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科學怪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的人性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負責任的推斷,兩百年前這位應該在世人心中等同薩諾斯這種魅力角色。

raw-image

從1714年的《格理弗遊記》到1818年的《科學怪人》,這兩部重要的文學著作都使盡渾身解數,試圖讓觀眾相信故事本身真有其事;不管是航海地圖、書信體內容,在沒有影音娛樂的兩三百年前,這些作者兼顧了閱讀的娛樂性,讓文字充滿說服力,也慢慢確立了不少經典小說與文學的格式。

就算手法上有些粗糙,但對比回當代的歷史文化背景,這些內容也許在當時就像《哈利波特》那般引人遐想,明顯感受到人類的娛樂產業也是這樣堆疊成長,兩三百年前這些著作的「人性光輝面」套用到現代仍舊合適,甚至會覺得我們現在被科技與網路所荼毒,反倒更看不清這些古老的文明價值了。

既然是科幻小說的濫觴,一種更虛構式的題材,不免一定概括到更多的生死議題,但此作在人的死亡描寫卻是相當專注和寫實的(不會像復仇者、七龍珠那種死一大票民眾卻都不在故事討論範圍的輕鬆感)。科學怪人中,每死一個人,就像打了一針進去觀眾心裡,死著死著,就把書看完了,這個文末再重點討論。

先談談此版《科學怪人》撰寫推薦序的作家─蘇逸平。想特別介紹這部分,是因為我曾在PTT看過蘇大在靈異版的一連串撰文,每個靈異故事、奇幻題材,都寫得絲絲入扣,情感真摯,他也是台灣創作科幻題材的少數族群中,持續努力出產作品的作家。請搜尋:PTT MARVEL版─蘇逸平。

蘇逸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dit descriptionzh.wikipedia.orga

雖然我沒看過蘇老師出版的小說,但他在靈異版的每一篇我都拜讀到欲罷不能,不只是虛構題材,他也分享大量他經歷過的超寫實事件,不管你相信與否,我覺得只要對於神鬼靈媒、宗教民俗的題材有興趣的創作者,不仿視為基本的田調內容,畢竟懂得整理觀點並區分真實/虛構的科幻寫作者,又願意不藏私分享的人,在台灣寥寥可數,蘇逸平是值得關注的創作者。他在推薦序中引用一段馬奎斯的文字,不管是不是寫/讀科幻作品,尤其是在這個各種作品腦洞大開的網路世代,這樣的思考都足以當作原則:

哥倫比亞大文豪馬奎斯說過:「只要講出人的故事,就一定有人想聽。」就算是生硬冷冽的科幻故事,只要把「人」的故事說好,一定可以動人心弦。P4.

這段聽起來很像廢話,但相信我完全不是廢話。至少在我第一次創作電影劇本時,我犯過了這樣基本的錯誤──想好了一個很酷炫的宇宙觀、危機感世界,很有噱頭,但情節人物卻一丁點都沒有陳設完整,角色都被故事設定推著走。想當然,這樣的故事一開始會引起別人注意,但是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這劇本後來也沒有繼續發展,成為了我的經驗值。人,還是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常常我們和各種專家進行田調、探訪,花了大把時間,卻忽略了筆下的人物心境,這般的話再多的田調也救不回故事的。

瑪莉‧雪萊是非常勇敢的女性,從她樸實的文筆中,刻劃深厚的人物感情,足以讓人可以暫時忽略關於科幻不夠嚴謹的部分,尤其敘述主角家中的喪子之痛,我猜想可能也來自於她幼子夭折的切身經歷,增添不少故事的信服度;完成此作時她說過:「我第一次走出童年進入生活」,這也讓我很有共鳴,童年的經歷蘊藏了一個創作者交織地最濃烈的各種情感。

《科學怪人》整部作品,是一個不願意承認自己錯誤的人的懺悔錄。

raw-image

以當代的觀點看,我會相當厭惡故事中的主述者。科學怪人所引發的悲劇,都是因為這位主述者不願意直面自身的錯誤,最終反噬而遭仇恨吞食的回憶錄。我們可以看到,人在面對自己的錯誤時,就算多親近的人其實都救不了我們,在書中的前半段,父親就已經給予主角忠告:

回來吧,維克托;別對兇手抱著報復的念頭,帶著平靜溫和的心情,我們心中的傷痛才不至於加劇,而得以復原。孩子,回到這個哀悼的家,但別抱著對你敵人的憎恨,只要帶著對愛你的人的善意與溫情就好。P83.

從兩百多年的作品到現在,不乏出現各種對人類科技進步而導致災難的反思主題:異形、魔鬼終結者、駭客任務等等,但最後追根究柢還是回到這裡──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果維克托願意好好面對他發明出來的怪物,那一切的悲劇都不會發生──照護與關愛足以消弭一切醜惡與罪犯。

如果不能聽我的告誡,那就從我身上記取教訓吧,至少從我的前車之鑑學到,獲得知識多麼危險──有人熱望變得比自己的天性允許的更為偉大,相較之下,相信自己家鄉城鎮就是全世界的人,要幸福多了。P57.

如果將這句話套回那時候,英國與歐洲大陸面臨的正是帝國主義盛行,配合工業化與殖民侵略,隨著科技進步,人心也一路膨脹最後終於導致後來的世界大戰,也許當時瑪莉‧雪萊已經理解了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有時覺得歷史教訓真的只是參考,諷刺的是當今已經21世紀了,還是有國家與政權,選擇相信他們有能力單手遮天,力抗人類尋求自由平等的天性,用扭曲的心智「相信自己家鄉城鎮是全世界」;一個人不懺悔,會在未來的人生或家人身上賠上代價;一個國家不懺悔,全體國民一起賠上代價。這些都是文學作品給我們的價值,不讀不聽不看不願相信,災難才會總是循環降臨。

我已拋開了一切感受,壓制了所有痛苦,沉溺於我無盡的絕望中。邪惡於是成為我的善。被迫至此,我別無選擇,只能讓我的天性適應我自願選擇的部分。我心中有股無法滿足的渴望,想完成我瘋狂的計畫。如今,一切結束了;那就是我最後的受害者。P277.

這段是《科學怪人》最後的自白,也就是作者處理生死議題的菁華所在:一切皆來自於自己的非不得已。也就是這樣的高度,讓此作品得以改編成各式戲劇演出。從莎士比亞以降,好的戲劇元素皆來自於深刻的自白剖析,這會讓作品充滿靈魂,一直到現在像是電影《異裂》那樣的深度商業片,都盡可能保留這樣的元素。

其實我一直沒辦法為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檔節目撰文,是因為我與家人為真實的犯罪刑案受害者家庭,我們明白電視劇演得太淺薄,並且不該把諸多問題藉由「媒體亂象」之名,一昧地要求社會承受,這部分我會找個好機會說清楚,因為如果要提及,有許多隱私與傷痕需要先化解,並想清楚陳述程度(公開的部分要先保護家人不受傷害)。我並不反對此劇的立意良善、富有深意;但我們的確明白其中對犯罪生死過於粗糙的理解,所會引發的社會誤解有多嚴重。我不會批評喜歡這劇的人,也不會攻擊這劇,相反的,我希望介紹一些真正在生死議題上有豐厚靈魂的作品,讓大家得以進行更深度的思考。我並不覺得自己處境特別,沒有人是特別的,在一場悲劇中,所有人的錯都是因果,所有人的恨都是源自人性,所有人的遺憾都可能變成扭曲醜陋的愛。這也是我認同《科學怪人》的原因,一本可能不夠嚴謹的科幻題材,卻寫出了夠真實深刻的生死與人性。

我想引用一段科學怪人中女主角的話,稍微表達我的心境:「我過去總把從書裡讀到的惡行和不公不義,當成古代的傳說或杜撰的惡行,至少那些事感覺起來很遙遠,雖然聽過、看似理解,但無法想像。但如今慘事發生在家中,人在我眼裡都成了嗜血的怪物。」

作者: 瑪麗.雪萊

原文作者: Mary Shelley

譯者: 周沛郁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11/05

ISBN:4717702091200

叢書系列:商周經典名著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鹿的沙龍
21會員
21內容數
樂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我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那麼喜歡這部電影……後勁溫柔但生命力強悍,役所廣司的演技節制而紮實,隔天想起劇情都還會想開心想笑的那種
Thumbnail
2025/04/25
我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那麼喜歡這部電影……後勁溫柔但生命力強悍,役所廣司的演技節制而紮實,隔天想起劇情都還會想開心想笑的那種
Thumbnail
2025/04/18
前陣子才聽到魏導強調楊德昌如何使用空間來創作電影,再看到《羅馬》時發現竟完美地呼應這主題
Thumbnail
2025/04/18
前陣子才聽到魏導強調楊德昌如何使用空間來創作電影,再看到《羅馬》時發現竟完美地呼應這主題
Thumbnail
2025/04/14
每個大師導演在早期作品都會證明能把大眾向的故事說得很好。
Thumbnail
2025/04/14
每個大師導演在早期作品都會證明能把大眾向的故事說得很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科幻故事是屬於那時代對於未來的想像。 一、科幻起源 科幻的歷史要從哪說起比較好,從作品開始說,還是從科幻小說家、科幻定義、科幻產業等這些方向?歷史從哪裡開始講述的問題,想必是每位整理歷史資料的人最頭痛的事。當人們開始為某一個領域定義源頭時,代表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那個領域已經存在,只是在那一刻才被發
Thumbnail
科幻故事是屬於那時代對於未來的想像。 一、科幻起源 科幻的歷史要從哪說起比較好,從作品開始說,還是從科幻小說家、科幻定義、科幻產業等這些方向?歷史從哪裡開始講述的問題,想必是每位整理歷史資料的人最頭痛的事。當人們開始為某一個領域定義源頭時,代表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那個領域已經存在,只是在那一刻才被發
Thumbnail
從推理小說跨向科幻小說,森博嗣跨越的脈絡來自當時期的好萊塢電影,他提到《異形》(Aliens,Alan Dean Foster,一九七九)、《銀翼殺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Philip K. Dick,一九八二)、《第三類接觸》(Close E
Thumbnail
從推理小說跨向科幻小說,森博嗣跨越的脈絡來自當時期的好萊塢電影,他提到《異形》(Aliens,Alan Dean Foster,一九七九)、《銀翼殺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Philip K. Dick,一九八二)、《第三類接觸》(Close E
Thumbnail
即使你對科幻沒特別感興趣,光是讀讀怎麼定義一個內容類型的範圍、特徵、策略,也能度過有益身心的時光。
Thumbnail
即使你對科幻沒特別感興趣,光是讀讀怎麼定義一個內容類型的範圍、特徵、策略,也能度過有益身心的時光。
Thumbnail
好好的人為什麼會走向邪惡? 「一個人走向邪惡不是因為嚮往邪惡,而是錯把邪惡當成他所追逐的幸福!」 這是出自寫《法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多譯為《科學怪人》的作者瑪麗.雪萊的名言。1818 年出版的《科學怪人》...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好好的人為什麼會走向邪惡? 「一個人走向邪惡不是因為嚮往邪惡,而是錯把邪惡當成他所追逐的幸福!」 這是出自寫《法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多譯為《科學怪人》的作者瑪麗.雪萊的名言。1818 年出版的《科學怪人》...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1818年瑪麗‧雪萊的《Frankenstein》這本小說可以算是科幻小說的始祖,書中所描繪對於科學怪人的誕生,實則當時代對於生物學及電學的延伸,並藉由解剖學上的研究,得出動物體內普遍有電的證據(因為在青蛙被解剖後,其蛙腿仍會抽動所得之推論)
Thumbnail
1818年瑪麗‧雪萊的《Frankenstein》這本小說可以算是科幻小說的始祖,書中所描繪對於科學怪人的誕生,實則當時代對於生物學及電學的延伸,並藉由解剖學上的研究,得出動物體內普遍有電的證據(因為在青蛙被解剖後,其蛙腿仍會抽動所得之推論)
Thumbnail
每一種小說類型,都有不同的讀者、不同的期待,自然有不同的設定。由於世界觀是這個故事的起點,活屍的特性和來源也已經設定完畢,向這些熱門作品學習的主要是如何設定和開展劇情。
Thumbnail
每一種小說類型,都有不同的讀者、不同的期待,自然有不同的設定。由於世界觀是這個故事的起點,活屍的特性和來源也已經設定完畢,向這些熱門作品學習的主要是如何設定和開展劇情。
Thumbnail
寫故事的都知道一組條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科學之外就是作者的想像力,這部分靠的是在既有的科學常識和知識上,創意有多狂放、想像力有多豐滿。但是情理之中才是一個故事的基礎,那是為讀者鋪墊的紅毯,其上你才能花枝招展。沒了紅毯,你只是個奇裝異服的怪胎。
Thumbnail
寫故事的都知道一組條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科學之外就是作者的想像力,這部分靠的是在既有的科學常識和知識上,創意有多狂放、想像力有多豐滿。但是情理之中才是一個故事的基礎,那是為讀者鋪墊的紅毯,其上你才能花枝招展。沒了紅毯,你只是個奇裝異服的怪胎。
Thumbnail
藉由奇幻故事所反映出來的悲歌之所以刻骨銘心,正巧是因為它符合了我們在現實裡所能體會、認知,與生活經驗相似的共感情緒。現實無所不在,所以可以感同身受。 對於小說家而言,現實便是這樣的題材,因此它既可以是小說家想付諸理想的手段,也可以是純粹為用而用的工具。
Thumbnail
藉由奇幻故事所反映出來的悲歌之所以刻骨銘心,正巧是因為它符合了我們在現實裡所能體會、認知,與生活經驗相似的共感情緒。現實無所不在,所以可以感同身受。 對於小說家而言,現實便是這樣的題材,因此它既可以是小說家想付諸理想的手段,也可以是純粹為用而用的工具。
Thumbnail
我過去總把從書裡讀到的惡行和不公不義,當成古代的傳說或杜撰的惡行,至少那些事感覺起來很遙遠,雖然聽過、看似理解,但無法想像。但如今慘事發生在家中,人在我眼裡都成了嗜血的怪物。——瑪麗・雪萊
Thumbnail
我過去總把從書裡讀到的惡行和不公不義,當成古代的傳說或杜撰的惡行,至少那些事感覺起來很遙遠,雖然聽過、看似理解,但無法想像。但如今慘事發生在家中,人在我眼裡都成了嗜血的怪物。——瑪麗・雪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