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讀書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看一本書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是我又想要大量閱讀,閱讀太慢會嚴重影響我看書的心情。 股神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蒙格曾說過: 「我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不大量閱讀的」,想要成長一定要讀書,閱讀可以增加我們眼界,讓我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可是問題就出在我們不是大師啊,平時光是工作就夠累人了,光是找出時間來看書就不錯了,是要怎麼個大量閱讀,而且找空閒時間閱讀,沒個把個月的時間怎麼夠? 除非能像電視上那些速讀的神人,閱讀的速度飛快,實在是令人羨慕。
所以有沒有適合普通人簡單可以學會的速讀方法,不需要特別去上課,零碎的時間也能速讀,最好是30分鐘就可看完一本書,方法是有,不過請你先仔細回想看看,你是怎麼閱讀呢?
從小學開始上國語課,上課時跟著老師一字一句唸出來,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平時的閱讀,我們總是一句句慢慢看,可能會在心中一字一句默唸出來,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地方還會邊看邊想,不明白的地方停下看到懂為止,就一直在同樣的地方打轉,重複看一樣的東西,也難怪看書怎麼也看不完。
可是一樣是閱讀文字,看報紙速度就很快,應該沒有人一份報紙要看個一周吧,平常看報紙你會一字一句默念出來,還是看一眼不用默念就知道意思呢?
又例如說去看招牌,當看到麥當勞三個字,你會在心中默念「麥、當、勞」嗎?
再舉一個例子,下面這段成語把順序打亂「事者竟志有成」,你會看錯意思嗎?
由於我們跟AI很像,大腦已經內建所謂的「雜學資料庫」,大腦會自行去比對,像是剛剛提到的成語,雖然順序被打亂,但看一眼你就知道意思了,不熟悉的事物或是新資訊就需要大腦運作去建立相關的記憶。
這個資料庫就是從你過往的學習、經驗、知識去累積而來,閱讀快或慢就跟你資料庫的資訊數量有關。
所以說為了增加腦內的資料庫,養成閱讀的習慣會比速度技巧更重要,應該說這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比如說好了,相關領域的人看同一領域的書就會比較快,想要速讀就要大量累積資料庫,累積的資料多了自然而然看書就會變快。
如果想要學會速讀,最重要其實是累積資料庫,速度技巧反而其次。
因為不管你學會再多技巧,看不懂的東西,不會因為速讀就變簡單,你反而要先去建立基礎的知識,厚積薄發,最後才能看懂該領域的書,而且能越看越快。
可是現在人時間太過零碎了,我就是想要學會速讀才能看更多的書啊,現在教我要先多累積資料庫,再學會速讀的技巧,聽起來就是要靠意志力先撐過大量累積的時期,怎麼都不覺得會成功。
別擔心,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今天要介紹的《雪球速讀法》讓你大量閱讀與速讀的願望一次滿足,作者叫做宇都出雅巳,曾訓練出許多王牌業務員,擅長速讀法、記憶法,這本雪球速讀法將會打破你對「傳統速讀」的認知,是人人都能輕鬆上手的速讀方法。
股神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而影響雪球大小的因素有二項-夠長的坡道和充足的雪量,速讀也是相同的道理,持續不斷的閱讀習慣和大量累積的資料庫,閱讀的速度也會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快。
速讀的重點就在於如何有效的累積資料庫,笨方法有時候不見得是慢方法,這個笨方法就是:
反覆閱讀,看一次不夠,看十次總夠了吧。
反覆閱讀的目的在快速瞭解這本書的輪廓,掌握閱讀的節奏,高速反覆閱讀一本書,累積這本書相關的資訊進入大腦的資料庫內。閱讀第一遍不懂沒有關係,千萬不要邊閱讀邊思考,這樣會影響閱讀的流暢度,你越是想要明白書中的內容,你就會看得越慢,第一遍的目的是認識這本書,大概有哪些章節、整本書到底想表達什麼、常提起的關鍵字是什麼?
就想像在欣賞影片,我們不會一直按暫停鍵又播放,只因為要了解台詞吧,大多時候反而會按快轉跳過先看想看的片段,又或者調快播放速度,這樣很快就看完一部影片了。而第一遍閱讀就跟快轉看影片很像,當你第一遍快速掃過之後,大致上已經理解這本書想說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想傳達什麼觀念了。
接著讀第二次會比第一次更快,因為你這本書有初步的熟悉程度了。 可以更加專注在各個章節中出現的標題、黑體字,了解內容中要傳達的意思,接著再看第三次、第四次呢? 你一定會越看越快,越看越熟悉。
隨著高速反覆閱讀,對於這本書的內容你將會有一個相當程度的理解,仔細回想你慢慢看一本書,沒有一定的時間應該不可能達到同樣程度的理解吧,讀得慢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等你看完的時候,前面說什麼內容你還記得多少呢?」
所以閱讀的快反而更能理解書中的內容,想要累積資歷庫請好好把握「高速反覆、大量閱讀」這個大原則,剛剛已經說明累積「資料庫」的重要性,接著來說說「雪球速讀法」的技巧,讓你學會30分鐘閱讀一本書。
拿到一本書不要急著就要看內文,書本的封面、封底都是經過書商精心編排設計,書籍的摘要與所要傳達的意思,光看封面、封底,可能你就可以快速認識一本書了,而且人是感官的動物,書的封面設計、書的手感、重量都有助於我們塑造記憶,之後想要回想內容,記憶會比較深刻。
重要的內容或是關鍵字,目錄上各個章節一定會提到,這時候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大腦的記憶點」,這就有點像是玩遊戲的時候,各關卡我們建立好的存取點,之後就不用重新玩起,直接讀取紀錄就好。
前言、後記要用「看」的,不要用「讀」的,先看有沒有標題或結論,前言大多作者會說明寫作的動機與目的,後記作者則是會做個總結。
就像看報紙一樣,看到感興趣的內容約略知道在說什麼就好,千萬這時候不要去思考內容,以免打斷閱讀的節奏。
閱讀前面15分鐘,請用在封面、封底、章節目錄、前言、後記、本文標題與關鍵字,目的是在了解書本的整體架構,按照舊方法一字一句慢慢閱讀,往往會有見樹不見林的問題,或是看了後面忘了前面內容等問題。
閱讀後15分鐘則是以自己感興趣的文字、段落為中心,上下文反覆閱讀深入細節,這時候有個小技巧,準備便利貼標註在有興趣的關鍵字或段落,不過先不要思考去打斷閱讀的節奏,標記便利貼是方便我們找尋這些段落。
完成前面六個步驟大概所需30分鐘左右,大致上算是閱讀完成一本書,說人話就像是玩精靈寶可夢遊戲,這叫做一周目通關,已經大略熟悉遊戲系統、劇情。不過怎樣才知道讀完一本書呢? 至少你要能夠「闡述內容大綱」,才算讀完一本書。
如同剛剛提到玩遊戲一周目通關之後,接著二周目才是真正的開始,收集圖鑑、遊玩其他支線,只有玩過二周目以上才是真正享受遊戲的樂趣,閱讀二周目則是需要你細細品味,只有將你閱讀過的資訊,用「你自己的話」寫成讀書筆記才會記憶深刻,接著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轉述給別人聽,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曾說: 說人話就是要用自己的話、用最簡單的話說出來上自80歲下至8歲都能聽懂。
另外如果你是閱讀電子書,雖然攜帶方便,但有不容易留下記憶的缺點,因為人類並不只是視覺的動物,閱讀紙本書能觸發我們的記憶,塑造我們的記憶還有其他的感官,像是書的封面、設計,書本的重量,翻閱的手感、觸感,書的味道等等,這些都有助我們日後回想內容時,用來觸發記憶的開關,閱讀電子書就像上網認識一個人,看了一堆資料,你卻很難留下印象,如果今天是面對面打過招呼、聊過天,你反而比較容易有記憶點。
電子書就沒有好處嗎? 現代人太多零碎的時間,電子書其實反而有利於閱讀,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空閒的時間你就能閱讀,這點就大大贏過紙本書了,而且雖然閱讀紙本書會比較有記憶點,但「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提到一件事,
人腦本來就不擅長記憶,而是用來思考
只要我們用數位軟體建立好「第二大腦」,做好閱讀筆記就能有效改善電子書的缺點,需要記憶的資訊交給電腦,把大腦空下來去思考。 當然有時間空間,還是推薦閱讀紙本書,電子書的手感還有閱讀的節奏還是差紙本書太遠太遠。
帶著目的去閱讀就像是我們在使用google搜尋資料,只是我們把這本書當作資料庫,只搜尋我們要找的關鍵字,其他與關鍵字無關的段落就跳過不看,也許這樣看會很快很有效率,但是用google不是更快,那幹嘛要看書。
一本書除了關鍵字之外,還有作者的想法與脈絡,甚至「沒看懂的地方,才是閱讀這本書的意義」之所在,只看特定段落,不能說真正閱讀過一本書。
看懂一本書其實不太算是真正閱讀一本書,因為你只是複習過你本來就知道的資訊,不懂的部分才是更新資料庫的機會。
帶著問題去閱讀,閱讀之後產生更多的問題,你才有機會去思考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其實真正厲害的書,不會給你解答,而是會想辦法讓讀者深入思考,直白來說就是你在書裡找不到答案,不過日系的書大多就像工具書,都會直接給答案,對入門相關領域的人來說,看日系書反而比較容易建立資料庫,真正的閱讀,反而是找出不懂的地方,若書中提出許多提問,讓讀者去反思「真的是這樣?哪種說法是對的?」閱讀才有機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所以閱讀就是帶有驚奇感才有樂趣,用搜尋關鍵字的角度去閱讀,有可能會錯過作者的精心設計,就像看一部影視作品,故事結構都大同小異,為什麼還會吸引你去看,因為我們期待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全新感受、驚喜感,即便是老梗,玩出新花樣仍舊能帶給我們不小的樂趣。
閱讀其實可以帶點感性,怎麼說呢?
讀書就像認識一個人一樣,一開始一定是從不熟悉,也許只是點頭之交,每天見過面之後漸漸熟悉後,才有機會更加深入去攀談,去認識彼此。
閱讀困難的書也可以這樣,先採用所謂「積讀」的方式,就先每天看過書名與副標就好,每天見過面打過招呼,先建立熟悉感,至少先不要這麼排斥,日積月累你對這本書就會越來越感興趣,甚至迫不及待想要去翻閱它。
認識新的人會帶給你全新的感受、全新的觀點與視野,閱讀也是會讓你產生「原來還有這樣的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的想法」的體驗,是不是想想就感到興奮呢,那下一本你想讀什麼書呢?
速讀= 累積資料庫 X 速讀技巧
雪球速讀法本身還是比較偏向技巧學習,個人覺得不牽扯太多深奧專業學問的書籍,這個方法會比較適用,專業學問類別的書籍,例如法律、醫學、物理等等,不管你學會再多的技巧,資料庫不足的狀態下,看不懂的東西就是看不懂,反覆看再多遍也一樣,反而是需要先紮實打好基本功。
這讓我想起最近火紅的生成式AI,好像光靠ChatGPT幫你寫程式、寫文案,靠Midjourney就可以輕鬆畫畫,問題來了,沒有寫程式的基本知識,AI給的程式碼我也不會用;沒有電繪的基本技巧,Midjourney畫出來的圖,有問題我也不會改,這真的能用嗎?
所以速讀最重要是「資料庫的累積」,打好基本功之後,善用雪球速讀法,你會發現原來閱讀可以如此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之前是真的沒想過閱讀一本書是有方法的,不要再傻傻地從頭唸到尾了,讀了後面忘了前面,整本書唸完都不知何年何月。
最後,這本書推薦給想要大量閱讀,但是又覺得看書看太慢的你,現在拿起身旁的書,只要短短30分鐘練習「雪球速讀法」,你會發現原來閱讀真的可以如此流暢,真的。
《 公益活動 》讓「閱讀」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是由一群熱血的醫療人員,想要推廣「兒童閱讀」「親子共讀」「偏鄉外展服務」,讓弱勢家庭有平等閱讀與醫療的機會。
您可以直接到「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捐贈您的善款,您可以選擇一次性捐款,也能定期定額捐贈善款。
若您有圖書欲捐贈,書寶二手書店也有提供「捐書助公益」的活動,您可以將家中圖書委託書寶二手書店代售,書寶會將銷售金額轉為愛心善款,捐贈給與書寶合作之公益團體。不論捐款的形式如何,就讓閱讀幫助自己,更能擴大幫助他人,做個快樂的分享者。
👇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訂閱「 倉鼠人生實驗室 」免費電子報,和2000+的鼠友一起分享。
每週收到一則書評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鼠友們,一起跳脫倉鼠跑滾輪的無限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