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這塊島嶼上的每個角落 都有人默默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守住角落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永遠無法體會,聽從內心的鼓聲,走上一條人跡罕至的路,可以獲得的最大獎賞,就是長程自由的人,開出自由的花⋯⋯

raw-image

剛好不久前又重讀了一次《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同樣是將採訪文章集結成書,和這本可說是人物專訪教戰手冊的作品相比,《守住角落的人:他們或縱身自然、或獨行藝術曠野,漫漫前行》(後簡稱《守住角落的人》)在寫作的技術上,或許有些能夠在商討之處。然而,後者的「優勢」在於採訪對象,他們不只成為蘇惠昭這本作品最大的亮點,也照亮了台灣許多尚未被主流社會看見的重要角落。

照亮角落裡踽踽獨行的追夢者

必須先澄清,《守住角落的人》並不是一本「不好看」的作品,但在大學時期被教授強調標點符號重要性的記憶,還是多少會影響到閱讀時的節奏;另外,或許是採訪的內容太過豐富(或者受訪者太跳 tone ),在採訪文章的篇幅限制之下,偶爾也會出現文意斷裂狀況。不過這些並不是經常出現的小瑕疵,並不會影響到這些人物背後精彩的故事,不論是賞鳥、動物保育、守護傳統技藝、開書店,甚至是為大自然製作一張專輯等,都讓人驚覺「原來有人正在做著這樣的事」,而那些事原來又是如此的重要。

滿喜歡「守住角落的人」這個書名,書中的角色們,除了主流社會可能比較聽過的導演蔡明亮之外,大概都只是短暫佔據媒體版面幾天的「爆紅」素人;但不論聚光燈是否照到他們,這些「角落生物」們,依舊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踽踽獨行。不過同時,他們也有夢想,不論是讓人們重新看見星空、聽見大自然的聲音,或者是看見並尊重這塊島嶼上的每一個生命與存在,他們都與台灣這塊土地,或者是如今已被嚴重忽視的文化價值習習相關。

聚光燈外的「台灣之光」

24個受訪者,代表著24條重新認識台灣的道路,短短的篇幅卻毫無例外地有著能夠讓人細細咀嚼的韻味,透過《守住角落的人》也讓這些原本只有一天賞味期限的故事,轉移到書本這個媒介,獲得更久的保存期限。或許他們並不會停留在讀者的腦海太久,但至少能夠讓更多人知道,這塊島嶼上永遠都有人默默地在為夢想打拼,並且激勵自己努力前行。

(本書與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請參考:https://reurl.cc/qr28qq)

內容總結
守住角落的人
4
/5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4/5世界盡頭的瘋人院
日本的「職人」,指的是對於某種技藝有所專精,重視並且致力於持續鑽研的精神,但隨著時代不斷變遷,有的技藝本身更帶有時代的背景,讓它們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乘載了一段文化與歷史。《瓦貓》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儘管或許沒有「職人」的自覺,卻早已具備更大的存在意義。
4/5瓦貓
時間回到2001年,震驚全球的客機恐攻事件爆發後,美國開始積極在全球各地尋找潛在的國安威脅,本書的作者「穆罕默德・撒拉希」也遭到逮捕,並且開啟超過十年的牢獄生涯,《失控的審判: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正是源自他在獄中撰寫的日記。
《百年孤寂》的時間線跨越了百年(如同書名所暗示),並且以波恩地亞家族在此地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為主軸。儘管結合了政治、民族主義、愛情、宗教與神話等不同元素,讀者不難發現其中的情節,就如同他們所使用的名字一般,只是不斷輪迴重演,帶有宿命色彩的文字,也讓人深刻體悟到人生在世的虛幻。
4/5百年孤寂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4/5燃燒的女子
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4/5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創造歷史似乎對人類總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而這樣的慾望也促使人類去發現、探索,只為了成為某項紀錄的「第一人」;但這樣的過程並不總讓人喜歡,甚至通常宿命地必定會經歷苦難,《世界盡頭的瘋人院:史上首支成功度過南極冬季的探險隊求生錄》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4/5世界盡頭的瘋人院
日本的「職人」,指的是對於某種技藝有所專精,重視並且致力於持續鑽研的精神,但隨著時代不斷變遷,有的技藝本身更帶有時代的背景,讓它們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乘載了一段文化與歷史。《瓦貓》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儘管或許沒有「職人」的自覺,卻早已具備更大的存在意義。
4/5瓦貓
時間回到2001年,震驚全球的客機恐攻事件爆發後,美國開始積極在全球各地尋找潛在的國安威脅,本書的作者「穆罕默德・撒拉希」也遭到逮捕,並且開啟超過十年的牢獄生涯,《失控的審判: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正是源自他在獄中撰寫的日記。
《百年孤寂》的時間線跨越了百年(如同書名所暗示),並且以波恩地亞家族在此地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為主軸。儘管結合了政治、民族主義、愛情、宗教與神話等不同元素,讀者不難發現其中的情節,就如同他們所使用的名字一般,只是不斷輪迴重演,帶有宿命色彩的文字,也讓人深刻體悟到人生在世的虛幻。
4/5百年孤寂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4/5燃燒的女子
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4/5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我想當個吹哨人。
Thumbnail
航行者若是看向前方目的地,代表前往;若看向身後船駛過留下的水痕,則代表離開。
Thumbnail
這就是個分眾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你的目標族群?你有沒有可能就那麼恰好地,在哪個瞬間,得到了珍貴的、你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青睞!或者再從這樣的過程中,漸漸地建立起小小的讀者群,少少的,始終專一、忠誠的讀者!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角落] 喜歡角落 小小的 一點點熱能 就足夠溫暖 這整個世界
自由的社會是這樣的 很多看不慣的人就在身邊 很多討厭的言行必須妥協 特別是衝擊到年老力衰 能做的就祇是默默離開 靜靜地如同《百年孤寂》中 那幢殘破老宅 慶幸的是還能守著尊嚴 還能帶著微笑 還能珍惜脊骨硬朗 天高地闊 隨遇而安 安的是心 得的是理 也毋須辨明 更不用說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我想當個吹哨人。
Thumbnail
航行者若是看向前方目的地,代表前往;若看向身後船駛過留下的水痕,則代表離開。
Thumbnail
這就是個分眾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你的目標族群?你有沒有可能就那麼恰好地,在哪個瞬間,得到了珍貴的、你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青睞!或者再從這樣的過程中,漸漸地建立起小小的讀者群,少少的,始終專一、忠誠的讀者!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角落] 喜歡角落 小小的 一點點熱能 就足夠溫暖 這整個世界
自由的社會是這樣的 很多看不慣的人就在身邊 很多討厭的言行必須妥協 特別是衝擊到年老力衰 能做的就祇是默默離開 靜靜地如同《百年孤寂》中 那幢殘破老宅 慶幸的是還能守著尊嚴 還能帶著微笑 還能珍惜脊骨硬朗 天高地闊 隨遇而安 安的是心 得的是理 也毋須辨明 更不用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