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了,然後呢? 垃圾的「重新誕生」

回收了,然後呢? 垃圾的「重新誕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5,台灣全國廢棄物回收率高達55%,傲視世界其他各國。在2016的《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中,台灣因此被讚譽為「全球垃圾處理的天才」(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如此高的回收率,象徵著台灣人對於垃圾回收的意識,確實值得嘉獎,但更值得注意的是

回收了,然後呢?

其實回收後才是問題所在。以塑膠垃圾為例,因為尚有許多人不知道部分塑料是無法回收的,回收廠因而需要花費人力再進行一次分類。另外,若是塑膠容器中還有殘存食物,或是沾染過多髒污,也會導致無法進入下一步回收流程而被先行處理掉。此外,塑膠回收後只能降階製造成產品,也就是說回收後製造的塑膠無法再製成和原先品質一樣好、功能一樣多的產品。更不用說,回收的成本往往比直接再造一個新的還要高,使許多廠商紛紛卻步,回收廢棄物與一般垃圾可能最後殊途同歸,都被掩埋或是焚燒處理。



REnato Lab 在2014年由王家祥創立,如同它的名稱RE(英文中的重新之意)nato(義大利文中的誕生之意),它的目標是重生大家心目中的「垃圾」,賦予它們新的價值。就長遠目標而言,與其利用垃圾作為資源,他們希望能夠建立循環,從資源的源頭解決垃圾問題。

在REnato Lab過去的幾場展覽中,可以看到其利用廢棄物製作而成的產品、家具等,製造出來的產品許多更不遜色於新的產品,甚至能在米蘭家具展、巴黎設計師週等國際場合中亮相。然而,或許這些產品十分吸引人,但他們了解僅有這樣是不夠的。事實上,他們目前正在做的是成為一間「顧問公司」。

被問到環保材質製作的產品會不會品質比較差時,他們的回答是:「那要看回收物有沒有得到更好的應用。」舉例來說,回收物若是輪胎,輪胎堅韌的硬質,恰好符合椅子等家具的需求,或許廢棄輪胎便能夠成為適合製造椅子的原料。換言之,他們會去尋找每一樣廢棄物最適合處理方式,然而在台灣,廢棄物只有合格的回收廠可以處理,且因為黑心產品的爆發,一般製造工廠要取得回收物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團隊會和回收廠合作,利用他們的回收線,研發出一套處理模組,同時協助製造工廠有合法通路取得回收再製後的原料。而未來在處理該種廢棄物時,套用模組,即可盡可能達成循環的目標。

筆者認為,他們正在做的是一件台灣過去鮮少有人做過的事。過去,大部分的人只在意「回收」這件事,而回收後的處理、用途,往往不了了之。這個團隊的出現,從回收廢棄物的產品再製,轉型到現在公司顧問的角色,讓許多公司開始著眼永續的問題。即使因為處理成本、部分公司態度等問題,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難,但相信如此的概念,是達成永續目標的一大進展,也是讓製造、回收的供應鏈或許能真正成為循環經濟的一大契機。

責任編輯:楊竣宇 核稿編輯:吳宇翔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加入社團,共襄盛舉循環經濟

閱讀更多:

不讓科技遺害土地 金屬循環「在城市挖礦」

美西循環經濟之旅:淺談柏克萊大學城的垃圾處理現況

[美東大學循環經濟之旅] 學生帶動綠色風氣 幫助校園展現生機(二)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86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