輯操作的新時代群眾累積理念。至今仍時常針對音樂產業時事發表評論,為少數跳脫華語音樂視角評論產業架構的台灣音樂人。
本節目主要探討除了傳統唱片操作以外,其他替獨立音樂人累積群眾的方式。也探討了社會文化氛圍對於藝術工作者的心理影響,分析大眾對於藝術工作者的矛盾心理和誤解,同時提供藝術家面對產業和群眾的正確心態。

相關連結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音樂 || #藝術 || #價值 || #生活態度 一位在台灣土生土長喝符咒水的孩子,不小心闖進歐洲的藝術家人生,而開啟的一系列如電影般的奇遇與對話。 和一位刺青師與兩隻Devon Rex住在東倫敦,在Live House、派對、酒吧、旅行、捲菸之間虛擲人生。 故事皆為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到底怎麼決定發什麼好? 當利用群眾累積為出發點看待發行這回事,什麼樣的形式是最有效的呢?唱片公司為什麼又都要發行專輯呢?必須要準備好十首歌才能下去賭一把嗎? 我們聊聊吧。
流量農場的追蹤數賣得好便宜,廠商說我讚數太少不贊助我,我應該要花小錢買流量嗎?究竟買假流量會對未來造成什麼糟糕的影響?除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還會有其他人知道嗎? 今天教你如何一眼分辨,這個藝人有沒有買過點擊農場的假流量。 資料連結|| https://bit.ly/2WeXtXN (新聞:YouT
聽完了群眾累積系統,也先不要急著挽起袖子來。 在動手之前,還有一些大家從來不在意,但是卻攸關成敗的幾個重要問題。 當沒有數據和資料可以參考的時候,你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決定沒有違背過去設定的風格呢? 我們這集就來聊聊關於藝術家的品牌建立吧! 相關連結: Music Map|| https://www.m
「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創造者,你不需要數百萬粉絲。為了謀生的話,作為一名工匠、攝影師、音樂家、設計師、作家、app製造者、企業家或發明家,你只需要1000個鐵桿粉絲。」- Kevin Kelly (2008)
組樂團都想變五月天?做音樂的都想紅?要紅才有飯吃?要靠唱片公司才能紅?一線藝人又是怎麼成功的?靠的是經紀人的獨到眼光和操作?當有人提供你「免費」的表演機會應該要去嗎?我應該簽給他?還是靠自己幹?為什麼藝人紅了都容易跟公司有糾紛?沒有糾紛也自己出去開公司? 到底這個產業,哪來這麼多問題。
你是否也曾經思考過,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藝人」和「藝術家」兩個不同的詞,然而他們所敘述的對象是相同的嗎?當藝人在國際場合稱呼自己是Artist的時候,這個名詞真的精確嗎?當外國人聽到你是Artist的時候,腦袋裡想的會是「藝人」嗎? 書法家張大千是藝術家?還是藝人?中國歌手黃安是藝術家?還是藝人?
到底怎麼決定發什麼好? 當利用群眾累積為出發點看待發行這回事,什麼樣的形式是最有效的呢?唱片公司為什麼又都要發行專輯呢?必須要準備好十首歌才能下去賭一把嗎? 我們聊聊吧。
流量農場的追蹤數賣得好便宜,廠商說我讚數太少不贊助我,我應該要花小錢買流量嗎?究竟買假流量會對未來造成什麼糟糕的影響?除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還會有其他人知道嗎? 今天教你如何一眼分辨,這個藝人有沒有買過點擊農場的假流量。 資料連結|| https://bit.ly/2WeXtXN (新聞:YouT
聽完了群眾累積系統,也先不要急著挽起袖子來。 在動手之前,還有一些大家從來不在意,但是卻攸關成敗的幾個重要問題。 當沒有數據和資料可以參考的時候,你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決定沒有違背過去設定的風格呢? 我們這集就來聊聊關於藝術家的品牌建立吧! 相關連結: Music Map|| https://www.m
「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創造者,你不需要數百萬粉絲。為了謀生的話,作為一名工匠、攝影師、音樂家、設計師、作家、app製造者、企業家或發明家,你只需要1000個鐵桿粉絲。」- Kevin Kelly (2008)
組樂團都想變五月天?做音樂的都想紅?要紅才有飯吃?要靠唱片公司才能紅?一線藝人又是怎麼成功的?靠的是經紀人的獨到眼光和操作?當有人提供你「免費」的表演機會應該要去嗎?我應該簽給他?還是靠自己幹?為什麼藝人紅了都容易跟公司有糾紛?沒有糾紛也自己出去開公司? 到底這個產業,哪來這麼多問題。
你是否也曾經思考過,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藝人」和「藝術家」兩個不同的詞,然而他們所敘述的對象是相同的嗎?當藝人在國際場合稱呼自己是Artist的時候,這個名詞真的精確嗎?當外國人聽到你是Artist的時候,腦袋裡想的會是「藝人」嗎? 書法家張大千是藝術家?還是藝人?中國歌手黃安是藝術家?還是藝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Spotify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和播客串流平台之一,吸引了無數創作者。但音樂與 Podcast 在 Spotify 上的操作流程與分潤方式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細節能幫助創作者更好地規劃內容策略。本篇將深入探討 Spotify 的音樂與 Podcast 在 上傳管道 和 分潤模式 的不同,讓你
如何有效利用白噪音音樂串流賺取版稅:詳細教學 在現代音樂市場中,白噪音音樂因其應用廣泛且創作門檻較低,成為許多人嘗試賺取版稅收入的途徑。透過串流平台(如 Spotify、Apple Music 和 YouTube),你可以將白噪音上傳並以流量獲得收入。本教學將詳細介紹如何有效創作、上傳白噪音音
Thumbnail
▌你在串流上追劇的同時,其實也在打賞音樂創作者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02 →報導摘錄→ Spotify 前首席經濟學家 Will Page:「電影業的損失是 SVOD 串流行業的收穫,而同時音樂界也撿了一些好處。」 →報導連結→ https://pivot
Thumbnail
▌Spotify 照抄了 YouTube 的商業模式企圖拉攏影像創作者跳船投靠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114 #老闆外出取材回來了 →報導摘錄→ Daniel Ek :「各位的粉絲都非常熱愛觀看你們製作的影音 podcast 節目,問題是對於整個產業朝向在節目插入大量第
最近幾年在對岸的選秀節目大行其道,從「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從素人到專業歌手的比賽,營造出一片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繁榮現象」 因為短影音的盛行,許多素人也因為網路上的流量爆發,一夕之間成為網紅歌手,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歌唱作品,都以從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在更新迭代
Thumbnail
來聊聊網路音樂創作平台。比較早期的有:滾石可樂、Band Plaza、MP3,後來有iNDIEVOX、StreetVoice…等。目前有許多線上歌手,像是韋禮安、Lala徐佳瑩、謝和弦……等;未成名前,也都是先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網路平台。
Thumbnail
現代網路發達,音樂串流平台選擇多元,而平台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呢?若有喜歡的音樂人,狂聽他的音樂來衝點擊率能支持到他多少呢?要怎麼讓自己的音樂被串流平台青睞呢?如果你對音樂串流平台也有很多疑惑,歡迎和本篇文章一起探索解答。
Thumbnail
想知道音樂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嗎?什麼科系畢業的人才能進音樂公司工作?社畜謎音這系列文章將依據Podcast節目【社畜來音的】內容,為各位整理出大小解答,揭開音樂產業鏈的面紗。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以前在香港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還未有互聯網,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後幫助她認識廣東歌的方法,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這篇文章就像描畫了聽音樂在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Spotify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和播客串流平台之一,吸引了無數創作者。但音樂與 Podcast 在 Spotify 上的操作流程與分潤方式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細節能幫助創作者更好地規劃內容策略。本篇將深入探討 Spotify 的音樂與 Podcast 在 上傳管道 和 分潤模式 的不同,讓你
如何有效利用白噪音音樂串流賺取版稅:詳細教學 在現代音樂市場中,白噪音音樂因其應用廣泛且創作門檻較低,成為許多人嘗試賺取版稅收入的途徑。透過串流平台(如 Spotify、Apple Music 和 YouTube),你可以將白噪音上傳並以流量獲得收入。本教學將詳細介紹如何有效創作、上傳白噪音音
Thumbnail
▌你在串流上追劇的同時,其實也在打賞音樂創作者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02 →報導摘錄→ Spotify 前首席經濟學家 Will Page:「電影業的損失是 SVOD 串流行業的收穫,而同時音樂界也撿了一些好處。」 →報導連結→ https://pivot
Thumbnail
▌Spotify 照抄了 YouTube 的商業模式企圖拉攏影像創作者跳船投靠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114 #老闆外出取材回來了 →報導摘錄→ Daniel Ek :「各位的粉絲都非常熱愛觀看你們製作的影音 podcast 節目,問題是對於整個產業朝向在節目插入大量第
最近幾年在對岸的選秀節目大行其道,從「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從素人到專業歌手的比賽,營造出一片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繁榮現象」 因為短影音的盛行,許多素人也因為網路上的流量爆發,一夕之間成為網紅歌手,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歌唱作品,都以從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在更新迭代
Thumbnail
來聊聊網路音樂創作平台。比較早期的有:滾石可樂、Band Plaza、MP3,後來有iNDIEVOX、StreetVoice…等。目前有許多線上歌手,像是韋禮安、Lala徐佳瑩、謝和弦……等;未成名前,也都是先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網路平台。
Thumbnail
現代網路發達,音樂串流平台選擇多元,而平台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呢?若有喜歡的音樂人,狂聽他的音樂來衝點擊率能支持到他多少呢?要怎麼讓自己的音樂被串流平台青睞呢?如果你對音樂串流平台也有很多疑惑,歡迎和本篇文章一起探索解答。
Thumbnail
想知道音樂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嗎?什麼科系畢業的人才能進音樂公司工作?社畜謎音這系列文章將依據Podcast節目【社畜來音的】內容,為各位整理出大小解答,揭開音樂產業鏈的面紗。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以前在香港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還未有互聯網,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後幫助她認識廣東歌的方法,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這篇文章就像描畫了聽音樂在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