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本周軍事新聞】2019/01/12-01/18

俄羅斯揭露下一代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計畫
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電視台日前在播出國防部的會議影片時,展示了俄羅斯未來的幾款水面、水下艦艇模型。包括585專案的萊卡級(Laika-class)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SBN)。而在此之前,消息來源曾告訴塔斯社說,位於聖彼得堡的孔雀石設計局(Malachite Design Bureau)在完成萊卡級的初步設計後,已經開始著手研發這款第五代的核動力彈道潛艦。萊卡級的排水量11340噸,最大潛航深度600公尺,最高速度35節,耐航時間為90天。
由影片截圖可以看到萊卡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的外型設計。
由影片截圖可以看到萊卡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的外型設計。
不過幾乎可以確定的是,萊卡級潛艦將會配備最新的鋯石(Tsirkon)極音速反艦飛彈,並會採模組化設計,可隨著任務需求變更攜帶的武器類型,同時戰鬥管理系統也會整合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未來會使用的武器還包括口徑( Kalibr)長程巡弋飛彈、 縞瑪瑙(Oniks)反艦飛彈、猛禽(Khishchnik)魚雷等。鋯石極音速反艦飛彈與猛禽魚雷都是俄羅斯的下一代先進武器,鋯石極音速反艦飛彈的速度將可達8倍音速,而猛禽魚雷號稱擁有200節的水中高速。
基洛夫級是蘇聯時代最具威力的大型巡洋艦,目前納希莫夫號正在進行升級工程。
在俄羅斯電視台公開的這段影片中,還可以看到另外數款水面艦艇的模型。包括專案代號11442M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升級計畫,針對目前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進行現代化改裝,使其具備發射多款新型飛彈的能力。而專案代號23550的武裝型破冰船,也將會配備口徑( Kalibr)長程巡弋飛彈。至於專案代號22800的新型飛彈護衛艦卡拉庫特級(Karakurt-class),雖然排水量只有800噸,但也將新增3S-14型垂直飛彈發射系統,使其擁有更強大的攻擊火力。

美軍將為F-35發展戰區內攻擊武器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空軍已發出系統資訊需求書(RFI)以尋求可能的合作廠商,生產研發「戰區內攻擊武器(Stand In Attack Weapon , SiAW)」,未來將提供空軍的F-35A戰機使用。這款地對空飛彈要求尺寸要可以掛載在F-35A的內部彈艙中,也被視為是未來美國空軍反制「反介入/區域拒止(2A/AD)」戰略的重要手段。系統資訊需求書中明確表示,這款武器的設計目標,是要扼止在「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環境中有危險性的地面目標。
戰區內攻擊武器(SiAW)的最大競爭對手AARGM-ER。
美國空軍表示,未來這款「戰區內攻擊武器」將成為AGM-88E增程型飛彈的重要競爭對手。這個以AGM-88E高速反輻射飛彈為基礎,並大幅提升射程範圍與攻擊彈性的AARGM-ER計畫,目前正處於早期研發階段。而「戰區內攻擊武器」除了擁有主動雷達導引系統與通用武器介面外,也將發展出攻擊各種目標的能力,以供F-35A這款第五代戰機使用。相較於目前已服役的各種戰區外攻擊武器,「戰區內攻擊武器」的特點很可能在較小的體積與彈徑,而讓F-35A戰機可以在內置彈艙中掛載更多的攻擊武器,以有效壓制地面威脅目標。

颱風戰機參與角逐芬蘭的下一代戰機採購案
綜合外電報導,芬蘭空軍要替換目前F/A-18C/D機隊的HX競標案,已經展開了實機測試,目前由芬蘭空軍薩卡昆達司令部支援這次的戰機評測工作。參與競爭的歐洲戰機公司已派遣英國皇家空軍的颱風戰機飛往芬蘭,包括一架配備了以色列拉斐爾公司Litening III型標定莢艙的FGR.Mk4單座型,與另外一架配備了Litening V型標定莢艙的T.Mk3雙座型。英國航太公司則表示,如果未來有需要,這款標定標莢可以整合在颱風戰機身上,以更符合芬蘭空軍的需求。
參與HX競標案的競爭者們都宣稱自己提供的方案可以強化芬蘭的情報、偵察與監視能力,而這項測試將會驗證這些競標戰機的性能是否能達到芬蘭空軍的需求。而身為歐洲戰機公司大股東的英國航太則保證,採用颱風戰機的話,芬蘭將可以獲得完整的技術轉移,並擁有整架戰機的完整控制權,包括軟硬體的部份。不過目前所有競爭者中,以波音的F/A-18E/F Block III最佔上風,因為波蘭空軍有意採用EF-18 G咆哮者電戰機,這與F/A-18E/F Block III有極高的後勤共同性。

美軍B-52H將卸下投擲傳統核彈的任務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空軍日前被發現已經不允許B-52H戰略轟炸機投擲自由落體的傳統核彈,讓這款服役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核武投射平台,未來只能發射擁有核彈頭的空射型AGM-86B巡弋飛彈,不過AGM-86B巡弋飛彈也即將要退役,改由LRSO計畫中研發的新型長程巡弋飛彈取代。軍事觀察家是在美國空軍的安全作業手冊上,意外發現B-52H戰略轟炸機已經被撤銷可以投擲傳統核彈的許可,目前還不清楚美國空軍這麼做的詳細原因。
不過軍事觀察家表們示,美國空軍這麼做其實並不令人特別意外,因為要投擲傳統式核彈,B-52H戰略轟炸機必需飛到目標上空,很容易遭到防空飛彈的攻擊,因此遠從1960年代開始,就發展了AGM-69A短程攻擊飛彈(SRAM)來讓B-52H轟炸機可以在一定距離外發動攻擊。後來又發展了AGM-129先進巡弋飛彈,這款飛彈雖然已經在2012年退役,但卻擁有極先進的構型,具備一定的匿蹤能力。觀察家認為B-52H雖然不再負擔投擲傳統核彈的任務,但在未來配備LRSO後,仍將具備非常強大的核子嚇阻能力。

升級後的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已完成測試
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國防部宣布,升級後的鐵穹防禦系統在1月12日所舉行的測試中,100%完美攔截所有的目標,未來將進入以色列空軍服役。這款由拉斐爾防禦系統公司、以色列飛彈防禦組織與國防研究發展局等單位,所共同研發的鐵穹防禦系統是在2011年開始服役,並已多次在實戰中成功攔截敵方的各種攻擊。不過以色列國防部表示,隨著恐怖份子不斷改善火箭彈、飛彈的性能,並開始使用無人機,以色列也必需要升級防禦系統以應付這些威脅。
鐵穹防禦系統包括兩大部份,一是雷達系統,另一個是Tamir攔截彈。在雷達偵測到威脅後,會發射擁有主動式雷達尋標頭的Tamir攔截彈,Tamir攔截彈除了會自己搜索目標外,還會利用資料鏈從雷達系統繼續接收最新的資料,以增加攔截的精準度。不止可有效擊落火箭、飛彈,甚至還可以成功攔截一般炮兵的炮彈與迫擊炮,性能倍受外界肯定。目前以色列軍方並未透升級後的鐵窺防禦系統改良了什麼部份,也未公開任何的性能數據。
(以上新聞報導與圖片來自國外各大媒體,若有錯誤、侵權、或意見,請不吝告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