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系列

#三十分鐘系列含有「三十分鐘系列」共 7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三十分鐘內就懂系列:迅速分辨真假左右派的辦法最近有有朋友在講,說多了一些粉專跟狂粉膠,到處貼名詞自稱左右,希望筆者拿一些簡單的概念說明。筆者雖然寫過不少,回去翻翻發現欠了圖解,這篇補上讓人快速理解用。
Thumbnail
2020-03-01
28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為何台灣需要加強自主防衛能力台灣該不該加強自主防衛能力?當然需要,這是現實考量,不是因為打得過或是打不過。現實來說,中國不具備攻占台灣的能力,就算今天台灣的武裝力量剩下一半,一樣做不到。但並不是做不到,就可以裝死擺爛,把錢省下來爽爽花。另一方面,台灣的地緣關係太重要了……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現代戰略基本觀念 part4現代戰略所謂的縱向觀點,也就是根植於國家的教育跟科技上下兩方向。看教育制度跟其重點,可以理解二十年後這個國家的人才庫狀況,看科技水準跟程度,可以知道真實的國力水準。為何要這樣看,不去先看所謂的經濟跟軍事分析?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現代戰略基本觀念 part3現代戰略,整個的「大局觀」是指一種不帶情感的旁觀角度,客觀的分析我們對象的國家,權力的結構如何劃分,主事者有誰,又有多大權力等等。其次,分析國際現勢是屬於亂世還是治世,世界有沒大亂,其運作規則跟和平時期絕對不同。這兩個方向說來簡單,網路一堆人都亂講,或者是故意亂講。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現代戰略基本觀念 part5現代戰略所謂的橫向觀點,是在經濟、文化與政治面上。原因非常簡單,現代戰爭打的是科技戰與後勤戰,開戰前就幾乎決定了勝敗。二戰美國科技高了日本一個檔次,同樣要損失數萬計將士生命。到了越戰,美國扣除掉戰略錯誤的因素,在戰術上的損失與北越相比已經不是同一個量級,但至少……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如何辨別善行與詐騙前陣子,看到有人把陳樹菊與慈濟的故事拿來對比,照樣引戰不已。有人認為陳樹菊在內份內做出犧牲去幫助人,比慈濟要來得偉大,反方則覺得慈濟可以在最短時間幫助更多人,不能因此去貶低慈濟的善行。很好,難得看到有人會想去講這個問題,筆者就把行善跟詐騙的區分大致解釋一下。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台灣對中國的必要性?part3很多人看到政治就嗤之以鼻,尤其是自認超懂戰史的軍盲,但實際上翻越多當年政客的回憶錄,或是雙方的外交文件類的,就會發現古人跟現在一樣,當下的政治情勢遠比未來重要。也就是說,根本沒想那麼多的狀況較常見,而且所謂的以戰逼和等等的想像……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指出客觀事實與解讀客觀事實客觀事實是什麼?這其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事實的呈現本身就不會客觀,會根據紀錄者個人的身分與立場有改變。好比昨天才發生的統促黨打人,警察處理太慢這件事來說,若只看臉書上某些參與者的第一手影片,大概會覺得某種神祕力量又介入了,但這些人提供的影片,真的能夠說明事件真相嗎?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情報與編劇本的重要沒有真正管理過的人,很難理解為何政客會說他手上有多種劇本可以因應,也很難理解情報的重要性。沒經驗的素人,大多會從自己的個人感情,以及家庭求學的背景經驗,來想像遇到狀況時的應對。軍事重視情報的理由,其實就跟一般公司行號生存沒兩樣,也跟考大學選科系沒兩樣。差別在於……
Thumbnail
2007-12-31
0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現代戰略基本觀念 part final到底是以什麼作為戰略的判斷基準?這個東西其實很簡單,自古以來都一樣,就是「信用」兩個字。為何是信用?若僅有兩個勢力對峙,那麼要你死我活,能騙就騙當然是可以。若不只兩個勢力,而是幾十個,有大有小也有中間的,你無法獨霸,他也不能統一,該怎麼辦?
Thumbnail
2007-12-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