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如何辨別善行與詐騙

前陣子,看到有人把陳樹菊與慈濟的故事拿來對比,照樣引戰不已。有人認為陳樹菊在內份內做出犧牲去幫助人,比慈濟要來得偉大,反方則覺得慈濟可以在最短時間幫助更多人,不能因此去貶低慈濟的善行。
很好,難得看到有人會想去講這個問題,筆者就把行善跟詐騙的區分大致解釋一下。要怎樣區分,其實有非常簡單但是違反很多直覺的地方,簡單說就是怎樣去做KPI。
咦?善行要KPI化?
廢話,當然要,不然呢?
不要扯到錢,就覺得銅臭味臭不可聞,現實的善行團賺錢的一大堆,不賺錢怎麼能永續行善下去?所以賺錢沒有錯,依靠單純的捐獻很難長久維持下去。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怎樣去評量這些所謂的行善跟善行,有沒客觀的指標。
陳樹菊女士就他的個人範圍內儘力去做,你也許會笑他傻,但筆者到今天還沒看過,有哪個人說他應該把所有錢都拿給慈濟,去擴大行善的範圍,這樣講就不只假掰,簡直欠揍。個人行善根據他的心意出發,做出超越大多數人能做到的,這就夠了。
但慈濟之類的組織可不一樣,除了每年大筆捐獻以外,還可以去承包政府的業務,更有甚者如教育組織,多拿教育部經費去幫助弱勢,這些錢都是捐款人跟納稅人了,你怎麼能說因為是行善所以不需要在意效率?
好比之前有人大力推崇李家同跟他的團隊,說幫助了偏鄉地區千萬學子,還罵其他人只會嘴巴說,不知道李杯杯付出多少努力。這話不假,台灣幾個重要的教育團體確實幫助不少弱勢學子,但如果我們去衡量效益值,你發現政府每年給某團體十億,結果幫助到的弱勢學子只有一百個,然後他們拿著這一百個裡面考試成績不差的十個,來大肆宣傳。
你會肯定他們幫助了這十個小朋友,還是質疑他的花錢效率,或是他錢拿去哪裡?
拿了一個偏鄉圖書館計畫,收了三千萬捐款跟政府經費,結果拿去買二手書一百萬,還上網募集網友善心捐書,你相信他的人事費用需要兩千多萬嗎?這種例子可不少,過去的年代更多。
我們今天如何評估這些善行的價值,一定要加以評量,而不是打著「他有幫助到人啊,不要去計較這些」的口號,這擺明就是詐騙或是詐騙共犯。
為何?
今天如果我們拿一億出去做慈善,給予相關人員合理的薪水,例如10個人每個月3萬,總計一年加年終獎金1個人40萬共400萬,其他硬體相關支出600萬,剩下可以用於慈善的至少八九千萬。而我們為了永續經營,拿了其中三千萬去做長期投資跟募款計畫,希望三年內可以達成自給自足,長期行善的目標。計劃書拿出來,好好評估,不會有人說你要把這些錢拿去汙掉,就算失敗了起碼也知道問題出在哪。
但你看檯面上的這些慈善組織,到底拿了多少錢,又做了多少事?
各位讀者請自己評估跟查證,一個不讓你查,講一堆好聽話結論就是「因為有貢獻就別在意了」,這就是詐騙。不然呢?筆者說請大家捐款過來做善事,結果9成都變成我的業務用新車跟業務用房子,各位怎麼想?
很多事情不需要講大道理,把財務狀況拿出來白紙黑字,結果一目瞭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