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繪本引導~閱讀理解與表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raw-image

今天帶讀的繪本是《我在礦山的童年》

這類型繪本如果沒有採取同儕討論,很容易流於說教,也減低趣味。

從觀察圖、文著手,推測文本暗示的情境,仰賴小孩的閱讀理解。

可以一起想想許多問題,例如:

1. 為什麼「在放學路上看見認識的同學在撿煤渣,我們不會出聲叫喚,只會快步離開」呢?

2. 桂子為什麼上課了還沒有去買尺呢?文本中說「桂子的雙頰突然變紅了」是什麼原因呢?

3. 桂子為什麼好幾天沒有去學校?請問發生了什麼事?

前面兩個問題,可以包含桂子與作者的家境等背景認識,上過課的小孩幾乎在聆聽完故事後都能理解。不過第三個問題就有點卡關了。

raw-image

這時,特別仰賴教師提問與同儕互為鷹架,一步步通過討論逼近核心。

小孩一開始擷取到的訊息是故事尾聲的「桂子搬家」,再追問「為什麼搬家呢?」小孩答不上來。必須再引導他們理解文字內容,「根據文章所說,只有桂子一個人離開嗎?」有小孩讀出了繪本上的段落,改口「因為煤礦出事。」

再追問,「煤礦場出了什麼事呢?怎麼看得出來呢?」

小孩跑出不同想法,有的說「失火了。」「怎麼知道失火了呢?」熟練的小孩已經能回答,因為「前面有說到煤礦有可能會著火。」(很好,能夠擷取訊息並且組織推論)

「所以呢?煤礦著火就必須搬家嗎?」我又追問。

小孩再度分岐,有的說「煤礦沒了,所以就必須搬家。」有的支支吾吾,還在思考。「但其他人有煤礦嗎?為什麼沒有全部人都搬家呢?」有小孩趕快補充,「應該是煤礦要變成工廠」,也有小孩開始冒出疑惑,補充同伴的話語,「為什麼變成工廠就要搬家?」冒出好多好多猜測。

raw-image

突然有小孩說,「會不會是桂子的爸爸死掉了?」

「桂子的爸爸怎麼死掉的呢?」我抓住機會追問。

小孩說「前面有說工作太累,可能是因為這樣死掉的。」(「那跟失火有關係嗎?還記得你們一開始說失火嗎?」小孩拼湊出蛛絲馬跡,「礦場著火了,所以出現直升機,好多小朋友都被叫到名字,必須趕回去。桂子的爸爸應該也是死掉了。」

兜攏小孩討論的內容,協助他們整合資訊,我唸出封底的文字,原來這是一個礦場意外的故事。

又問他們,「還記得昨日的午餐嗎?」只有一個小孩記得。

「那麼還記得前天午餐嗎?」小孩面面相覷。

其中一個小孩雀躍的說,「我記得上周六的午餐,我跟好朋友一起玩,還吃了麥當勞與薯條!」

「對,這就是印象深刻。妳們的印象深刻是一起玩,作者的印象深刻是她小時候的見聞。這就是這本書創作的原因。」

下課前,大力的稱讚他們,通過彼此的觀察與對話,進一步深入了解了繪本要表達的意思。

這群帶了一年多的孩子,協助了彼此讀懂故事。

令人滿足的一刻~

備註:文中小孩為國小三升四年級。

#暑期語文共學

#閱讀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文生態系
51會員
88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與文生態系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透過繪本閱讀跨出偏鄉教育第一步 夏天的午後,阿芃老師如常來陪伴水尾國小的孩子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天氣炎熱,有些活潑的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所以阿芃老師帶來一本誇張又有趣的《朱家故事》。 透過有趣的故事能夠吸引孩子注意,並透過故事內容引導孩子延伸思考。 故事中的朱家媽媽因為受不了爸爸跟兒子總是
Thumbnail
透過繪本閱讀跨出偏鄉教育第一步 夏天的午後,阿芃老師如常來陪伴水尾國小的孩子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天氣炎熱,有些活潑的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所以阿芃老師帶來一本誇張又有趣的《朱家故事》。 透過有趣的故事能夠吸引孩子注意,並透過故事內容引導孩子延伸思考。 故事中的朱家媽媽因為受不了爸爸跟兒子總是
Thumbnail
打工人主觀心情感受
Thumbnail
打工人主觀心情感受
Thumbnail
他們在學習單空白處組合各種部件來猜測謎底,拆解、組合、嘗試……,自筆端滾落的那些字無論是否真實,彷彿都將長出生命。這就是「創作」,當時我這麼想。
Thumbnail
他們在學習單空白處組合各種部件來猜測謎底,拆解、組合、嘗試……,自筆端滾落的那些字無論是否真實,彷彿都將長出生命。這就是「創作」,當時我這麼想。
Thumbnail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Thumbnail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Thumbnail
真是一篇來得很心虛的總結文,其實從下學期開始至今,我們已經共讀了三本繪本。但自從去年底昏天暗地的忙著人生的大變動,到現在每天還是塞著很多事,遲遲延宕沒有紀碌。 但大腦容量太小,實在是,再沒有紀下來,那些寶貴的電光火石就會都消融在遺忘的深河裡。
Thumbnail
真是一篇來得很心虛的總結文,其實從下學期開始至今,我們已經共讀了三本繪本。但自從去年底昏天暗地的忙著人生的大變動,到現在每天還是塞著很多事,遲遲延宕沒有紀碌。 但大腦容量太小,實在是,再沒有紀下來,那些寶貴的電光火石就會都消融在遺忘的深河裡。
Thumbnail
經過了第一週的奔波,那種剛開始會有的緊張、不安、期待、稍稍害怕⋯⋯等心情,也跟著淡去,很有趣,我想,這就是之所以「第一次」通常會讓人難以忘懷的原因吧? 回顧第一週,從孩子口中聽到的多是遊樂,聽老師講歷史故事,跟著同學去玩水、撿木頭、鋸木頭、畫畫⋯⋯,不知道為什麼⋯⋯
Thumbnail
經過了第一週的奔波,那種剛開始會有的緊張、不安、期待、稍稍害怕⋯⋯等心情,也跟著淡去,很有趣,我想,這就是之所以「第一次」通常會讓人難以忘懷的原因吧? 回顧第一週,從孩子口中聽到的多是遊樂,聽老師講歷史故事,跟著同學去玩水、撿木頭、鋸木頭、畫畫⋯⋯,不知道為什麼⋯⋯
Thumbnail
寫在前面: 人生中第一次用走的去郊遊,是在國小二年級時,為了紀念以前那快樂的童年回憶,把它用故事的形式寫下來,並稍微改編了一下,雖然是好幾年前的故事;但重新看一遍時,腦中那美好的回憶,立刻浮現,嘴角就忍不住失守了。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我本人,而那位當時和我一起走路的朋友,現在偶爾還是會互相聯絡的。 P
Thumbnail
寫在前面: 人生中第一次用走的去郊遊,是在國小二年級時,為了紀念以前那快樂的童年回憶,把它用故事的形式寫下來,並稍微改編了一下,雖然是好幾年前的故事;但重新看一遍時,腦中那美好的回憶,立刻浮現,嘴角就忍不住失守了。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我本人,而那位當時和我一起走路的朋友,現在偶爾還是會互相聯絡的。 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