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導讀與簡評—《動物本能》

這本書由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喬治.艾克羅夫(George A. Akerlof)與耶魯大學經濟教授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合著。主要是從行為的角度出發解釋2008年的一連串金融風暴問題,全書沒有複雜的公式或是計量模型,一般讀者都可以看的懂,請放心。

內容簡述與導讀
本書共分兩大部分、共13章,依序如下,並簡單提出該章的主要概念。一到五章是作者要提出的觀念,表示主流經濟學應該要修正或納入的部分。第六章後是作者應用這五大原則,去對各種問題進行闡述的部分。
  • 第一章、信心與其乘數效果:乘數效果不僅只有可量化的部分,信心等不可量化的也算。
  • 第二章、公平:人類很在乎公平的感受,經濟學必須處理心理學的問題。
  • 第三章、貪腐與矇蔽誤導:金融市場產生的貪腐現象,會嚴重打擊公眾對經濟的信心。
  • 第四章、貨幣幻覺:貨幣幻覺確實存在,人不是純然的理性人,總體經濟學必須考量此點。
  • 第五章、故事:一般人並不是透過數字,而是透過一連串的故事理解世界。
  • 第六章、為何經濟會陷入蕭條:對貨幣產生的幻覺、對公平觀點的改變,產生的信心崩潰。蕭條與這些無法計量的因素息息相關,人們很容易在情緒上忽視簡單的經濟事實,困於簡單直接但空洞無物的故事,而非思考複雜的經濟道理。
  • 第七章、為何中央銀行能對經濟產生影響:央行處理系統效應,維持信心。(這章的方法講很多,後記還有給當前聯準會的建議,請讀者自行參閱,筆者不方便講太多。)
  • 第八章、為何有人無法找到工作:雇主通常支付高於必要水準的工資,雇主與員工的關係並不是純粹的經濟問題。
  • 第九章、為何通膨與失業之間存在長期相互消長關係:貨幣幻覺影響到工資的調整,公平對員工的心理有很高的影響力,造成工資僵硬化。在此傅利曼的自然失業率說法延伸過頭,與現實狀況不符。
  • 第十章、為何儲蓄傾向如此不一:各國文化不同,人們的確有儲蓄的經濟動機,但經濟動機不是唯一動機。
  • 第十一章、為何金融市場價格和企業投資如此易變:人是不理性的,信心乘數有很高的傳染力。金融市場是一個很需要小心的地方,而人對於自己的未來其實相當的無能為力,這代表金融市場需要嚴加管制,避免貪腐行為產生,造成一般民眾損失,進而產生信心崩潰,嚴重的經濟衰退會隨之而來。
  • 第十二章、為何房地產市場會有起伏循環:人們有錯誤的直覺,對房地產的市場有莫名的信心,但這與實際狀況不符,說明房地產市場實際上仍是不理性。
  • 第十三章、為何弱勢族群特別貧窮:「自我」與「他我」的方野,造成觀察社會公平的角度不同,影響到其工作與努力的動機。
  • 第十四章、結論:理性預期、效率市場被過度使用,忽略掉人類本身的動物本能。當我們敘述政府的功能與經濟運作時,不能僅考慮經濟動機,必須了解到信心、公平與貪腐的角色,了解貨幣幻覺與歷史故事。
João Silas on Unsplash

感想與簡評
筆者不是經濟學專家,所以不評論行為經濟到底需要佔主流經濟中多大部分才對。坦白說筆者也無此能力,只是可以跟讀者提一些事情。
第一點、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種學派,各種學派有其思維的背景,以及其理論架構下的世界模樣。並不是跟你不一樣,就一定是錯的,更不要提徹底的經驗主義,那是鬼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理論架構,作為理解世界的基礎,筆者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於,當現實顯示出的與你的理論不符合,你會承認還是找藉口?
第二點、不管是自由經濟還是社會主義,嚴格上來說「都沒有被徹底實行過」,筆者本人是科學家背景,對於沒有徹底實行過的這些主義跟政策,基本上都抱持某程度上的懷疑態度。筆者的認知是,因為這些主義本身的框架與前提,都不存在於現實的社會中,就如同你不可能僅僅用牛頓運動學就把太空船送到火星上一樣。
第三點、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始終都存在,人又有天生的資賦差異,相同資訊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與預期,就此點來說,不管是全然自由的市場還是部分管制的市場,都會與人性產生衝突。簡單說,會當到經濟學家的人,腦袋瓜一定跟市井小販不同,要求一般老百姓都可以跟專家學者一樣思考,這根本就不可能。以此前提發展出的理論在現實上實行一定有修正的必要。
地球上近百年來唯一有徹底實行某一特定思想的,只有馬列主義,請注意是被列寧拿去改版過的,不是原來的馬克思主義,更不要提這套結果直接造成幾千萬人死亡,間接的造成數億人的災難數十年。
當現實結果出來就是如此,當我們解析其中原由是如此,也就不要找藉口了。順便提到一下台灣的政治狀況,請讀者好好想想,問題是不是都出在,我們只想替自己選出的政客找理由,好替自己的無能找藉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