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的加州氣候溫煦,喜歡這裡的天空常藍和陽光靜好,也喜歡這裡自由活絡的文化氣息。趁著寒假三週的時間,筆者來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參與了短期的課程計畫和矽谷企業參訪。
猶記執行長吳宇翔在 〈美東大學循環經濟之旅〉一文中曾經這麼描述美國:「在美國有兩件事是最難做到的:減肥與環保!」於是在飛機起降之際、踏上美國國土之前,我便已經開始抱有無數的問號,很好奇究竟美國為何難以環保?現行的措施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反思現況,並付諸改變?如今回顧當初的種種疑題,才發現很幸運的在這二十一天的旅程中,皆已經逐一獲得了印證和解答。因此希望透過接下來的文字,與大家分享我在當地的所見所聞,透過切身觀察和體悟,看見循環經濟已然無處不在,與永續發展的前景可期。
「在美國環保真的很難嗎?」
下圖分別是筆者在學生宿舍的廚房,以及街上行經住家所拍下的照片。可以發現即便是身處在全美回收率最高的加州,還是能感覺大眾分類意識不足,加諸政策不夠強制的情形下,想要環保著實是不容易。常常看到明明可以回收的物品被丟棄在一般垃圾桶中,未經壓縮處理,也沒有沖洗乾淨,就被打包送上垃圾車。
「現行的措施有?」
目前在這裡的垃圾桶主要有三種顏色:藍色、綠色、灰色;藍色用來裝廚餘等不可回收垃圾,綠色用來裝雜草樹枝等修剪園林所生的廢棄物,灰色則用來裝可再生垃圾,如:酒瓶、飲料瓶、紙類等。人們大多將這三種垃圾桶放置於家門口的街道上,等待清晨時分垃圾車行經時,便會一併將裡面的垃圾運走。
而令人倍感期待欣喜的是,除了傳統三種顏色的垃圾桶以外,在柏克萊大學永續價值的推行下,校園內以太陽能發電的智能垃圾箱(Big Belly Solar Bin)也愈來愈普及了。
透過科技創新,這樣的太陽能垃圾箱進階了傳統垃圾桶,不僅有明確分類項目,還有以太陽能為動力的壓縮垃圾功能,更可以即時得知內部的垃圾總量是否已滿,以通知人員到場處理;在應用了這樣的智能垃圾箱後,如此過去層出不窮的問題如:垃圾滿溢、環境惡臭、鴿子或松鼠不時鑽進去覓食的亂象都一·併獲得了有效的遏止,也因為特殊的壓縮技術讓它足以乘載傳統垃圾桶的五倍垃圾量,為校園省下了過去處理垃圾的大筆花費。
然而這些垃圾在被大量收集後,究竟將何去何從呢?就讓擁有「回收界Uber」稱號的資源回收產業Rubicon Global告訴你吧!在如今使用者擁有權下降、產品服務化的循環經濟時代,Rubicon致力於終結浪費,顛覆了傳統回收產業的經營模式:透過租借消費者回收箱,並在使用結束後移除回收箱,進行垃圾處理,精準客群於專業的回收服務(如:醫療器材、建築拆除物等),同時結合高科技精細分類垃圾,並善用大數據分析市場,成功媒合了循環經濟的產業鍊、大幅提高了垃圾回收率。
「我們又該如何反思現況,付諸改變?」
觀察太陽能回收箱與Rubicon Global,都能發現循環經濟跨領域的展現。藉由新興高科技與永續理念結合,除了有效解決問題,也促進了產業合作,並創造了建立大眾環保意識的契機。
從學生宿舍的廚房出發,看到校園內的太陽能回收箱,再深入了解到資源回收端的處理,我深刻明白到眼前所見的物品,已經消耗了太多資源才來到我們面前,再被使用完畢後,更還有長長一程路得走。然而這段路的好壞,往往都取決於我們有沒有進行妥善的垃圾處理。
例如廢物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就發現許多回收箱四分之一都是垃圾,而非可再利用的資源,原因是整箱回收物被誤丟的食物或液體沾附,而遭臨到被棄置的命運,也增加了環境污染的風險。因此如若僅有特定大學端與企業在執行良好的回收處理是遠遠不足的,只有人人具備良好的分類回收意識,才能夠有效延長眾多物品的生命和價值,幫助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道路永不間斷,通向那個環保不再艱難的未來。
責任編輯:李易庭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